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误差产生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电力计量误差产生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

吴金利 陈 勋 田俊强

国网菏泽供电公司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体制也面临着进一步的深化改革,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对电力企业最大化维护利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电力计量是电力企业收取费用的基础,电力企业凭借电力计量统计的数据向用电企业或居民收取电费,电力计量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和广大电力用户的利益。因此电力公司应该重视对电力计量的管理,保证计量装置与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电力计量的监督,一旦发现计量结果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分析,及时处理,确保企业与用户的利益。

关键词:电力计量;误差原因;改进措施

1引发电力计量误差的主要原因

1.1基础设施安装质量差

电力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依靠相关基础设施,只有保证设施与装置安装质量,才能有效避免电力计量误差出现,切实提高计量精度。现阶段,多数供电企业在安装计量器等基础设施时并未严格遵守施工要求和固定程序,施工人员过于依赖自身经验教训,极容易降低安装质量。不同地区对电力计量装置的安装要求不同,若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安装技术,必然会影响基础设施运行效果,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装置烧坏问题。

1.2计量装备使用有误

想要进行精准的电力计量,对于计量仪器的正确合理的使用也必不可少。一般情况下,电力企业会选择三项四线三元电度表进行电力计量,如果此中中心线的电阻偏大,会由于记忆效应导致负载电压偏移,造成计量装置电压偏移。一些情况下电流互感装置也会由于操作不规范、负荷率较低,导致计量器计数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1.3不对称电压

电能表的监测过程中发现电压不对称的问题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首先,电能表当中的附件表现出不一致的现象,即便是在同一个线路、同一个电压、同一个电流通过的情况下,电能表当中的附件也有可能造成不平衡的局面,这种问题的发生导致转动滑轮出现了特别大的变化,所以造成了电力计量误差的情况。其次,电能表当中的附件表现出一样的情况时,同样会造成不平衡的局面。电压表现出不对称的情况下,转动滑轮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绝对值方面表现出大不相同的现象,造成电力计量误差的长期存在。最后,当和电能表的统一线路的电压表现出不对称的问题后,转动滑轮的力矩和电压抑制的力矩会伴随着电压的变化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此时还是会造成电力计量误差的现象。电压针对电力计量误差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对称电压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情况,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不仅要在技术上做出优化,更加需要在电能表内部的附件方面做出优化,这样才能在电力计量误差的根源上做出更好的解决。

2改进电力计量误差问题的措施

2.1增强计量装置装配合理性

控制电力计量误差可以从提高计量装置安装质量入手,通过增强计量器等装置装配的合理性提升计量结果的准确性。第一,在安装基础设施时,施工人员必须明确装置安装的具体位置,比如只有保证电流互感器位置的科学性,才能有效控制变比,促使该装置的应用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第二,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固定流程与标准规范开展安装作业,并在完成安装施工之后对装置运行状况进行调试,以此保证电力计量质量,避免给供电企业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三,为了推动自身与行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供电企业必须保证电力计量的精确度,致力于降低电力计量误差,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对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和改造。

对于装置改造工作,施工人员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首先,通过提升电能表、TA、TV的实际精度为提升电力计量结果准确性奠定基础,尤其是在面对负荷变动相对较大的电力用户时,计量人员应格外重视S级电能表的应用,同时及时更换导线界面,合理掌控二次导线的实际长度,以此减少影响电力计量精确度的因素,切实提高电力计量质量;其次,科学选择并采用最适当的应用方法,这是保证计量装置能够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一般环境条件下,供电企业可以将TA变比更改为复式,根据电力用户的用电规律选择变比档,如此一来便可有效增强电力计量结果的真实性;最后,计量人员应对中性点特征有一个明确且全面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升级电力用户端的非绝缘接地装置,此举有利于促使计量人员利用三元件计量替代二元件计量,对提高电力计量误差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2科学计量不同用电方式。

不同的用电方式应该注意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以避免产生较大的误差。比如如果将动力电以及民用电共同计量,动力电产生的大量谐波会影响居民用电的计量结果,所以就应当采用不同的计量方式,分开计量。如果用电设备是纯动力负荷设备,则需要给电力计量装置配置专用的变压器,并按照三相三线方式计算设备的电力使用。而如果是居民用电,电力设备主要是照明或生活使用,通常会选择三相四线方式。如果在计算方式上不根据用电设备等情况加以区分,也会造成计量不准,给企业或用户造成损失。

2.3加强电能表性能检测

现如今的电力计量误差问题引起了电力界当中的高度关注,为了在误差的解决过程中从根源来完成,所以必须在电能表的性能检测力度上进一步加强,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开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电能表的检测过程中,可尝试通过多元化的方法来完成,尤其是要对每一项指标都做出详细的检测,凡是未达到正常标准的指标,则意味着电能表存在一定的问题,要及时的更换附件,或者是对电能表整体更换。电能表的直接观察方法应用在于从外观来掌握电能表的运行状态,掌握好是否存在严重的外部破损问题;通电试验的方法是比较有效的选择,但是在检验人员的能力要求上非常高,因此需要在通电试验的过程中掌握好具体的条件和测试的环境;性能检测过程中要通过专业的测试人员来完成,并且观察电能表的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出现了严重的故障,提供专业性的检测报告,发现问题以后要及时的解决。

2.4加强参数调整

随着电力计量误差的改进意识不断提升,很多人发现必须在装置的参数上做出有效的调整,这样才能在电力计量误差的各类因素应对过程中达到动态解决的效果。电能计量表的计量工作与许许多多的参数存在密切的关系。互感器在合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的现象,同时在二次回路减压的时候也容易出现误差的现象,需针对二次回路的运行参数做出调整。这个参数的调整目的,能够在根源上对电力计量误差做出更好的降低,同时在整体上的计量准确度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大部分的电能计量表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高精度的B/C模式来进行数字的转化操作,按照这样的计算方式,如果产生了误差则大部分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以内。但是如果是采用了6位的B/C模式进行数字的转化计算,则最终造成的误差是比较大的,此时在最终的计量结果上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参数调整过程中要创建不同的调整条件和调整幅度,结合区域性的实际用电情况来匹配科学的参数标准,这样才能在电力计量误差的解决上得到更好的成绩。

结论

现如今的电力计量误差范围非常小,几乎达到了忽略不计的效果。但是,电力计量误差的存在还是意味着计量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即便是影响非常小,但是却不能忽略这种影响,而是要由此作为依据针对计量技术、计量设备不断的创新,坚持在电力计量误差的范围上最大限度的降低,不仅要对百姓负责,同时也要对国家负责,电力技术的创新是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一定要对此做出更好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张二平.电力计量误差产生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9(34):173.

[2]曲力.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改进措施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9):54-55.

[3]贾晓旺.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3):24-25.

[4]林景超.电力计量误差产生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9):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