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效果

李乐红

山东省聊城市 东昌府区堂邑镇中心卫生院   252034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第一季度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122例,按入院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1)和参照组(n=61),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1.8%,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8.69%,经对比分析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效果理想,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重,老年糖尿病患者呈逐年攀升的态势,糖尿病和年龄因素所致老年患者生理机能退化、骨性病变、代谢减慢、骨质疏松等是造成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关键[1],临床中以手术治疗为主、护理干预为辅。本文针对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具体内容见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第一季度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122例,按入院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1)和参照组(n=61),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测确诊为糖尿病;②年龄在50岁以上;③合并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④签署我院知情同意书并经伦理会批准后实施。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82岁,年龄中位数(62.37±2.34)岁,参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85岁,年龄中位数(63.44±2.4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无意义(P>0.05),可行进一步分析对比。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即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注射治疗、定期打扫病房并叮嘱患者按时服药休息,观察组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干预,首先,针对患者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给予患者一对一健康宣教,确保患者正确认知疾病、掌握治疗和护理流程及重要性、相关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病症的重视程度,并保证患者能够自行了解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自护方法,其次,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术后疼痛状况并指导患者掌握正确上床和下床姿势,及时调整患者不良卧姿体位,根据患者需求适当调整体位以保证舒适性,还需每间隔2-3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再次,护理人员应每日按时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情况,通过严控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食物,少食或禁食油腻多脂、糖类淀粉类等食物,以保证血糖的平稳性,最后,护理人员应在患者住院期间通过与其交流沟通的方式掌握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疏导,确保患者治疗和护理积极性和依从性,待患者出院后,可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按时提醒患者饮食注意事项和血糖及时监控,告知患者按时来院复诊。

1.3观察指标

使用《Harris评分量表》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分数与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之间呈正向相关性[2],即随着分数的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使用我院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总分60分、回收率为100%,高于50分为非常满意,低于25分为不满意,其余为相对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相对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研究讨论的122例患者产生的指标数据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并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使用t检验,无论哪一指标数据为P<0.05均有实验研究价值,P>0.05无实验研究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

1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髋关节功能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观察组

61

85.45±4.12

75.11±5.38

参照组

61

76.65±4.27

65.46±5.63

t

-

11.583

9.678

P

-

0.000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1.8%,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8.69%,经对比分析具统计学差异(P<0.05)。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的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相对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

61

31(50.82)

25(40.98)

5(8.20)

56(91.80)

参照组

61

22(36.07)

26(42.62)

13(21.31)

48(78.69)

X2

-

-

-

-

4.170

P

-

-

-

-

0.041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多发生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主要因素在于老年人群身体机能逐渐退化、骨质疏松严重、日常活动行为能力低等多个方面,现阶段,临床中针对老年糖尿病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行手术治疗,但术后患者极易出现髋内翻或愈合不佳等不良预后效果,影响患者骨折恢复,为此,临床中针对老年糖尿病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需辅以适当的护理干预,以往临床中仅针对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尽管起到一定预防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的作用,但总体来说效果不甚理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普遍偏低。随着临床护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延续性护理的出现和应用改善了以往护理弊端,延续性护理下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和重点,从多个方面全面评估问题的几次沪上制定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保证护理方案的有效性、标准性、专业性和科学性[3],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并保障治疗和预后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可见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来说,延续性护理干预下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同时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与王洪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基本一致[4],具有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经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和预后效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普遍较高,有效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并早日回归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任丽丽.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10):225-226.

[2]佟玉玲.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6):145-146.

[3]张香花.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9):3648-3649.

[4]王洪.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1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