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文化对中国现代服饰文化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2


传统服饰文化对中国现代服饰文化的影响分析

王铭 宫平 李凯森

吉林省吉林市, 东北电力大学, 132012


摘要: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是服饰文化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其类型较为多样,个性特征明显,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关键构成,能够展现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此外,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图案差异较大,配色和寓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多样的风貌。随着我国文化的传播,世界各地认识到了我国文化的魅力,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能够将传统和现代相关联,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这从某种角度来说,推动了我国现代服饰文化的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传统服饰文化;中国现代服饰文化;影响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下传承的文化遗产,其中传统文化元素是具有代表性的精髓,是从悠久历史文化中提取的意向符号。传统文化元素包罗万象,不仅内容十分丰富,且形式与题材多样化,体现着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在展开人物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两者相互关联,可以进一步深化现代人物形象设计内涵,提高设计作品的美学价值。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的意象符号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些意象符号,同样是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淬炼和提取的,是最能彰显历史文化精髓的内容。将其融入现代艺术设计对提高艺术设计的整体内涵与价值,具有积极意义。传统文化元素蕴含十分丰富的内容且表现形式多元化,如具有代表性的剪纸、书法、刺绣均是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在代代相传中保留至今的中国文化精神脉络。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借助奥运场馆设计以及开幕式节目编排,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推向世界舞台,体现出浓厚的中国韵味与特色,让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地了解。

2传统服饰文化对中国现代服饰文化的影响

第一,传统服饰文化对于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较为常见,对于服装行业的影响比较大。在上个世纪80年代,传统服饰文化已经受到了设计工作者的关注,成为了设计的主要趋势之一。第二,中国传统服饰图案已经和现代服装设计有了较为紧密的关联,在传统服饰设计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图案较为多样,比如说图腾、花鸟鱼虫等,或者是一些存在在想象中的事物,这展现出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追求以及畏惧,展现出了人们和自然的关系。在现代,较为知名的服装设计国家,比如说巴黎、米兰等,在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对于自身服饰文化的应用较为普遍。我国在进行服饰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对于传统服饰文化进行应用,打造国际品牌,充分展现出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提升知名度。这需要在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展现出当时的民族精神和美学,这不但能够对于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还能够进行创新,将传统和现代相关联,为新时期我国现代服饰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3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3.1人物妆型设计

我国传统文化经历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例如,古代的书法、雕刻、京剧脸谱、莫高窟壁画、古文字等,诸多宝贵的传统文化元素,均可以结合现代人物形象设计来深化其文化内涵。在古代,我国女性就十分注重面部妆型,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修饰,如胭脂水粉、粉脂妆、眉装,且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花细、面靥、额黄。其中花细这种修饰方法,放在额头、眉心等部位,均可以增添整体妆容的亮点,彰显女性的美丽动人。传统妆型元素融入现代人物形象设计,在加以改进和优化的基础上,能够更加适应现代审美价值取向。以当前我国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化妆造型为例,在当前演员形象构建的过程中,都是为了让演员形象更好地满足角色构造的需求,或将角色的性格职业以及身份更好地凸显出来。在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化妆造型会根据剧情变化以及角色性格改变而变化,不仅能够增加人物形象的辨识度,同时也能够让观众感受角色变化。例如,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礼仪小姐的造型,就是通过一定的妆容技巧,呈现中国女性古典美韵味,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妆型设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妆型在当代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的综合运用,加之化妆师与设计师融合的技术技巧,有助于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2.2形神俱备

中华传统服饰美学的精髓在于美的理念与精神,当代“国风”“国潮”,不仅要取其形,更要传其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首先在于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历史上,对服饰文化有丰富多元的阐释。传统服饰观普遍强调人的内在精神,肯定服饰美的意义,并赋予其道德、人格的内涵。有形的服饰背后,是无形的精神力量和美学意蕴。所以,传承中华传统服饰美学,就是要传承和谐之美、意境之美、精神之美,而非浮浅华丽之表、追新逐异之态,更不可使其沦为物质消费的符号。此外,“材美工巧”“锦绣匠作”等,也是中华传统服饰美学的应有之义。让中华美学精神、生活智慧充分融入当代服饰文化,让时尚饱含文化底蕴和生活内涵,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一种实践。当下,国内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服装设计品牌致力于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像一些国产原创设计师品牌,以中国传统的扁平式剪裁,替代西方的立体剪裁,并将传统服饰朴素超脱、精致含蓄的意境融入现代时尚美学之中,倡导一种东方哲学式的当代生活艺术理念,赢得顾客青睐。应该说,服饰的传承和创新,具有广泛的关联性。当历史久远的传统纹样融入今天的时尚,当魏晋风度、盛唐气象融入今天的潮牌,事实上其带动的绝不只是服饰的市场和产业本身,更带动了与之相伴的一系列传统工艺和审美精神复苏。比如,传统服装面料中的绫罗绸缎,织造技艺极为繁复,受机械生产冲击曾一度被边缘化。而今,绫罗绸缎中的“罗”,作为夏季衣料重回服装市场,带动了缂丝的姐妹花艺术——吴罗织造技艺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化传承将带动一系列具体实践,而像“中国风”这种融入生活的服饰潮流,更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服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人们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它的复兴有利于文化自信的建立与增强。现今人们的经济实力已然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自信提供了前期保障,人们在衣食无忧、生活条件变好的情况下逐步衍生出对品质的要求,对美的渴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唤起人们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向往,这些追求促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化影视作品和博物馆展览的出现,这些影视剧和展览往往精益求精、制作精良、博人耳目,能很好地带动观众,让观众以点到面地了解到背后的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深入学习后不仅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产生了对传统手工艺的喜爱,在形成一套对传统文化的知识结构后,更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自此增强了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同时,应更深入地了解其精髓,认同其价值,萃取优良,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在新的时代中,形成具有中华民族“魂”的新风尚,这种新风尚也会使我们不断地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新光彩。

参考文献

[1]宋天维.试论民间美术对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积极影响[J].山西青年,2020(2):198.

[2]赵连赏.浅谈历史上两次异域服饰引入对中国古代官府的影响[J].云南大学学报,2014,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