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8
/ 2

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安晓峰

福建工程学院

[摘要]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集成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凸显了立足长远的战略意识、问题导向的实践品格、人民至上的价值情怀等鲜明特征。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发展的新境界。

[关键词]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新时代;时代价值

青年是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工作,他热情参加青年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从不同层面深刻阐发了他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为搞好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深刻认识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及时代价值,对增强青年教育工作的创造性与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

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萌芽于他的知青岁月,生长于他的地方从政实践,集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凸显了立足长远的战略意识、问题导向的实践品格、人民至上的价值情怀。

(一)凸显立足长远的战略意识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了“新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这对中国从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提出了迫切要求。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1]。帮助青年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精神状态是我们党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正如习近平所言:“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2]

(二)凸显问题导向的实践品格

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是我们党开展青年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逻辑起点是青年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习近平提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青年”培养目标,其背后恰恰隐含了很多青年人理想信念缺失、本领能力恐慌、责任担当不强等现实问题。当然,青年群体表现出的诸多问题不能全然归咎于青年自身,这些问题也是社会变革和时代变革的产物。习近平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4]时代发展已经提出了青年教育工作的新问题、新要求,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正是在回应时代提出的现实问题中应运而生,凸显了问题导向的实践品格。

(三)凸显人民至上的价值情怀

在“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上,习近平强调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可靠的青年接班人。什么立场的青年才能成为可靠的接班人呢?显然,培养具有坚定人民立场的时代新人,正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关键所在。“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5]广大青年只有心中装有人民,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朴实情感和敬畏之情,才能以赤子之心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

三、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是对我国青年教育工作实践的高度理论概括,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的新境界,指明了我国青年教育工作的实践方向,也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开辟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的新境界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坚持以全新的视野审视中国青年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这一中国青年运动代际传承的时代主题,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创造性提出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青年”培养目标,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此外,习近平还特别注重培养广大青年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帮助广大青年明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根本问题,有助于广大青年在文化多样化的时代境遇中确立文化自信。

(二)指明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的实践方向

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性,为我们有效开展青年教育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广大青年富有青春朝气,也存在诸多迷茫困惑,面对富有特点的时代青年,很多传统的教育思路、方法、策略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适用或管用,甚至已经走向了“历史的沙滩”。做好青年的“知心人”,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不同年龄阶段青年人的所思所想,及时收集、整理、研究青年舆情信息,掌握不同行业青年的心理活动特点,了解青年人的生存生活境遇,放下架子同青年人坦诚相交,缩小彼此间的“疏离感”。做好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就是要引领青年成长的正确方向,把好青年成长成才的“总开关”,充分发挥党、团对青年的组织引领作用,发挥青年党员的带头作用,及时向广大青年全面准确地传播党的思想理论,使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关于“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的理论概括,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青年教育工作指明了实践方向。

(三)指明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奋斗方向

习近平揭示了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为广大青年实现人生出彩提供了基本遵循。青年人渴望成功,渴望获得提高能力的机会,渴望获得施展才华的舞台,渴望获得社会认可与关注。青年人有奋斗,也有迷茫;有憧憬,也有感伤;有梦想,也有恐慌。在“丰满的梦想”与“骨感的现实”之间,一些青年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甚至孤注一掷、铤而走险,走了很多弯路和歪路。很多青年成长于衣食无忧的优越环境中,养成了“面对困难绕着弯走”的逃避心态,对此,他勉励“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6]在习近平看来,学习是青年学生的首要实践活动,也是青年学生练就扎实本领的基本实践活动。“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7]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既关注青年学生“挫折磨砺”的实践品格,也强调青年学生“学习养成”的实践品格。同时,习近平又反对急功近利的求学之风,他强调:“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12]广大青年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既要打造好“安身”的一技之长,也要注重情理兼修、德才兼备,锤炼好“立命”的意志品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0、42、45.

[2][7][12]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8、61、50、5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3.

[4]习近平.以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001).

[5]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07-25(001).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7、168、172、174.

[7]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