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实验技能加强工匠精神培养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实验技能加强工匠精神培养浅析

齐玉山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摘要】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是其立足社会的基本能力,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基础上,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实验技能加强工匠精神培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感和责任感更为重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工匠精神”对推进医学检验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工匠精神”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实验操作技能 工匠精神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要为了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医学技术检验人才,其实验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日后是否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因此,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举措。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是其立足社会的基本能力,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基础上,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实验技能加强工匠精神培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感和责任感更为重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工匠精神”对推进医学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在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加强“工匠精神”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1. 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实验教学现状

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主要涉及各类血细胞计数,尿液、便、痰等有形成分形态学检查,动手操作项目多,一直有部分师生认为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实验基本技能简单,知识陈旧,与临床检验科全自动仪器设备操作脱轨,造成学生学无用武之地。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实验操作技能的实验教学必然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实验技能操作都是流于形式,不求甚解,缺乏精细操作意识。操作过程中对于计数板的血盖片为什么需要推入式覆盖,刻度吸管为什么总强调从零刻度开始计算、瑞氏吉姆萨染液最后为什么要求是流水冲洗等等老师多次强调的注意事项,大多数学生没有去思考,很多时候就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操作,整个实验教学操作过程中经常不按要求操作,导致实验效果差或操作错误。同样的血涂片标本,染色后的镜下效果千差万别,甚至有的个别学生镜下无法找到一处良好的视野可观察,这就是学生在整个染色时间、染液和缓冲液的混匀及冲洗等操作不同引起的差别。学生对实验教学操作用心不够,实践不专注应该是目前很多在校大学生的共性问题,没有把实验教学课堂的实践操作重视起来。

  1. 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实验教学的基本技能

为了培养出适应我国医学检验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亟需对该课程进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使得实验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将实验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中,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巩固专业操作基本功,把每一项看似简单的操作熟练化、精细化。如计数板的使用、微量吸管的使用、血片的制作、常用染色方法等的基本操作,看似简单的操作技能,操作做到完美,能够重复操作并使结果达到准确无误,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严格过程,实则是潜移默化的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服务医疗单位或实验室动手操作提供必要条件,也是今后立足社会的基本技能。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能够准确快速的计数、准确无误的识别区分各种有形形态。

3、工匠精神的培养

2015年起,随着《大国工匠》专题栏目的热播以及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和宣传,高校医学技术类学生的应该培养工匠精神,具备工匠意识,尤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基础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操作应该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学生对实验操作精益求精。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实验操作技能,除在实验课上给学生传授基本操作方法外,还应强调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强调工匠精神,要求操作精益求精,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把每一项基本技能都研究透,比如为什么要求计数室充池要求是悬滴一次性充满,利用球形内细胞相对分布均匀,保证细胞充池均匀,工匠精神的培养目的就是毕业后为临床或实验室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数据。在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实验教过程中注重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经刻不容缓。

  1. 基本操作技能和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机结合

重视操作基本技能考核,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操作考核是实验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可以评估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的程度、检查实验教学质量,又可以促使学生重视操作技能。技能考核中加强技能操作的精益求精精神,培养发扬工匠精神,要求把各项实验操作都能一丝不苟的完成,把各项数据或形态学都能熟练准确的报告出来,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单列成绩,并以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作为参加理论考试的前提条件,以促进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自觉提高操作能力,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性,将操作技能考核与专业技能竞赛相结合,以工匠精神对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放专业技能操作竞赛优秀证书,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随着科技发展,医学检验仪器发展日新月异,医学检验人员过度依赖全自动仪器,甚至对一些常规操作技能知识都软化,对主观性较强的镜下识别观察技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临床诊断的需求。近年来,相关专家认识到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欠缺的事实,对实践操作技能精确度不过关的问题以及新上岗检验人员对形态学技能的欠缺,纷纷发出呼吁,“拯救和传承形态学检验,临床要重视形态学检验工作,学校要加强形态学检验教学和人才培养”。因此,学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镜下形态识别技能的提高,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技能和具备工匠意识,掌握扎实的基本技能刻不容缓。


[1]龚道元,刘爱平,刘芳,等.医学检验本科形态学检验特色方向工匠人才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59-60.

[2]周宏菊,何振.论医疗消费主义背景下医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393-398.

[3]王爽,蒋大力.“工匠精神”在医学生职业教育中的路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4):45-47.

[4]李晓松,刘燕,李艳艳.“工匠精神”对培育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启发[J].医学与哲学,2018(8):156.

[5]涂晓欣,欧阳芬,黄宪章.从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理解和体会“工匠精神”[J].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7(8):186-187.

[6]陈静,商其杰.“大思政”视域下医学院校厚植工匠精神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8(8):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