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测合一”数据综合生产管理系统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2
/ 2

“多测合一”数据综合生产管理系统建设

赵剑锋

湖南省水工环地质工程勘察院 , 湖南省 , 长沙市 , 410116

摘要:2019年3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号),明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各地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中实行联合审图和联合验收,实现“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

关键词:多测合一;生产管理;建设

1 现状问题分析

1.1 重复测绘、无数据共享

同一个辖区中,多个测绘相关部门业务有重叠,业务数据有重复测绘;造成数据多头管理,数据无法形成有效的延伸应用。

1.2 数据标准不统一、不规范

业务繁多,采用特定平台解决某一专业问题,业务之间无联系;各业务标准不一,口径不一,数据成果也不一致;个别业务标准不规范,长久看来不满足现状需求;多业务生产标准与成果标准之间逻辑不清晰。

2 系统设计思路

2.1 系统架构

系统按使用对象来进行分层架构,从下到上为基础层、作业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在基础层整合了服务器硬件基础、软件基础、存储基础、网络基础、安全基础等内容,为系统架设提供最基本的支撑。作业层则是由生产系统、核验系统、动态更新系统以及其他数据二次延伸应用加工系统如室内三维模型生产系统。到了数据层则将数据按照专题分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如三调数据库,成果应用数据库,业务专题如不动产、竣工测量等数据库。服务层则是面向内部网络环境整合服务资源而生产,在这一层主要解决业务的流程管理以及各信息系统之间的对接整合。最后应用层则是面向公众,如网上办事大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等内容。

2.2 系统建设内容

2.2.1 二三维一体化数据生产子系统

通常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国土、规划、不动产、人防、消防、管线、绿地等众多测绘业务,数据来源于不同的测绘单位,这就造成数据往往来源不统一、标准不统一,最后无法汇集成有价值的数据集合。基于EPS的二三维一体化数据生产子系统作为“多测合一”的生产软件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以多测合一数据标准为基础,以EPS模板技术为支撑,以EPS数据映射技术为接口,解决了多测合一中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的问题。系统支持勘测定界、规划定点、不动产权籍调查、不动产预测生产、规划核实等各业务的深度融合,并且在原有数据标准集成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二三维一体化数据生产更新体系,实现“多测合一”业务数据的二维三维一体化生产。

2.2.2 信息化管理子系统

“多测合一”信息化管理子系统主要起到管理生产任务、桥接内外网、管理生产数据和数据库的作用,其功能包括: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测绘业务委托、成果质检委托、入库归档管理、质量评价以及共享等业务的全流程一体化管理。通过一个平台集中多部门业务办理,集中查询以及信息反馈,提升工程建设项目跨部门审批效率。

2.2.3 测绘成果核验子系统

成果核验子系统以多测数据联查为核心,以人工数据质检为辅的数据在线审核模式,平台主要包含数据联查、数据分析、数据归档入库,数据日志,数据记录保存等内容,目标旨在为“多测合一”应用数据库的建设进行技术保障支持。

成果核验子系统其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可验证性:保证每项检查过程是可通过相关方式呈现的,从而可验证检查结果;可追溯性:保证原始成果的在检查过程中无变化,从而可对检查内容进行追溯;层次性:自动检查需按照大类小类划分并且人工检查相辅。

“多测合一”成果核验系统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测绘公司在审核过程中反复送审的问题,达到了“最多跑一次”的效果,创造了社会效益。同时通过互联网材料送审,系统自动审核、计算机辅助审核、人工交互审核等创新内容,提高了审核人的审核效率。

3 系统关键技术

3.1 建立二三维多源异构数据自适配模型

在开展“多测合一”改革工作中,需要整合来自不同部门、不同数据结构的二三维数据,由于数据的来源不统一、采集的技术不同等原因,导致数据坐标存在偏差,无法完全精准匹配融合,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需要人工对数据进行坐标纠正,影响建设项目审批的效率。

3.2 建立二三维数据采集-整合-审批-共享一体化交互平台

通过建立精确匹配模型,进行多源数据无缝精确匹配融合,充分发挥各数据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将“一张图”现有的来自各部门、各职能机构的数据与二三维多源成果数据基于统一的2 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进行融合集成,研究集成化多源异构数据的二三维一体化系统,并提供基于专题的各种通用和定制性功能,为用户获取比较专业和有一定战略意义的统计分析数据。

充分应用GIS平台空间数据管理及空间分析技术优势,实现建设项目多源多维度海量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空间可视化交互以及可视化应用分析,依托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形成二三维一体化数据库建库和动态更新工艺流程,实现联合成果根据二维测绘成果数据,直接生产三维模型,大幅提高三维数据生产效率与质量。以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为支撑,打通住建、园林、人防等部门的数据壁垒,联通各部门城市业务信息系统,把多源数据的地理实体共享为地理信息服务,与地理空间框架中的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和其他专题底图叠加显示,用于多部门基于地理空间的综合共享查询实现“多测合一”业务成果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动态共享。最终形成覆盖城市多领域、多维度、形成二三维数据采集、整合、审批、共享一体化“多测合一”交互平台。

3.3 建立“多测合一”综合管理平台数据库

“多测合一”综合管理平台数据库主要包含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及成果应用库。在生产阶段,由生产人员对竣工后的基础地形进行修补测工作,以反映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后变化的地形,并以修补测完成的数据作为联合测绘业务数据生产的作业底图。最后将包含地形和联合测绘业务的数据以成果资料上传到系统中,基础地形数据经过质检,更新入库到基础地形数据库,实现以业务推动基础地形数据库的更新,保证了库数据的现势性。同时,数据库建设采用了要素级增量更新机制,每个地物要素都有唯一标识码(FeatureGuid)进行区分,并基于基态修正模型的规则进行存储,保存每个地物要素的时间节点信息(产生、修改、消亡),后续可通过组合时间节点信息进行历史数据回溯。数据存储层面将现势与历史数据统一进行管理,为城市数据的历史沿革保存提供保障。

结束语

系统通过统一标准、共享成果等方式,为建设单位提供便利、减轻负担,这是贯彻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创新举措。系统变多次委托为一次委托,节省了人力、时间、材料和资金的目标,进一步改善了营商环境;变重复测绘为共享成果,实现了共享基础测绘成果,缩短测绘时间、节省测绘资源的目标;变多部门各自把关为统一审核,实现了测绘成果专业性、规范性、可靠性以及创造良好测绘市场环境,提高成果价值密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凌晓春.多测合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研究[J].北京测绘,2020,34(6):750-755.

[2]杨海成,王久来.浅析房产面积测绘中存在的问题[J].北京测绘,2019,33(1):120-123.

[3]侯燕明.浅谈房产测绘的质量控制[J].北京测绘,2006(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