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油田作业现场井控安全管理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4
/ 2

浅谈如何提高油田作业现场井控安全管理水

孙语键

大庆油田试油试采分公司试油大队 黑龙江大庆 163453

摘要:随着经济和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油气开采领域,井控指的是油田作业现场的井涌控制和压力控制。近年来,井口安全事故频发,发生井喷事故会对井场、石油公司造成极大的影响。在井控安全管理中,常遵循的法则有:安全为主、以人为本、预防当先、综合管控。现介绍了井控出现风险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油田作业人员的井控意识和石油公司的井控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井控;油田作业;安全;管理

引言

石油能源开采行业大部分都处于井下作业的状态,较为容易发生井喷等重大安全事故。本文以井下维护作业的角度来讲,先简单阐述了井下维护作业时井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再分析了井下维护作业时井控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井下维护作业时井控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者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

1概念解释及原因分析

井控,简单来讲,即为地层压力的控制,指的是使用各种工程手段将地层空隙中的压力保持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保证井口内部井液、地层间的压力平衡,使油田作业能顺利完成。做好井控工作,不仅可以准确获得地质数据等资料,还可以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保护油气田地质层,显著提升油井的采收率,提高油气田可供人类开采的使用寿命,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为员工的人身安全保驾护航。井控分为三级,每一级均为上一级井控措施失败后的补充手段,井控中常见的名称有如下几个:(1)井侵:油井压力小于所处地层压力时,地层中的气体液体侵入油井的现象。(2)井液溢流:井口溢流出的液体超过施工方向油井内注入的液体量,并且停泵作业后,仍然有井液不断溢出。(3)井喷:地层中的气体液体不可控制地大量侵入油井,造成大量井液喷涌而出,对油田作业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在井控安全管理出现纰漏、设计出现失误时,会出现井喷现象,即油田井口发生敞口喷涌的现象,损坏设备,危害人身财产安全。井控出现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1)钻井开始时未加入修井液;(2)溢流现象出现后未及时发现;(3)井口出现溢流后处理手段不当;(4)井口未安装防喷器;(5)井身结构设计有误,出现了安全上、工艺上的不合理;(6)井控设备未正确安装,或井控设备压力参数设计有误;(7)在进行地质设计时,地层资料提供有误;(8)相邻注水井发生干扰;(9)违章操作,无视安全规范及操作手册。

2井控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前期预防工作不到位

现下大部分井下维护作业的井控安全管理工作还处于一个事故处理的意识状态,并不关注正式开始施工前的前期事故预防工作。只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相应的技术开采评估与分析,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并不将安全问题纳入考虑的范围内,甚至部分对只按照往期的工作经验来行事,将不同区域的井下维护作业准备工作混为一谈,导致了井下维护作业从一开始就存留有较为危险的安全隐患。在这部分安全隐患的威胁性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其井下预估产生的事故影响也会逐步加大。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即使做好了相应的事故处理工作,已造成的损失也存在部分的不可挽回性,仅仅进行负责人追责和问责远远起不到相应的井控安全管理作用,只能引起短暂的井下维护工作安全性重视,对于井下维护工作时的井控安全管理工作来说不是长久之计。

2.2井控安全管理管理力度不足

在现阶段的井下维护作业过程中,井控安全管理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井控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没有完全贴近井下维护作业的各个环节,部分时期还会落后于井下维护作业的各个程序,加以部分井下维护作业的难度较大,井控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质保障性作用就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还有一定可能性会使井下维护作业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大,不利于整体的井下维护作业发展。井控安全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还会导致忽略安全生产而片面追求生产进度情况的出现,以生产进度的加快为主导的井下维护作业难以真正观察到各类安全隐患或事故征兆的出现与存在,并且管理松散下的快速井下维护作业还会导致井内气压不稳定的问题,即便是日常的井控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保障井内的环境平衡,不符合井下维护作业设计计划规范的维护作业行为也会对境内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各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保证井控安全的措施

3.1明确井控责任并落实到人

培养井控安全管理技术人员梯队,设置井控安全主管部门及机构,根据国家标准、相关的井控安全事故,及时更新井控安全管理手册,并定期定点检测生产作业现场相关的技术要点,做到井控安全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出现个别区域安全不达标,个别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时,必须有专人承担责任,并及时整改问责,从而使井控安全工作实时处于一个受控的状态。

3.2加强设计管理

现场施工的方案设计是井控安全的根本,想做好安全可靠的井控管理需要从源头抓起。在设计管理方案时,要有明确设计的校对、批准流程,确保井控工作可以有序、具体地执行。在进行地质设计时,需对该作业井况的地质相关风险提示到位,同时要注意施工时的地面环境风险。工艺设计时,需根据具体的作业井况,针对作业流程与工艺的各项细节,编制详细的工艺安全手册与规范,识别工艺执行时可能存在的隐患及风险,并想办法予以避免及消除。施工设计时,应对工艺中存在的各项风险进行二次识别及重新评估,细化现场施工方案,明确每一步作业的相关具体执行步骤,提高井控安全的可操作性。

3.3贯彻落实监督制度

监督制度在井下维护作业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够有效的监督和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与实际效果,还能够对井控安全管理设备的运作状况进行实时的监管和反馈,能够及时有效的避免因人为情况和设备损坏情况而导致的工期延后和事故问题,有效地保障了井控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质量和效率。相关部门可设立监督专员或监督小组与委员会,专门负责井下维护作业现场的实时监督,全面提升施工人员对于井控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推动采油工程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发展。

3.4井内压力灵活调整

井控技术在油田油水井下作业防护时,技术人员也应在这一环节上进行压力调节。比如,某地区油田油水井下生产操控过程中,为降低水井操作不当,造成油井压力突发性增高的状况,技术人员也要尤为注意在井下压力调节时,需针对境内压力问题给予处理。本次工作实施期间,操作人员所给予的井内压力调节主要包括:(1)井内修井压力强度不宜过高,且修井中若需要进行压力调节,应尽量辅助其缓慢提升即可。(2)相邻注水井内调整期间,严密控制井下注水量的强度,尽量保障内部注水量与额定高度之间相差三分之一的距离,这样可是其在油井内部产生压力差,从而避免了两者同时升高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井控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要以安全生产为第一原则,再制定一系列的井控安全管理工作设计方案与计划,是井下维护作业项目的地质设计、施工设计和技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针对前期预防工作不到位、井控安全管理安全宣传不完善和井控安全管理管理力度不足等实质性的井控安全管理工作问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以全面完善井控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井控安全管理安全生产集中教育、贯彻落实监督制度革新与完善井控安全管理设备和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方案等方式来全面提高井下维护作业时井控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我国采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廖谟圣,杨本灵.世界石油设备发展的新特点及机遇与挑战[J].石油矿场机械,2020,36(9):1-6.

[2]孙振纯,王守谦,徐明辉.井控设备[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