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环节风险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8
/ 2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环节风险点

曲晓伟

洛阳市质量计量检测中心 河南省 洛阳市 471003

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所导致的消费问题逐渐增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文章通过对食品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风险点与控制措施。

关键词:食品安全;安全监督;监督抽检;食品抽检

引言

食品安全抽检是筛选、评估食品质量的重要方式,要进一步提高监督与管理食品安全的执行力度,为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提供必要保障,应严格遵循合法有效的抽检程序,并严肃处理不合格的抽检食品。通过分析与观察近年来基层食品抽检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其普遍存在一些常见性问题,对抽检工作的实际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

1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食品供应市场也逐渐进入到了如火如荼的发展状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部分小型食品企业已经面临着被收购与被迫倒闭的危机。这些企业为了生存选择应用不正常的手段缩减食品生产成本以提高其利润率,最终酿成了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无论是地沟油还是瘦肉精,这些与百姓食品质量息息相关的因素均在曝光后引发了食品信任危机,这其中不仅涵盖了小型企业,甚至有部分大型企业同样也在其中,继而造成了更大的市场影响。食品行业的黑幕仿佛已经是众人皆知的现象,经常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人们难以对入口的食物产生信任,尤其是在食品种类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未知的食品风险也在同时增大。以塑化剂为例,这些添加剂的出现与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新型材料的使用使得想要保证食品监管效果变得更加困难。需要注意的是,现如今食品安全绝不仅仅是部分地区的问题,而是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市场中全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均息息相关。

2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环节风险点分析

2.1检测食品的标准存在不规范问题

食品的抽检监测目的在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准确、科学的检测结果,但是目前我国的食品检测标准并不一致,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生产食品,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食品检测标准,相关检测部门便无法为食品消费者提供准确及科学的检测结果。另外由于不同地区的食品检测技术、设备水平不一,得出的食品检测结果也大相径庭,为食品的生产和流通带来一定阻碍。

2.2抽检任务和抽样数量不明确

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过程中,抽检任务不明确、不清晰也是现阶段影响抽检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尚且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食品监督过程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重复抽检现象十分普遍,在增加抽检作业成本的同时,也给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2.3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食品安全层面监督抽检实践中,技术员自身专业素质通常会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操规范化程度产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相关监督部门若并不注重监管抽检工作,则具体工作中技术员通常会有敷衍了事心理及行为出现。检查现场抽检文书会发现填写信息缺乏规范性、文书填写有表意不明现象、责任人的签名混乱等问题,这些均是食品安全疏于监管的表现,需食品安全相关监管部门或者单位予以重视。

3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环节风险控制措施

3.1不断提升食品检测人才的能力技术培养力度

加强食品抽检工作是保障食品市场质量安全和百姓生命安全的重要关口,当前有很多不合法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与食品添加剂高度相似的效果,部分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抽检和监测技术有限,给现阶段的食品抽检和监测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和隐患。只有检测人员具备较强的食品抽检检测技术和能力,才能为食品抽检监测结果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和结果,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提升检测人员对食品抽检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食品抽检工作严谨性的提升,保障食品抽检工作各个环节的真实性,从而有效提高食品抽检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第二,各级别的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内部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浓厚的学习和交流氛围中以最好的方式和方法迅速提升食品抽检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行业综合素质。第三,各级政府可以根据食品抽检监测工作所需,积极组织业内技术和业务培训,聘请食品抽检专业教授或是国内外相关专家,对食品抽检人员展开面授培训,以食品抽检的实际工作问题为例,有效促进食品抽检人员技术能力的快速提升。

3.2抽样工作环节优化

在抽检过程中,抽样工作的规范化与否,对抽检作业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在进行实践时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抽样程序进行操作,以在确保抽样作业完整度的基础上,确保风险防控工作取得预期成效。就目前来看,在抽样时,工作人员需从食品成品库中选择待销产品,选择生产日期、保质期符合抽检工作标准的食品进行抽检,在确保抽检数量达到检验要求的同时,做好备样的储备工作。此外,抽样样品的运输要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以避免样品变质、挥发,且运输必须由抽样人员或机构自行负责。

3.3人员培训需高度重视起来

食品安全现场监督抽检技术员专业素质及技能水准,对食品安全现场监督抽检成果有着直接影响。监管部门务必要注重对该部分人员的系统化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以告知书、封条、抽检单相关文件资料填写规范为主,有效明确抽检文书内部生产厂家、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内容填写要求,培训内容还包括抽检样品基数、封样及数量内容填写规范等,防止出现表意不清楚、术语缺乏规范性等问题。

3.4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提高检测技术,规范检测流程

食品检测部门需要创新思路,进行科学化的人员管理,提高检测规范,确保检验检测能够高效、严格。技术层面上,可以通过借鉴国际标准以及引入国外先进检测技术来提高机构的科学检测能力,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流程。硬件设备层面上,可以与先进的科研团队合作,加强对仪器精密度、检测准确度、检测效率的研发,不断提高检测质量。规章流程层面上,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统一的流程标准和规范,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检验检测数据库,形成网络化监管,同时细化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并对检验检测中出现的问题严肃处理,全方位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

3.5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

食品安全检测需具备合理的标准,因此有必要制定健全的食品安全标准。如此一来,食品安全检测人员就可以按照标准工作,对食品进行审查与评定。基于此,务必建立食品管理监督机制,对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进行管控,杜绝违规行为。另外,食品安全检测主要是利用各种检测设备开展有关工作。检测的效率与水平是由检测设备的先进程度决定的。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提高检测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势在必行。此外,为了保证设备的良好运作,应对设备进行定期定时维护保养。当发现设备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免产生严重的后果。此外,企业也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跟上时代的脚步。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问题集中表现在抽样实操标准、安全监管、抽检人员层面,相关监管部门务必要注重对食品质量的有效监管、严格监管食品生产企业,从多方面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营造更加健康的食品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姜欣.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294.

[2]冯海玲,孙爱杰.论述食品检验方法的规范性[J].民营科技,2015(1):14.

[3]李福林,张剑平,陈坚,等.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的主要控制因素[J].黑龙江科学,2011(1):53-55.

[4]苏慧.试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与复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抽验[J].人人健康,2019,(18):269.

[5]袁慧杰.食品安全标准现状及其对食品监管工作的影响[J].食品界,2019,(08):47.

[6]黄好强,李贤,曹明月,易善平,陆静.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中抽样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J].决策探索(中),201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