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规划治理的原则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3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规划治理的原则分析

李杰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1003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工作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城市河道水环境而言,为了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工作,以便从根本上提升河道水环境质量,保证城市用水安全。

关键词:城市河道 ;水环境 ;生态治理

0 引言

分析人类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城市河道建设和管理工作始终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由于城市河道是与自然环境中的河流相互连接沟通的,所以城市河道水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影响区域整体生态环境平衡。作为城市居民用水的重要来源,城市河道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的重要性

1.1 给人们提供生活的保障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水环境是其中重要的构成内容,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着重要的保障。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环保意识上逐渐提升,对于水环境的生态综合治理也有所增加。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不仅可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确保着人们健康生活。

1.2 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河道是水环境的一项载体,在人们对日常生产生活中,河流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此,治理河道不仅仅是确保人们生活的重要资源,还有效地保护了生态河流,确保了生物的多样性,调节了气候,打造了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进行河道治理中,加强水资源生态综合的治理是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渠道。

2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原则

2.1 因地制宜原则

由于城市环境因素复杂,不同区域、不同发展情况的城市,河道水环境情况有所差异,受到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工作时,要切实结合地区实际发展情况,遵循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合理选用治理技术,提升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效果。首先,分析城市河道水环境形成历程可以发现,不同城市的河道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由于城市河道是由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具有显著的当地特色,所以在进行城市河道治理时,必须结合地区自然环境,尽可能地维持河道生态平衡,保证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维持河道水环境中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构建富有当地景观特色的河道景观。其次,在进行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工作时,还要切实结合城市历史人文特点,把握城市发展命脉,充分体现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

2.2 生态性原则

为了提升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效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性治理原则,结合地区气候条件和环境因素,提升动植物的存活率,保证河道物种生物多样性,因此,在进行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时,要加强对核对滨河绿化带的建设,重视对城市气候的微调节。遵循景观性原则,以便从根本上提升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性,保持水体自净功能。通常城市河道生态系统都与滨河绿化带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滨河绿化带的建设,科学构建自然栖息地,提升河道自然生态环境景观效果,合理利用滨河绿化带吸收河道周围污染物,保证城市河道环境保护效果。众所周知,足够面积的水环境,能够改善城市微气候,降低城市产生的热岛效应,因此,在进行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时,相关人员要做好河道水面积设计,降低沿河建筑物数量,提升水路风流通速度,同时科学搭配河道植物种类,保持河道自然生态景观的完整。除此之外,在城市自然环境组成部分中,城市河道景观占比较大,是人们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有效手段,所以,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必须以景观性为基本原则,做好河岸护岸与堤防的设计工作,提升河岸景观视觉效果。

3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 缺乏深层次的水环境治理意识

现如今城市的建设工程正在不断的发展,使得人居环境也在不断的完善,城市环保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河道水环境的治理,不仅加大了治理力度,同时在生态综合治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尽管城市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也有效改善了水环境问题,然而从整体上来看,改善后的水环境情况仍旧达不到预期的生态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城市有关部门未能正确地树立河道水环境治理理念,工作人员缺乏深层次的水环境治理意识,使得制度并施工的相应河道水环境治理措施只能达到表面的治理效果,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整改,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工程的资源耗损。

3.2 河道水源污染问题有待解决

大力发展城市建设,致使水资源被大量使用消耗,特别是多数的一线城市,水资源极度紧缺,甚至严重情况下,城市的河道由于水资源匮乏而导致河道枯竭。城市不仅居住人口较多,工业企业的生产量也相对较大,使得工业化生产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在扩大工业生产的同时,对水资源的使用率也随之增多,而河道的水量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工业生产和居民用水的总需求,并且工业企业使用河道水资源时会造成河道水源的污染情况,严重影响了河道水环境的质量问题,尽管对河道注入了新的再生水资源,也无法提升河道的水资源自净效果,对城市的供水问题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3.3 水资源消耗过多

目前,越来越多地区的河道水环境方面存在问题,其根源都是由于当地消耗水资源过多造成的,致使其河道发生断流或者干涸等情况,在这种背景之上,其河道水环境的生态系统也会比较差。在过去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里,我国整体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这也同时带来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高污染问题,伴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其生活需求和质量也随着提高,因此在日常循环中会消耗更多的水资源,致使河道已无法满足消耗的水资源数量,河道自身的生态协调能力无法抗衡比自身承载力过大的污染与破坏,河道的储水量不但较大程度地减少,其水质也逐渐下降,继而造成城市供水出现更加吃紧的状况,还有某些城市为了解决河道水资源缺乏的情况,把一些再生水引流到河道里,想利用这种人为操作的措施来推动河道循环,恢复其生态系统,但这与自然界的水资源比较,再生水在净水力和数量上都无法相比,其产生的作用也不大。

