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8
/ 2

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郑益新

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麒麟供电局,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十分迅速,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逐渐在电力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有效降低线路能量损失,电力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其影响因素,结合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手段,夯实基础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精准查找问题原因,充分挖掘降损潜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供电成本。本文首先对电力计量自动化进行概述,然后结合线损管理内涵,分析出现线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关措施,旨在为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线损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措施分析

1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在电力行业中,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是一种比较高科技的技术,因为它在运行和工作的过程中是需要良好的结合一些高科技的技术,比如一些互联网技术、电能计量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等等,通过这样一种高科技的技术可以帮助电力行业在搜集和分析相关内部电能信息时拥有良好的成效和效果。

2电力线损管理内涵

电力线损主要是指电能通过供电线路传输时,产生的无功电能、有功电能和电压损失的总称。降低电力线损情况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电能供应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电力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常见的线损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电路数据输送、低压配电站、设备设施管理等。

在电力线损计算中,一般使用计量自动化数据进行计算。电力线损计算是针对电能在线路运输中所产生能耗损失进行计算,计量自动化则是对电力消耗和承受过程的综合性处理方式,将电能量数据和电网负荷等情况采集传输及存储,为线损计算提高真实准确的数据来源。通过电力线损计算能够提高电力相关数据计算的准确率,帮助企业建设电力工作一体化进程。经过长期发展,企业可以逐步建立有效的线损管理系统,为电力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3 电力系统中线损的原因

3.1变压器容量

变压器对于整个电力行业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常见的设备,通过变压器将电能的电压进行调节,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来方便传输。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种变压器的容量很容易产生一些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对于这些不同的情况来说都是会产生相应的损耗。变压器若是容量过小的话就会使得整体的运行会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这样就会增大了变压器的损耗。而若是容量过大的话就会容易出现轻载,甚至空载运行的状况,一旦发生这种状况也会导致整体电能的损耗。

3.2配电网布局

对于整体电力运输的过程来说,想要进行运输和传递的话必然需要相应的配电网,因此良好的配电网布局是可以有效地保证电力运输的质量和效率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种配电网的布局也很容易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而因为这种不合理的布局也会导致整体耗损情况的发生。如果配电网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合理情况,那么相关的工作人员在选择相应的导线尺寸时也就会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进行电力的传输就会导致整体的线路损耗加大。比如,在进行供电的过程之中,供电位置与负荷地距离比较远,那么相应需要传输的距离也就会比较远,那么线路的损耗自然就会增大。若是选择了一些截面不够大的导线进行传输的话,那么在传输的过程中也会发生耗损的情况。电网运行设备的检修质量也会对线损造成影响,例如认真组织清除线路障碍,对线路绝缘子进行擦拭维护,减少跳闸次数,减少线路漏电。因此合理的高质量检修对线损管理意义重大。

3.3计量装置

造成电力传输过程中出现损耗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应计量装置的问题,在计量装置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而存在质量问题的计量装置往往都无法良好的保证整体计量的精准性,从而造成一部分电量的损失。而另外一种就是选择的计量方式出现了问题,或者是计量方式不适用,这些都会导致整体电力损耗的情况出现。以及无计量装置用电,即常说的存在窃电用户造成电量损失,其直接影响供电企业效益,导致线损升高。

4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4.1调整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平衡

根据电力设备运行规程要求,为了维护变压器安全运行,需要将配电变压器的出口、干线、中线和支线的电流不平衡度保持在10%-20%的幅度范围内。因为一旦相电流发生不平衡,会极大增加线路能耗损失。因此,企业在降低线路能量损耗时,可以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分析三相负荷情况,控制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使其保持在相对平衡状态,减少线路中的能量损耗,提高线路的运行质量。

4.2改善电力配网结构

配网结构从根本上影响电力计量自动化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为了减少线路能量损失,企业要在实际电力计量自动化过程中优化配网结构,完善配网系统。比如:①合理控制供电系统的供电半径范围,降低线路的承受压力和传输损耗;②高度关注配电关键部分,及时更换线路设备及设备零件;③在进行电力设备和运行器械的选择时,关注地域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变压器等。配网结构的改善和优化对于电力管理中的计量自动化技术也会产生影响,使计量自动化技术计算数据的速度和准确率更高,从而降低线路电能损耗。

4.3开展专业的电力计量自动化补偿

在电力运输及运行过程中,为了有效降低线损问题,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进行专业的电力补偿。在补偿过程中,首先对电力进行分散、随机和自动三个方面的划分,根据不同的电力计量自动化运行情况,对补偿技术进行有效地融合和选择。其次,注重电力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其充分满足电力运行的需要。最后,根据线损问题的实际发生位置,针对性地选择无功补偿位置,运用快速化的维修设备及时的解决线损问题。

4.4建立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模型

在运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建设起相关的线路损耗模型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之上来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计量。通过这样的模型,作人员可以良好的观察和分析到内部实际线路损耗和计量点具体的损耗情况,并且还可以有效的观察到实际地运行状态。在建设相关模型之后,工作人员可以观察到内部的实际运行状况,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以此来更加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并且通过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也是可以对每日的信息数据来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以此来建立相关的数据模型,工作人员可以将其与具体数据和标准数据进行比较,以此来更加准确和精准地把握耗损的具体情况。

4.5新型智能电力计量自动化专家系统应用

新型智能专家系统是将国内相关智能电力计量自动化领域专家知识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运算能力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化智能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将电力计量自动化中发生的线损问题输入到专家系统中,系统根据丰富的知识储备对问题进行分析,划分问题类型,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同时,专家系统还能与相应的电力设备进行连接,对设备的运行参数实时记录并存储,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线损故障,做到防患于未然。这种专家系统具有智能化、信息化和可视化,大大释放了人力,为企业节约了人工成本。

5 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电力计量自动化降低电力线损问题不仅能节省人力物力资源,提示工作小路,还能有效提高电力整体运行过程的稳定性,还能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嘉雄. 浅析线损管理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应用[J]. 科学与信息化, 2019, 000(013):132,134.

  2. 陈玉方. 刍议计量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 2019, 000(001):1-2.

  3. 张昌庆, 陈宝, 蔡青,. 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高新科技, 2017, 001(011):62-64.

  4. 金帅宇, 闫钰龙. 对电力系统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的探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8, 000(00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