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市市区经济实力综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3
/ 2

安徽省城市市区经济实力综合评价

孙方方

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摘 要: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思想,以2018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基础,借助stata12.0对安徽省各市的14项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分析,从经济指标中提取主成分因子,对各地市市区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为各地市市区经济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经济实力;综合评价;因子分析;stata12.0

1.引言

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是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也是全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十三五”期间,安徽省整体经济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各地市由于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以及投入资源等的不同,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本文以多元统计分析理论为基础,借助stata12.0对安徽省16个城市的14个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对省内各市的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以期为各地市市区经济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2.安徽省各地市市区市区经济实力分析

2.1建立指标体系

本文以安徽省16个地市为样本,选取下列14个变量分别描述其经济实力:var2表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var3-var5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var6表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var7表示地方财政收入(亿元),var8表示地方财政支出(亿元),var9表示年末户籍人口总数(万人),var10表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亿元),var11表示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亿元),var12表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万人),var13表示执业医生数(万人),var14表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亿元),var15表示节能环保支出额(亿元)。具体数据如下表(数据来自2018年《安徽统计年鉴》)。

608269a28303d_html_f6d8c56089b4cc3a.png1 2017年安徽省各地市市区主要经济指标

以上数据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居民生活水平、福利保障等方面对各地市市区经济实力进行描述。研究借助stata12.0软件对各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各地市市区经济实力的综合评价并排序。

2.2因子分析

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构成安徽省各地市市区经济实力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共分析了16个样本,提取保留的因子只有1个。模型LR检验的卡方值为455.95,P值为0.0000,模型非常显著。模型共提取了11个因子,只有第一个特征值为9.25724大于1,其方差贡献率为90.84%。模型的因子荷载矩阵说明Factor1可以解释var2及var6-var15的变量信息,变量未解释部分说明变量未被提取的前四个主因子在舍弃其他主因子的情况下,信息损失量较少。









608269a28303d_html_26731727cb2209df.gif2:因子分析结果

用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结构进行旋转,以进一步简化因子结构。结果如表3所示。由于本次研究提取的主因子只有一个,由表3可知,因子旋转后和旋转前结果一致。

各个样本的因子得分情况如表4所示。

608269a28303d_html_ca28dcc40514a8d5.gif3:因子结构旋转结果

4:各样本因子得分情况

608269a28303d_html_5c5a03875e9b6e19.png

可得因子表达式(其中各变量已是标准化变量)如下:

F1=0.09853*地区生产总值+0.09513*固定资产投资额+0.09888*地方财政收入+0.09907*地方财政支出+0.06460*年末户籍人口总数+0.09861*在岗职工工资总额+0.09886*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0.09871*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0.09775*执业医生数+0.0988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0.09488*节能环保支出额

因子得分数据如表5所示。

608269a28303d_html_634bbc621e98617c.png5:因子得分数据表

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KMO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可见总体KMO取值为0.8653,说明因子分析效果很好。

6KMO检验结果

608269a28303d_html_1063b18407e0f68.png

因子分析的因子特征值碎石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只有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是大于1的。

608269a28303d_html_193eefe4bdac7ace.png

1:因子特征值碎石图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安徽省各地市市区经济实力的综合得分可以表达为f=0.9084*f1。各地市市区经济实力综合得分及排序结果如表7所示。可见合肥市经济实力最强,芜湖市位居第二,阜阳市第三。

608269a28303d_html_4e9e3fbe02281638.gif7:安徽省各地市市区经济实力综合得分及排序

3.结论建议

通过因子分析发现,用1个公因子即可反映安徽省各地市市区经济实力指标。该因子可以很好的解释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年末户籍人口总数、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人民币住户年末存款余额、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执业医生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节能环保支出额的信息。计算综合得分后发现,安徽省各地市市区中合肥市经济实力最强,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者和贡献者;芜湖市近年来发展较快,经济实力位居第二;阜阳市位居第三。综合评分上看,这三个市对安徽省经济实力的发展起着正向加速作用。而其余13个市的综合评分为负,表明其对全省经济发展存在反向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快速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各地区应从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入手,同时根据自身特点,努力采取措施弥补经济短板,争取尽快扭转对全省经济发展负影响的局面。尤其是排名倒数的宣城、池州、黄山。这三个市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工业难以发展,因此为提高地区生产总值,更应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进人才,拉动经济。合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考虑以资源和科技能力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帮助省内各地市市区加快第三产业转移步伐。各地市市区经济实力提升代表着全省的经济发展,各地市市区的经济发展稳步向前平衡发展,全省的经济发展数据才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统计年鉴-2018[OL]. http://tjj.ah.gov.cn/oldfiles/tjj/tjjweb/tjnj/2018/2018.html,2021,02,21.

[2]张甜,李爽.Stata统计分析与行业应用案例详解(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 张云云.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皖北六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J].黑河学院学报,2017,(06):54-55,66.

[4]吴艳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何叶荣,孟祥瑞,罗文科.皖江城市群经济发展能力优势比较研究—基于STATA的面板数据分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6):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