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硬膏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喷雾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3

中医硬膏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喷雾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疗效观察

冯兴如

聊城市中医医院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硬膏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喷雾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疗效。方法:抽选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A组(n=60)与B组(n=60),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B组另行中医硬膏穴位贴敷,A组另行中医硬膏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喷雾治疗,比较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上肢周径、不良反应发生率(ARR)及总体疗效。结果:A组中医证候积分、上肢周径、ARR显著低于B组(P<0.05),其总体疗效高于B组(P<0.05)。结论:中医硬膏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喷雾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患者的淋巴水肿情况,应当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硬膏;穴位贴敷;中药喷雾;乳腺癌


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患者淋巴组织受到手术损伤有关[1],现今临床中常用西药治疗的方式改善患者的症状,但其总体疗效差强人意[2]。中医治疗相对来说耐受性良好,不易出现毒副作用,本文基于此为探究中医硬膏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喷雾治疗淋巴水肿的实际作用,抽选12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现汇总成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A组(n=60)与B组(n=60),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40-70岁之间,A组平均年龄(55.26±5.21)岁,淋巴水肿1-2级者35例,3-4级者25例;B组平均年龄(55.21±5.20)岁,淋巴水肿1-2级者34例,3-4级者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纳入标准

①患者或其家属对研究流程具备充分认知并签字;②患者确诊为乳腺癌[3];③患者术后出现淋巴水肿。

1.3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如下:①存在精神问题或无法与其沟通;②罹患其他器质性疾病;③生存期在三个月以下。

1.4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B组另行中医硬膏穴位贴敷,A组另行中医硬膏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喷雾治疗,方法见下:①常规治疗:包含按摩水肿部位等,予以患者运动干预,帮助患者进行上肢训练,加快其水肿部位血液循环能力,同时借助仪器对患者进行物理治疗。②将金黄膏(包含麻油、苍术、姜黄、冰片、大黄、天花粉)涂抹在油纸上,用纱布覆盖,贴敷在患者的太渊、曲池等穴位。③中药喷雾:采用冷热温喷雾机对患者进行治疗,喷雾方药包含苦参、艾叶、皂角刺、干姜、天南星。

1.5观察标准

本次研究的观察标准如下:①中医证候积分[4];②上肢周径;③ARR;④总体疗效。

1.6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选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0.0,研究包含项目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及t检验方式, 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A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B组(P<0.05),见表1。

表1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x±s,分)

组别

水肿

治疗前 治疗后

活动受限

治疗前 治疗后

疼痛乏力

治疗前 治疗后

A组

2.56±0.21

0.78±0.11

2.51±0.23

0.65±0.10

2.74±0.21

0.55±0.10

B组

2.55±0.24

1.75±0.21

2.52±0.20

1.41±0.15

2.70±0.23

1.11±0.21

t

0.243

31.694

0.254

32.655

0.995

18.649

P

0.809

0.000

0.800

0.000

0.322

0.000

2.2患者上肢周径比较

A组治疗后的上肢周径显著低于B组(P<0.05),见表2。

表2患者上肢周径比较(`x±s,cm)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7d

治疗14d

治疗30d

A组

60

5.45±0.24

5.00±0.26

3.11±0.21

2.23±0.42

B组

60

5.48±0.32

5.23±0.41

4.78±0.24

3.41±0.26

t


0.581

3.670

40.563

18.504

P


0.562

0.000

0.000

0.000

2.3患者ARR比较

A组ARR显著低于B组(P<0.05),见表3。

表3患者ARR比较

组别

例数

皮疹

局部溃烂

头晕

恶心

总发生率

A组

60

0

1

0

2

5.0(3/60)

B组

60

3

3

2

4

20.0(12/60)

X2


3.077

1.035

2.034

0.702

6.171

P


0.079

0.309

0.154

0.402

0.013

2.4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A组总体疗效高于B组(P<0.05),见表4。

表4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例)

有效

(例)

无效

(例)

总有效率

(%)

A组

60

30

28

2

96.7(58/60)

B组

60

15

35

10

83.3(50/60)

X2


8.000

1.637

5.926

5.926

P


0.005

0.201

0.015

0.015

3、讨论

麻油存在解毒的良好作用,而冰片则可以起到散热祛毒的功效,天花粉具有润肺生津的积极效果,多味中药联合使用可以缓解患者的水肿症状,起到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此外,中药喷雾中含有红花,该味药物存在抑制肿胀的作用[5],所以A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上肢周径显著低于B组(P<0.05),证实其恢复效果较为理想。

本次研究还得出A组ARR显著低于B组(P<0.05),表明中药治疗不存在副作用,患者耐受性高,其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综上所述,中医硬膏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喷雾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患者的淋巴水肿情况,应当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志峥,肖书超,李璟.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内消丸化裁外敷辅助中医外治手段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J].肿瘤防治研究,2020,47(12):958-962.

[2]裴晓峰.疏肝通络中药配合理疗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9):156-157.

[3]黄婧慧.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危险因素分析及穴位电刺激联合综合消肿疗法疗效观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20.

[4]杨军,沈憬宏,陆宏伟,杨等.用综合消肿疗法联合中医疗法对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4):51-53.

[5]梁喆盈,郭智涛,李雪真,等.中药硬膏贴敷配合熏蒸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30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9,34(0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