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3
/ 2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索

刘富茹

山东华科筑地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各种建筑物的拔地而起,人们对于建筑物的使用需求也开始发生转变,对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工程造价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企业只有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的签证问题、项目设计问题、施工合同条款问题、项目管理人员问题等内容进行分析,才能够抓住整个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的重要核心,只有清楚认识到整个项目造价管理问题,才能够抓住重点环节,把控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项目出现超支的风险概率。

关键词:施工阶段;造价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存在的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一)项目设计存在管理不规范、不合理工程项目设计需要根据企业的工程

造价管理和工程项目质量建设的要求来实现。假设施工单位使用了劣质、质量不好的项目设计图,施工过程中就会非常容易出现豆腐渣工程。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建设单位需要做好项目设计的严格审核管理,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工程事故发生的概率。当前存在以下问题,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设计质量:

1由于工程项目资料数据的不完整,导致设计单位无法有效地进行评审,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进度和费用开支,不利于企业管理。

2项目设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低下,设计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二)现场签证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需要监理工程师全程进行跟踪把控。如果监理工程师自身监管不到位,就会直接导致施工工程的质量存在安全隐患。据调查,我国大部分施工单位,为了顺利进行施工,往往巧设各种名目给予监理工程师回扣,让监理工程师放松施工现场的监管,导致施工质量缺乏严格审核。更有甚者还直接自己填写签证单等。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工程项目施工的建设成本受到影响,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施工组织设计水平还很低下

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施工完成的主要依据,其能够在方便施工的同时,满足施工进度要求,避免施工造价成本增加。为了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承包单位需要基于施工单位的角度进行设计,保证编制出来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最优。

(四)合同管理不够严密和规范

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的承发包单位都是没有通过正规招投标的形式来承接工程项目的,因此,在工程项目签订合同中,总是存在着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责任不清楚等问题。一旦发生工程事故,合同签订双方总是会出现各种扯皮问题。因为工程项目合同包含很多内容,涉及了很多合同,例如,项目设计合同、项目监理合同、项目施工合同等。其中,施工合同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合同,是工程质量的建设保障。施工合同还涉及了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只有明确施工合同文件中的条款要求,才能保证签订施工合同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施工问题,而引起各种扯皮现象。

(五)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差,素质低

我国当前大部分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还比较低下,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还很少。虽然我国已经有着一批考取证书的人员,但是,这些考取证书的人员中,还是存在着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很少的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着管理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工程造价的发展。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一)做好设计变更管理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投资资金的利用效率,降低施工成本,造价管理人员还需要做好设计变更费用的预算管理。由于项目施工阶段非常容易出现各种施工技术及施工材料配置不当问题,导致工程返工等。所以,建设单位需要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核,做好相关图纸设计变更方案,以便后期施工的及时调整,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达到标准。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问题有以下几点:

1施工工程量的变更导致的设计变更问题。

2施工设计变更造成的预算费用超支问题。

3施工设计变更前出现的人力、物力、资源等费用问题。

4施工设计变更导致的施工进度问题。

5施工设计变更中引发的施工索赔问题。

(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还需要结合实际建筑工程项目,制定出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抓住施工重点环节,实事求是地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作业,保证项目施工各个环节的建设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施工组织优化:

1做好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2重视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配置管理。

3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管理。

4要求施工技术的高效性和施工质量的高标准要求管理。

(三)做好施工阶段质量、工期、费用等全面管理

建设单位为了把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对项目设计图纸的合理性、科学性、投资性进行综合分析。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核管理,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作业。尤其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施工变更问题、额外用工问题进行动态管理。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严格管理,保证施工材料被安全放置在规定范围,并做好相关人员领取材料的登记。对于施工项目中的隐蔽工程项目,监理单位需要及时进行验收,避免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进而影响到整个施工项目的建设进度。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建设项目的理想状态就是花费最少的钱,建设最优质量的工程。但是,这个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存在的。而项目的质量、项目的建设周期、项目的投资费用之间存在着直接影响关系,只要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另外两个因素也会产生变化。为了有效地把控施工造价成本,需针对具体项目进行综合性研究和具体分析,最终制定出科学的造价管理计划。

(四)施工合同条款的严格管理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通常签订的施工合同中都对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一旦施工合同正式签订,施工单位就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中的相关条款约定进行施工作业。而建设单位则需要按照施工合同要求支付工程项目施工费用。我国的工程施工合同规范文本中,存在着许多与工程造价相关的计价条款体系,施工单位的造价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各种条款内容,做好相关施工预算,才能够避免费用超支现象发生。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之前,还需要对施工合同中的一些核心条款进行严格审核,明确合同含义,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

(五)提升管理人员的素养能力

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施工单位还需要招聘专业的项目经理来管理整个施工阶段的工程。通过制定完善的工程项目施工监督管理制度,以保证施工项目现场的有序管理,保证工程签收的原始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工程决算不准确等问题,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控制工程造价成本。

结束语

综上述,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有效地带动了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建设。企业为了合理把控施工阶段的建筑造价成本,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来实现项目施工管理。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管理的完善与否会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成本,影响着企业投资建设资本。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为研究基础,对我国建筑工程实施工程造价管理意义进行说明,对施工阶段中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分析,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造价管理问题提出建议,有利于帮助企业实现施工阶段的造价把控,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管理。

参考文献

[1]分析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策略研究[J].陶军峰.  江西建材. 2019(11)

[2]基于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策略探析[J].刘学景.  安徽建筑. 2019(03)

[3]关于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李娟丽.  时代农机.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