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及应用研究

陈启凡 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空气源热泵供暖的技术操作,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很多内容都能够得到积极改善,整体上未表现出严重的不足。今后应继续在空气源热泵供暖方面持续性的深化,这样才可在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取得良好的改善效果,在工作问题的处置过程中,不会造成严重的隐患。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末端设计

前言

空气源热泵供暖的技术操作,是最新的组成部分,同时通过实践运行与论证得到了业界内的高度认可。该项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对很多工作提供较多的帮助,整体上未表现出严重的不足。所以,在空气源热泵供暖的应用过程中,不论是从技术还是其他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空气源热泵兼具制冷和制热两种功效。在冬季作为供暖设备时,通过热泵技术从室外空气中吸收热量,将此热量传递给热媒循环水,使之温度升高。但空气源热泵供暖运行时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如室外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会对系统的制热量、COP以及运行安全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提高空气源热泵供暖运行性能,国内外学者对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研究类型主要包括: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系统、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带回热循环空气源热泵系统以及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

1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的特点及优势

1.1特点

(1)节能高效,空气源热泵相比电采暖、燃气、燃煤采暖、太阳能采暖更节能,更高效。(2)安全系数高,相比燃气、煤电采暖,空气源热泵更加没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3)容易普及,相对于风能、太阳光伏,空气源更加容易大规模地普及。(4)使用寿命长,只要运行管理得当,通常可运行15年。

1.2技术体系健全

(1)空气源热泵供暖的研发与应用之前,经过大量的测试分析。供暖对于我国北方居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便是出现了很小的不足,都会对日常的生产、生活造成特别大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空气源热泵供暖的调查、研究数据、信息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在具体技术手段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到用户感受,这对于空气源热泵供暖的体系健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在空气源热泵供暖的技术操作过程中,能够对社会上的一些时事热点积极的借鉴、吸收,这样就能够针对不同区域的工作任务较好地完成。

1.3技术相对便捷

(1)空气源热泵供暖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充分结合地方工作的需求,加强供暖体系的有效改造。空气源热泵供暖的操作,与一般技术有很大的不同,其比较致力于将供暖体系长久的、稳定的改造,这样不仅能够对既往积累的一些问题有效的解决,同时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发展中,持续性创造出较高的价值,不会造成严重的隐患现象。(2)在空气源热泵供暖的研发过程中,已经针对很多地方的试点区域做出应用,从得到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地方的试点区域,都能够在空气源热泵供暖的应用上取得较好的效果,整体上未表现出严重的不足。(3)空气源热泵供暖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完成工作任务,基本上不会造成严重的拖沓现象,很多内容都可以取得较好的发展,为地方的供暖事业进步,提供了更多的动力支持。

2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的应用对策

2.1加强技术方案的有效拟定

对于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而言,其在研发和应用的过程中,目的在于更好地提高供暖综合水平,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认为空气源热泵供暖的应用过程中,必须加强技术方案的有效拟定。(1)空气源热泵供暖的技术操作方案,要结合地方工作的需求来完成。如我国北方区在冬季来临时,供暖的区域非常庞大,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这就要求空气源热泵供暖的应用,要考虑到地方的特殊情况,尤其是西北区域,该区域的严寒程度非常突出,应坚持在空气源热泵供暖的应用效果上深入的把控。(2)在技术方案的拟定过程中,要对动态影响因素积极的把握,尤其是天气的极端现象、季节的特殊情况等,均为空气源热泵供暖的重点应对内容,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疏忽。

2.2完善设备体系

在空气源热泵供暖的功能发挥上取得更好的效果,应坚持在设备体系上不断的完善,只有在该方面取得较多的支持,才能在后续工作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出较高的价值。(1)空气源热泵供暖的设备选用,要确保设备本身能够拥有较高的承载力,在设备的应用效率、应用质量上,均可取得良好的提升,这样才能争取创造出较高的价值,不会由此产生严重的隐患。(2)在设备体系的完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将来工作产生的影响。伴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空气源热泵供暖的任务难度也在持续性的提升,这就要求在设备的搭配过程中,不断取得较好的效果,从而给设备的综合应用效果,更好地进行巩固。(3)在空气源热泵供暖的设备体系完善层面上,需要充分考虑到设备的细节完善,应坚持与厂家保持良好的合作,促使设备细节完善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3优化末端设计

选用末端设备时应考虑房间功能、生活习惯和运行方式,从舒适性和经济性选择适合住户需求的地板辐射供暖、风机盘管供暖、散热器供暖形式。既有建筑增设地板辐射供暖时应考虑荷载,尽量采用干式地板供暖,并考虑局部供暖和家具摆放遮挡。地面饰面层应采用热阻小的材料,选用理石饰面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各环路长度应尽可能一致,并加设调节和环路关断阀门。从这一点来看,空气源热泵供暖的末端设计工作在获得有效的健全后,整体上的工作进步幅度是比较大的,很多工作的落实,都可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创造的效益相对明显。

2.4供暖区域设计

应在空气源热泵供暖的供暖区域设计上,按照合理化的模式来应对,从而将相关问题的改善、解决,表现出更加彻底的效果。空气源热泵以少量电能,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低温热能,通过压缩机的压缩变为高温热能,传输至水箱,加热热水,所以它能耗低、效率高、速度快、安全性好、环保性强,源源不断的供应热水。作为热水系统,它具有无以比拟的优点。但空气源热泵供热能力和供热性能系数随着室外气温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它的使用受到环境温度的限制,一般适用于最低温度在–10℃以上的地区。所以一直以来被业内人士认为空气源热泵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具有优势。对于空气源热泵供暖而言,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供暖区域是必须重点考虑的内容,有些地方完全对空气源热泵供暖开展简单应用,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果,还造成了很严重的相反结果,这一点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分析。

3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越来越注重人居环境,对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的要求会更高。为提高空气源热泵供暖运行性能,可从系统优化、改进除霜方法、采用新工质等多方面来实现。空气源热泵可通过优化常规热泵系统达到更好的供暖运行效果,如多热源辅助热泵系统、双级压缩与变频技术结合、复叠式技术等。通过深入研究热泵系统理论机理,优化设计空气源热泵系统,开发新型空气源热泵系统等措施,以期使空气源热泵供暖运行时制热功率、COP等得到更大的提升。当前供暖技术中,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效果良好,不仅能够对多方面问题的解决上努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能够在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做出大幅度的提升。针对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及应用实践展开讨论,并提出包括加强技术方案拟定,完善设备体系,优化末端设计等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爱松,李忠,聂晶晶,等.北京农村空气源热泵供暖项目运行实测[J].暖通空调,2017,47(12):138–142.

[2]王青平.农村住宅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应用与探讨[J].制冷与空调,2017,17(3):77–80.

[3]刘元芳,李立,董重成.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应用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7,39(1):116–119.

[4]董重成,李立,刘元芳.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J].供热制冷,2016(12):60–64.

[5]姚春妮,刘幼农.空气热能纳入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技术研究[J].建设科技,2016(2):12–16.

[6]刘猛,薛凯,周宇,等.重庆村镇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夜间性能实测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37(6):87–97.

[7]李志功.空气源热泵技术在地板采暖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0):327–330.

[8]王如竹,张川,翟晓强.关于住宅用空气源热泵空调、供暖与热水设计要素的思考[J].制冷技术,2014(1):32–41.

[9]陈晓宁,杨志宇,陈江平,等.北京地区户式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供热系统运行特性研究[J].建筑技术,2016,47(11):990–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