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蟅虫丸配合杨树红水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3

大黄蟅虫丸配合杨树红水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梅 张彩云 刘会丹

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7532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大黄蟅虫丸配合杨树红水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5-2020.5,本院收治银屑病患者108例,依循随抽样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有54例患者。对照组单纯口服阿维A治疗,研究组联合大黄蟅虫丸配合杨树红水治疗,获取两组疗效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愈率31.5%、治疗有效率98.1%均大于对照组18.5%、77.8%(P<0.05)。研究组临床治愈率31.5%、治疗有效率98.1%均大于对照组18.5%、77.8%(P<0.05)。治疗前,两组银屑病症状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银屑病症状评分显著小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的银屑病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屑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积极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与治疗有效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

关键词:银屑病;大黄蟅虫丸;杨树红水;阿维A;治疗有效率;治愈率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病,该病属于慢性病,且具有疾病反复发作的特点。患病后,患者会有棕褐色或是红色斑块或丘疹形成,表面还会覆盖一层银白色鳞屑,边界相对清晰,泾渭分明,这一症状多发于患者的四肢以及头皮部位[1]。既往研究[2]指出,银屑病的发生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存在直接关系,免疫功能异常导致T细胞亚群活化,继而诱发疾病。既往临床多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银屑病,但具有用药不良反应显著,停药后疾病复发率高等不良现象。所以,临床现今探究新的疗效、安全具有保障的治疗方案。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5-2020.5,本院收治银屑病患者108例,依循随抽样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有54例患者。研究组男女比是30:24;年龄21-68岁(44.65±6.87)岁;病程3月-13年(6.79±4.32)月。对照组男女比是31:23;年龄20-68岁(44.43±6.95)岁;病程4月-13年(6.82±4.37)月。两组数据对比,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54例患者单独口服阿维A治疗,按0.4mg/kg用药,连续用药8周。

研究组联合大黄蟅虫丸配合杨树红水治疗,大黄蟅虫丸(国药准字Z11020002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口服,一次6g,一天3次。杨树红水在皮损部位涂抹,一天一次,连续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1. 两组治愈率、治疗有效率,疗效评定标准[3]如下,治愈:患者的银屑病皮损面积以及皮损严重程度改善90%及以上。显效:患者的银屑病皮损面积以及皮损严重程度改善60%-90%。有效:患者的银屑病皮损面积以及皮损严重程度改善25%-60%。无效:患者的银屑病皮损面积以及皮损严重程度改善25%以下。

  2. 两组鳞屑、红斑、瘙痒、皮损面积评分,以4分、3分、2分、1分、0分指代非常严重、一般严重、中度、轻度、无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1两组治愈率、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临床治愈率31.5%、治疗有效率98.1%均大于对照组18.5%、77.8%(P<0.05)。详情见表一。

表1 两组治愈率、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临床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

54

17(31.5%)

18

18

1

53(98.1%)

对照组

54

10(18.5%)

15

17

12

42(77.8%)

X²值

-

16.887

-

-

-

18.796

P值

-

0.01

-

-

-

0.01


2.2两组鳞屑、红斑、瘙痒、皮损面积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银屑病症状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银屑病症状评分显著小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的银屑病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二。

表2 两组鳞屑、红斑、瘙痒、皮损面积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鳞屑

红斑

瘙痒

皮损面积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54

3.12±0.65

1.54±0.57

3.20±0.60

1.02±0.55

3.11±0.70

1.02±0.45

3.08±0.61

1.04±0.50

对照组

54

3.15±0.67

2.23±0.62

3.21±0.61

1.89±0.63

3.14±0.69

1.67±0.48

3.10±0.62

1.72±0.58

t值

-

0.228

11.223

0.398

10.227

0.987

14.332

0.276

12.354

P值

-

0.55

0.01

0.77

0.01

0.68

0.01

0.83

0.01


讨论

临床有研究指出,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涉及到多种因素,如遗传、感染以及内分泌失调等等。临床最赞同的观点如下:银屑病的发病、发展与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具有密切关系[4]。维A酸类药物具有调节脚趾、抗炎、T淋巴细胞分化等功效。有研究明确指出,银屑病患者采用维A酸类药物治疗,可有效调节皮损部位的Th1 细胞、Th17 细胞,可有效恢复细胞平衡,从而减轻炎症因子诱发的皮损症状。也有研究[5]指出,维A酸类药物治疗银屑病,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无法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皮损面积与皮损严重程度。

中医认为,银屑病是一种以血热、血瘀以及血燥为本的疾病,采用大黄蟅虫丸治疗,可获得一定疗效。大黄蟅虫丸中囊括大黄、黄芩、芍药、生地黄、蟅虫、甘草等药物,其中大黄可清热凉血、泻热逐瘀;黄芩可托毒生肌、升阳补气;芍药可养血敛阴、柔肝缓中;生地黄可养阴生津、凉血清热。数味中药材联合应用,可发挥理想的清热化瘀、滋阴补血功效。而杨树红水则具有促进真皮层血液循环,润滑肌肤的功效。

由上可知,大黄蟅虫丸联合杨树红水治疗银屑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雪圆,蔡宛灵,贺冬, 等.清热凉血法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影响的Meta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19):1492-1500.

[2]张连云,谭晓慧,赵敏, 等.燥湿苦参汤联合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及对Th17和Treg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31):25-31.

[3]邹佳华,龚丽萍,黄港, 等.中药熏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Meta分析※[J].中医药通报,2020,19(4):47-51,60.

[4]郝倩雯,王建锋,张虹亚.桂枝麻黄各半汤联合熏蒸发汗法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9(4):41-44.

[5]张亚妮,杨浩,吕伟, 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现状和研究热点聚类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18(5):39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