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继电保护干扰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7
/ 2

发电厂继电保护干扰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

牛艳伟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开封 发电分公司 河南省开封市 47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发电厂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是在第一时间检测电力系统的工作信号,并针对异常信号发出警报,达到报警、隔离和保护三位一体的作用,降低损失并保护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本文基于发电厂继电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分析影响发电厂继电保护的主要干扰因素基础上,从制度完善、日常管理和智能化提升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发电厂继电保护干扰因素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发电厂;继电保护;干扰因素;防范措施

引言

发电厂的安全生产,是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电厂运行中,继电保护的科学构建,是保障发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当前,继电保护技术发展成熟,并在发电厂的安全防护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发电厂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电厂继电保护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雷电、高频等因素,会造成继电保护装置错误动作,甚至是失效等问题的发生。因此,强化继电保护干扰因素的科学防范,是实现继电保护效能最大化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干扰因素出发,就如何强化继电保护构建,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1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

为了保障电源系统正常工作,人们要采用继电保护技术。该技术可以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定位故障点,检测相关问题并及时做出响应。继电保护装置长期运行安全,可以在控制范围内有效地执行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好,速度快,警惕性强。它在电路维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出现问题后可以快速解决并提供保护。继电保护装置可以防止损坏其他部件并保持整体安全。此外,继电保护装置具有报警功能,如果电路出现问题,它可以迅速提醒相关人员,即使人员不在现场也可以进行提前处理。对于发电厂来说,继电保护技术主要用于监视操作,如监视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了使这项技术发挥最大作用,人们要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效率。

2发电厂继电保护干扰因素

2.1高频干扰

高频信号是发电厂日常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一类信号,高频信号对发电厂继电保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力设备隔离作用的失效,一旦出现“电弧网络”,将在电力设备之间形成高频电流,严重影响安全绳工作。在高频信号发生环境下,复杂的电场和磁场将会在母线周围相互作用,二次回路和二次设备工作效能大大下降。尤其是在电磁场超出继电保护极限时,发电厂继电保护的作用被弱化,保护装置动作异常,如不及时进行调整和干预,继电保护作用将会丧失殆尽。

2.2辐射因素

在电力系统中,移动通信设备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产生了辐射影响。首先,在通信设备的运行中,会形成一定强度的磁场,这样一来,就会对机电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形成干扰,出现错误动作;其次,在辐射的干扰之下,形成动态变化的磁场耦合到电子设备的回路中,则会导致继电保护运行出错,继电保护作用出现失效等情形,严重影响到设备的运行效能。因此,在发电厂的设备系统中,移动设备的合理配置管理,是降低辐射干扰因素的重要举措,应在继电保护管理中得到有效落实。

2.3静电因素分析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而言,静电因素对其保护工作带来的干扰源是电厂工作人员的衣物。一般情况下,电厂工作人员在高压电环境下作业时间较长,因此他们衣物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高压电荷。而这些高压电荷并不会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但是一旦这些工作人员进入到发电厂接触设备之后则会引起放电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将会对部分继电保护装置元件造成一定的破坏,进而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系统,对其造成一定的干扰,最终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出现错误,影响电厂电力系统的运行。而静电因素的存在对于电厂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其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应当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制定出可行的措施,有效地降低甚至避免静电因素对电厂继电保护装置保护作用的影响。

3发电厂继电保护干扰因素的防范措施

3.1提升电力设备日常管理质量

随着我国发电厂自动化的普及和智能化改造的大力推进,发电厂中电子元器件逐渐增多,众多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是继电保护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应提升电力设备设施的管理效能,尤其是继电保护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证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建立和落实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管理和定期检测工作制度;最后,保证电力设备正常工作,这是提升继电保护设备效能的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一线工作人员应根据继电保护系统实时运转情况进行工作调整和人员安排,必要时修改和完善继电保护维护方案,提供稳定而有效的设备工作保护机制。

3.2强化人员技术水平,实现继电保护合理配置

继电保护的科学构建,对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有较高要求。为此,发电厂要注重人才培养建设,为继电保护的合理设置提供保障。一是要强化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强化技术业务学习,更好地适应岗位环境,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效率;二是要强化人才引进,特别是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实现继电保护系统科学构建的有力支撑;三是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直接挂钩,进而更好地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继电保护科学合理配置。

3.3配电线路保护

我国的电网配网线路,大部分都是以10kV电压等级为主的。但是这种配电线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线路结构一致性较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及经验要求。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相关参数设置的过程中,应当对电网保护配置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利用有关的计算方法,保证相关参数的准确性,为今后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另外,在智能化技术发展的今天,实现电网智能化运行是电网建设的最终目标,因此发电厂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力度,加快我国智能化继电保护的建设进程。

3.4完善直流回路,降低设备干扰

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工作期间断开直流电路的电感器,则可以将续流电路重新安装在原始设备中。在电感器被阻塞后,电磁场释放得更快,衰减率加快。其间要在电感器周围连接相关数据环路,即使在电感器被阻塞时,也可以通过发射电流来避免干扰。另外,根据电势增加和地面网络不同而产生的干扰,可以使用密集网络,在地面网络中安装一些接地棒,改变地面网络结构。人们要采用合理的设备进行接地,降低接地阻抗,最大程度地减少干扰。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量越来越大,进而使得人们对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厂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就现阶段继电保护的现状及成效发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旧受到诸多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发电厂相关负责人来说,必须加大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重视力度,及时制定出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性能,为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鹏.影响发电厂继电保护可靠性因素分析及改善措施[J].数字通信世界,2018(03):264.

[2]方东,习松.影响火力发电厂继电保护可靠性因素分析及改善措施[J].化工管理,2015(17):14.

[3]柴海超,郑祥云.发电厂继电保护可靠性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1):47-48.

[4]甘声曦.电力继电保护装置问题及防范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8):244.

[5]高利孝.火力发电厂继电保护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2):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