3.4 河道治理不够彻底

对城市河道进行水环境的治理工作是为了更好地让河道回到过去的正常状态,换句话说就是使其自然生态循环能力恢复到正常状态,但目前,河道治理工作更多地还仅仅留存于表面,在具体治理过程中,还只是重视改进河道景观方面,没有更深层次地治理环境生态问题。除此之外,在治理过程中,相应治理部门也存在较多的误差,不但缺乏细致的、科学的、合理的治理目标,也没有建立健全其改进治理规划,导致治理工作还仅仅是为了治理,而不是维护生态环境,河道在治理上做的不到位,因此整治的整体成果也就不理想。

3.5 生态护岸技术无法做到有效地推广

现阶段,生态护岸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是传统的河道治理中受到了传统理念的影响,设计人员更重视河道的防汛防洪功能,其中河道两岸都是使用了混凝土完成了硬化,防止洪水给四周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但是这种不科学的河道两岸却破坏了植物、生物、水等很多资源,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循环系统受到了严重威胁,水资源的净化能力也有所下降。

4 河道治理改造中的水环境保护措施

4.1 大力推广生态护岸技术

工程项目实施之前需要科学的规划,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理念,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要求,要站在生态性的角度,结合资源合理地利用和环境生态。与此同时,对于水环境的综合治理,要借鉴国外的丰富经验,大力地推广和应用生态护岸技术。生态护岸不仅仅是避免河岸出现坍塌,还要加强河道自净能力的提升,要发挥出护坡的效果。另外,要应用生态护岸结构,对于植被的种植要做到合理地选择,要具备固根、吸水等功能,洪涝对于河堤破坏力度要有所下降,才能确保水源,有效底保护河道。

4.2 应用截污技术与底泥底泥处理技术

截污技术与底泥底泥处理技术其中有截流结构,建立应急处理净化池等。对于工程污染截留措施无法将城市的河流问题彻底解决,就要结合截污技术与底泥底泥处理技术。第一,需要构建污水截流系统。治理水资源是一种综合的优先措施,其中污水管网要建立在河流两岸,加强污水的截留,然后全部输入到污水处理厂。第二,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要利用人工湿地等措施加强治理,才能为水环境减负。

4.3 构造水下森林来提升水环境质量

河道水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离不开水生动物的生存发展,而沉水植物能够为水生动物提升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维持水环境生态平衡的基础物质,能够直接影响水环境的净化效果,提升生态环境的水资源质量。因此要保证沉水植物的繁衍生长,让沉水植物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净化作用,通过去除河道水环境的氮磷物质,来提升水环境的生态平衡情况。由此可见,沉水植物的繁衍情况的整体趋势会直接影响水环境的质量,沉水植物生长旺盛,侧面反应出水环境的优良水质情况,若是出现河道内沉水植物匮乏,数量稀缺,这就说明生态水环境的整体水质出现了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河道的水质情况。

4.4 培育食藻虫体技术

众所周知,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会排出大量的污染元素,而氮磷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污染元素排出进入城市河道中,会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给河道内藻类等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促使其快速生长,将城市河道内的氧气迅速消耗殆尽时,造成水体生物和植物的生存危机,与此同时,藻类生物的快速繁衍,也破坏了水体内部的生态环境平衡,降低了城市河道自净能力。

4.5 利用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来改善水环境治理效果

作为现如今新型的增氧技术,微孔曝气增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领域,对提升生态水环境质量有着显著成效。在河道水资源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以及水产动物,这些水内的动植物生存都需要氧气来予以支持,因此,利用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来进行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治理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生态水资源中的含氧量,为水环境中的各类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其能够在生态水环境中健康的繁衍生长,进而保持水环境的整体生态平衡。

4.6 落实治理规划

针对河道水环境治理,治理部门一定要从河道自身的现实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在治理前切实完成决策工作,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的考察工作,并设置切实可行的分析报告,使用合理的治理措施,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多种须要,实现河道治理方案不仅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同发展的目标,也更满足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城市河道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城市用水问题日益突出。相关人员和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对河道水环境的治理,结合不同城市实际发展状况,严格遵循生态治理原则,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应用科学合理的生态治理方式,提升城市河道水环境质量,维持水生物生态平衡,保证水体自净能力,从而使城市河道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为城市发展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郑子杰 .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研究 [J]. 科学技术创新,2019(12):119-120.

[2] 王文周,熊伟 .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研究 [J]. 中国高新科技,2018,36(24):115-117.

[3] 周兴虎,李永兵,陈政 . 城市河道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 [J]. 江西建材,2017(10):112.

[4] 余海霞,来勇,李晓龙,等 . 杭州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体系 [J]. 水资源保护,2017(3):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