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应用体会

章媛

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南京 210001


【摘要】目的:评估儿童预防保健中使用社区计划免疫的使用价值。方法:选择社区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适龄儿童8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400例/组),参照组不采用计划免疫,研究组接受社区计划免疫,将两组儿童的健康情况。结果:研究组疾病发生率(0.00%)小于参照组(3.25%),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儿童家长健康知识评分,包括儿童家长接种目的(22.36±1.56)分、疫苗种类(22.89±1.52)分、注意事项(22.87±1.22)分和接种后护理评分(22.60±1.35)分均高于参照组(18.62±1.85)分、(17.95±1.63)分、(18.61±1.55)分、(18.66±1.75)分,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儿童预防保健中应用社区计划免疫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儿童家长的健康知识评分,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童;预防保健;社区计划免疫


儿童预防接种能够控制甚至是消除相关传染性疾病,儿童在发育期间容易受到水痘、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影响。预防接种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一项基本重要内容,通过儿童接种疫苗来进行传染病的预防是一种经济,并且有效的途径。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社区800例适龄儿童,研究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2组,参照组与研究组各为400例,不接受计划免疫的小组为参照组,接受社区计划免疫的小组为研究组。参照组,女性和男性各为233例和167例;年龄范围在6个月~11岁,平均年龄是(6.55±2.43)岁。研究组,女性和男性各为231例和169例;年龄范围在8个月~9岁,平均年龄是(6.63±2.15)岁。两组儿童的资料相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不采用计划免疫,研究组接受社区计划免疫,在社区计划免疫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完成免疫接种工作,(1)通过对儿童家长进行科普、图文对照等方式的教育,涵盖了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需要注意的事项。(2)采用妈妈课堂的健康讲座形式,改善家长疫苗知识水平,降低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认识误区。(3)在儿童接种疫苗的2~3天之后,采用致电的方式来询问儿童是否出现局部反应全身反应等等,对于儿童家长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利用电话随访干预可以更好地降低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强儿童家长对于不良反应的识别能力和监察能力,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且第一时间开展处理,降低不良反应产生的危害。

1.3 观察指标

(1)组间疾病发生率相比,包括百日咳、麻疹、甲肝、手足口病、白喉、乙肝、脊髓灰质炎。

(2)组间家长健康知识评分相比,包括儿童家长接种目的、疫苗种类、注意事项和接种后护理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差异性以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组间疾病发生率相比

见表1。研究组疾病发生率小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1.计算两组儿童的疾病发生率 {n(%)}

组别

百日咳

麻疹

甲肝

手足口病

白喉

乙肝

脊髓灰质炎

总率

研究组(n=4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参照组(n=400)

2(0.50)

2(0.50)

1(0.25)

5(1.25)

1(0.25)

1(0.25)

1(0.25)

13(3.25)

X2

-

-

-

-

-

-

-

13.2147

P值

-

-

-

-

-

-

-

0.0002

2.2 组间疾病发生率相比

见表2。研究组儿童家长健康知识评分,包括儿童家长接种目的、疫苗种类、注意事项和接种后护理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 组间疾病发生率相比 {60b5eee312f6f_html_4a4ae90560144496.gif,分}

组别

接种目的

疫苗种类

注意事项

接种后护理

研究组(n=400)

22.36±1.56

22.89±1.52

22.87±1.22

22.60±1.35

参照组(n=400)

18.62±1.85

17.95±1.63

18.61±1.55

18.66±1.75

T值

30.9098

44.3298

43.1931

35.6528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预防接种是利用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疫苗为儿童进行接种,达到预防疾病的目标,但是预防接种产生的不良反应,往往会阻碍接种目标的实现,所以需要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免疫预防接种是现阶段卫生管理的重点工作,儿童家长免疫预防接种相关的知识掌握情况对于开展计划免疫工作具有直接的影响。及时有效的处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是接种工作中需要处理的重大问题。但是,根据临床深入调研发现,儿童预防接种后往往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但是往往会被家长误认为是感冒使用抗生素进行干预治疗,导致接种疫苗的效果降低。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社区计划免疫正成为我国安全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全监督和管理机制,通过宣传单等方式提升宣传力度,普及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还会影响接种的及时率,所以要求在预防接种的推广中,需要做好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登记宣传,加大流动人口互动,提升流动人口儿童预防接种率。在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督工作中,需要重点对儿童家长进行宣传教育,更好的提升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好的保障儿童接种的效果。

综上所述,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玉先. 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2021(1):288.

[2]余瑶,杜典华,杨倩. 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探讨[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4):397-398.

[3]郑林华. 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应用体会[J]. 健康大视野,2020(11):269.

[4]刘守洁. 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应用效果[J]. 健康必读,2020(2):242.

[5]马兴霞. 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应用价值[J]. 健康大视野,2020(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