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探讨

黄新

铜川矿业有限公司 陕西铜川 727000

摘要:以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水平为前提,对机电技术管理、煤矿安全生产展开讨论。分析机电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必然联系,认识到管理工作实施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总结当前煤矿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追加机电设备维修资金、加强机电技术综合管理、建立健全煤矿机电技术安全管理制度三点建议,深入落实机电技术管理措施,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机电技术管理;煤矿开采;安全生产;综合管理

煤矿开采工作环境一般是在地下,那么在地下开采过程中便要应用到大量技术,专业技术问题是煤矿安全生产需要格外关注的安全隐患。煤矿开采期间,各个环节都涉及机电技术管理,而且该项也十分复杂。如果机电技术管理方案不合理,也会埋下煤矿安全生产隐患。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实践,发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也是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生产安全的有力举措,全方位了解煤矿开采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节省成本举措,加强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由此也可以确定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那么针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实施,结合煤矿开采进度与工况,应该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

一、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生产必须要有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作为基础,煤炭开采期间的安全管理、开采技术管理关系非常密切,要正确认知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做好安全生产,提高机电技术管理水平[1]。总结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煤矿生产安全问题需要开展技术管理加以解决。为了使煤炭能够安全生产,煤矿企业要有完善的机电技术管理制度,管理部门展开全面分析,确保现行管理模式实施的效率与效果。煤矿生产期间,因为存在诸多安全因素,所以要想做到全面管控比较难。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机电技术管理制度、强化机电技术管理[2]。通过切实可行的机电技术管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能力。

②机电技术管理可以营造煤矿安全生产环境。一直以来煤矿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根本原因有生产技术、安全因素等,煤矿企业在防范安全事故上也投入了资金与资源,这也认识到煤矿企业必须要对机电技术管理给予重视,排除煤矿开采现场所有安全隐患,达到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

③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总结机电技术管理经验。煤矿企业机电技术创新与改进,主要是在生产线中积累经验,而开采与生产管理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务必要及时解决,才能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3]。基于此,技术人员需要在安全生产技术上投入大量精力,根据安全生产需求,使理论、实践得到结合,煤矿安全生产与机电技术管理更加满足生产需求,使煤矿企业经营发展、技术转型均可能满足行业要求。

二、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问题

(一)机电技术与设备维护不及时

煤矿机电设备是否能够有效运行,这与煤矿产量的关系十分密切,维修人员应该定期检修煤矿机电设备,并且做好保养、维修,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良好性能。一些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大量先进机电设备,但这些设备性能指标、参数等的检验不准确,或是关键维修设备缺失,最终维修效果与标准存在偏差。还有部分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维护机制不完善,机电设备没有定期进行维护,而且机电设备环境温湿度过高,还有严重粉尘,长此以往机电设备会加速老化与锈蚀,在今后煤矿开采中频繁出现事故。

(二)机电技术综合管理缺乏力度

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要有完善的预防举措,可以加强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但实际上部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机电控制重视程度不足,个别机电设备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限制设备功能的体现,也会直接导致机电设备受损[4]。因为煤矿开采各项业务难度较高,机电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不到位或者数量不足,会降低创新水平,引发机电设备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

(三)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制度内容片面

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前提,是有内容且可行性高的管理之,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实施也有本质上的作用。但根据实际机电技术管理的实施现状,发现现有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多问题叠加之后,管理人员职责范围过于模糊,一旦发生机电技术管理的问题也不能马上响应与解决。不仅会威胁到煤矿安全生产,还不利于煤矿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三、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建议

(一)追加机电设备维修资金

保证机电设备平稳、安全的运行,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而且所有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稳定性的提升,需要投入足够的维修费用,除了关注费用成本之外,机电设备安全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一些运行时间较长的机电设备,甚至超出寿命年限,必须在统一处理后淘汰,更换新设备,排除老旧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另外,针对机电设备的使用,应该制定应用计划,杜绝过度使用、超负荷运转等不良现象,延长机电设备使用期限,也可以杜绝煤矿生产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问题。

为了保证机电设备充足的维修、养护时间,所有机电设备稳定运转要有良好的环境,选择专业线路与变压器设备,可以加强供电稳定性。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实施,考虑到机电设备运行环境与工况比较恶劣,需要长时间的持续运转,发生安全故障的概率比较高。机电设备检修可以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5]。所以,煤矿企业要重视机电设备检修、维护,定期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检修,制定养护方案。经过检修、保养之后的设备可以更加平稳地运行,减小设备发生概率。另外,按照煤矿现场生产情况,针对所有机电设备制定针对性的检修保养计划,从源头上将安全运行问题解决。制定检修保养计划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机电设备运行工况、设备特征等,重点强调检修方案周期性、内容的全面性、可操作性,加强机电设备检修质量。

(二)加强机电技术综合管理

煤矿行业发展与技术水平的提升,机电设备机型与类型也越来越多。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创新管理理念,引进新技术,机电技术管理计划也要不断创新。刚刚开始应用机电技术时,要按照煤矿开采要求、实际情况制定技术规划,参照规章制度做好技术内容的分配,以此来优化技术管理方案。设计阶段煤矿开采现场的实际需求要综合考虑,加强机电技术综合管理方案的执行可操作性,而且不能带来成本大量输出,满足煤矿企业对于经济性的要求。机电技术应用需要解决电力分流问题,该问题在煤矿机电技术中也十分重要。建议管理人员全方位了解机电设备运转状况,对比国家与煤矿企业相关规范,煤矿机电设备开始运转前要组织检查,前期检查可以排查安全问题,减少后续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建立健全煤矿机电技术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当前我国煤矿产业机电技术管理制度,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前提。煤矿企业制定完善的机电技术管理机制,也是管理工作实施的重要保障,所以在解决机电技术管理与设备安全方面的问题时,务必要结合煤矿企业、煤矿开采现场实际情况,对机电技术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①煤矿企业深入到开采现场,机电技术管理人员要确定各项机电技术的管理指标要求,划分不同的管理层级,而且每个层级管理人员都要明确承担的职责、义务,加强机电技术管理合理性。②开始机电技术管理之后,管理人员提前分析可能会发生的问题,通过预判与分析制定解决的预案,全面体现在管理制度当中,在煤矿开采全过程中加以落实。一旦现场遇到突发状况,管理人员便可根据管理制度快速做出响应,保障安全生产、减少经济损失。③可以增设奖惩制度,促进机电技术管理制度得到更加深入的落实,机电技术管理人员也可以在奖惩制度要求下树立安全意识,一线技术人员的操作更加规范,提高机电技术管理效率与安全生产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开采要想真正达到安全生产这一目标,必须要认识到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深入展开机电技术管理,排除煤矿生产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促使所有机电设备稳定运行,解决维修不及时、能源资源大量耗损等问题,提高机电技术管理水平,加强煤矿开采、生产的安全性,尽可能地杜绝煤矿生产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张亮亮,张力.智能矿山背景下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12):128-129+144.

[2]焦胜利.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以及应用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0(24):76-77.

[3]高建伟.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石化技术,2020,27(10):180-181.

[4]乔海林.基于智能矿山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创新[J].石化技术,2020,27(09):292-293.

[5]郭敏.基于智能矿山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创新[J].石化技术,2020,27(07):20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