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8
/ 2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李伟

徐州市市政管理处 徐州 221000

摘要: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包含了水利整治、污染处理、供电照明、景观小品、园林建设、道路桥梁等多种项目,它是城市能够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武器,它的整个施工过程难度巨大同时工期短、投资巨大、要求格外严格、共同参与建设的相关建设单位也较多、国家标准不够严苛、行业标准与相关规范不够齐全。本文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质量进行管理,特此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发现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给予了科学全面的策略。

关键词:市政基础建设;施工质量;管理;


同其他建设工程相比,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有着很大的不同,它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利用科学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加强施工效率,并且能够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满足社会居民的需求,故而,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而言,质量是其核心因素。

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影响因素

(一)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意识淡薄

一般而来,能够影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意识淡薄的因素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相关的管理人员的不作为,进而导致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在设备及材料的选取上,能用为第一指标,根本不会管质量的好坏与技术的先进。二是相关领导者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员工只是命令的执行者,领导者在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起关键的决策作用。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建设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都存在过于夸大口号,对相关的计划与策略形同虚设、置若罔闻[1]

(二)施工材料因素

在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所需涉及到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施工材料及各种配件、成品等,所以纵观整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施工材料质量是整个施工的核心基础,它于施工质量而言起决定性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施工材料采购环节中,经常会出现相关管理人员的监管不力,进而导致施工材料购置的不够全面,质量水平不够高等问题。此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方案也格外重要,它对整个施工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若是在施工材料采购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所以施工材料影响了施工质量[2]

(三)质量管理体系因素

纵观整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虽然整个施工过程有大致的轮廓但是没有细化到每个组织每个方框,极其缺乏完整的体系。质量监督体制上尤其突出。它是整个建筑施工质量的把控者,相关部门只是简单的去操作,没有一个规章体系进行规范,这样容易导致有部分工作人员出现不认真工作的情况,这样就极易出现各种突发事故,轻则妨碍整体的工程周期,重则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人为因素

对于其他工程建设而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所要承担的风险较小。所以,这让一些市政工程企业有了可乘之机,过于追求施工的工期,求其快却忽视了质量,施工的主力军的专业素质水平参次不齐,并且管理人员的来源错综复杂,在管理中存在着盲目指挥的现象,在管理上我行我素,不会参考其他优秀的管理模式,很容易走极端且,剑走偏锋,最终导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施工质量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

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提升策略

(一)建立施工质量监管体系、强化监督效率

为了能够显著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则必须健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首先,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最基本的,国家制定并完善法律法规,以此来规范约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其次,地方政府相关监督人员对监理人员进行监督时要深入研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现场中进行考察,并且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搜集管理,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施工管理制度的编制上,突出强调施工材料采购的质量问题,一定要弄清楚完成其施工目标每一个环节和责任,并严格按照有关实施要求进行妥善的分工,其任务的执行情况落实到每一位成员。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应当进行规范管理,以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的稳定性[3]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整体素质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虽然需要先进的设备,但是它主要还是倚靠人的技术来完成,因此的施工人员的操作十分重要,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盲目管理,则必须对其进行高效的培训工作。 通过定期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施工管理信息,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管理技能,能够高效的将自身的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中。加强领导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除了科学制定管理工作的规划,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分工外,还要保证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灵活性。纵观整个市政行业,我们发现我国市政行业的发展是遥遥领先的,故而其信息也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所以,积极的进修知识储备是每一位市政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的市政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与其施工单位领导经常会产生某些问题上的分歧。这时就需要纵观来整个市政施工现场来考虑,具有大局观念的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决策意识。除此之外,提高建筑工人的整体素质也是特别重要的事情。由于部分进行施工管理人员大多来自农村,没有受到很好的文化素质教育,对于一些工程建设上的普遍的社会要求缺少认识。一些施工人员在不了解市政行业现有的建设标准,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方法属于违规操作。针对上述种种情况,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上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规范进行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方法。最重要的是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比如要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以及按照施工设备的操作要求在进行施工,禁止施工人员酒后上岗等等。

(三)精准把控施工现场各个环节

虽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的规模较小,所需承担的风险也较小,但是它也是需要对整个施工现场实施绝对精准的掌握与把控,清晰明确各个环节的功能。在施工前,除了要满足必备的施工要求外,也要对施工设计图纸、建筑材料设备及人员资质进行认真、严苛、细致的审查,建筑材料将从根本上就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因而需要加强建材的监管审查,杜绝劣质材料流入市政建设领域。其次就是人员的资质,主要是参与施工人员的各种证件的查询,是否为合法的中国居民,是否具有施工资质等等。对人员的配置也要进行核查,是否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等等。在施工过程中,除了要满足基本的施工要求外,也要实施动态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找到解决方法,以此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后,也要对其进行复查,相关复查人员要根据相关标准,对记录发现并修复好的问题,再进行复查,确保整个施工毫无质量问题。协助执法部门验收该项目。在施工工程完成后期,监理工作人员还要进行定期检查,杜绝质量隐患,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了很多制约其质量的因素,其中质量管理与控制意识淡薄、施工材料的偷工减料、缺乏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人员素质不够。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健全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在制度的编撰上要突出强调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其次要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整体素质,避免人为导致的质量事故发生。最后,则是要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实现精准的把控,对各个枢纽的操作要认真细化。

参考文献:

[1]张莉.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质量管理及其控制[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10):00164-00164.

[2]刘子龙. 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质量管理及其控制[J]. 工业技术(新加坡), 2019, 001(004):P.43-44.

[3]韩朝斌. 论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质量管理及其控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8):00084-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