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王梦芹

身份证 号 : 3412021978 **** 1527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能力是建筑工程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全面了解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方式降低工程造价,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建筑工程复杂,其工程造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降低工程造价的对策与方法。基于此,本文章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一定程度上建筑工程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并增加生活体验。全过程造价管理所指的是在建筑工程中所有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活动都需要围绕造价来进行,这样能够让整个建筑工程的投资所获得的回报有所增加。其中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增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建筑工程施工原因,以及建筑工程的材料采购以及人员配置等等,这些环节若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都会直接提高成本。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加强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尤其必要,通过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可有效提高项目工程的资源利用率,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项目资金能够得到有效的管控,避免企业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另外,企业通过运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可通过动态管理的方式及时对工程造价方案进行调整,并了解和掌握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这样有利于最大化的发挥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作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以及项目整体的施工水平。可见,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2.1人员能力不足

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开展,与造价人员的综合实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造价人员能力不足,也是造价现存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建筑企业的领导层,过于重视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效益,因而忽视了造价管理。在机构设置上不够合理,人员组建上不够妥善,导致造价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第二,由于很多造价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调任,因此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与工作经验。其工作态度消极,不愿主动参与培训深造来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与综合实力,造成了大量人力、成本资源的浪费。第三,造价工作的开展,还需要与其他部门人员,展开密切的互动交流。然而很多造价人员,缺乏与其他部门人员的互动交流,因此无法获得全面、完整的数据信息,导致造价工作缺乏真实性与可靠性。

2.2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是成本费用产生的一个关键时期,为满足工程项目建设需求,建筑施工企业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施工管理与监督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全过程工程造价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管理人员无法将精力投入到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上,造价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最终导致造价总体控制水平下降。与此同时,在工程项目中没有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无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计划与质量管理,受到环境或施工技术等因素影响,容易造成工程进度延误,成本费用也会相应地增加。除此之外,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常常由于设计问题或者施工方案不合理,造成工程设计变更的现象。建筑工程变更会涉及多个部门与多个环节,因此,会产生结构或者材料的变化,不利于成本全面控制。另外,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市场动态发展下也会对设计方案或材料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导致工程造价成本发生频繁变动,影响施工造价成本控制。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3.1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第一,加强经济管理,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将经济核算纳入施工设计中,初步设计完成后,根据市场情况编制概预算,因此要求造价管理人员加入设计过程中,熟识工程预算定额、建筑预算,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第二,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按照初步设计总概算开展设计管理,严格控制工程设计造价,为后续的工程造价提供依据;限额设计是横梁工程设计的综合标准,在限额设计管理中,需要注重设计方案的选比、工程造价责任到人,实现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的均衡;第三,推广标准设计,标准设计采用通用性标准以及通用性构件进行设计,利用标准设计能够更好地开展造价管理,通过标准化设计缩短工期,降低造价。

3.2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并选择科学的方案,能够保障方案的可行性,和提高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在施工阶段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把控项目成本,对于工程材料清单和人力以及设备清单进行优化管理。对现场施工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对现场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出应对策略,减少设计的相关变更,降低造价成本。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个建设用料的网络信息系统,从而可以根据系统中看到不同地区不同材料的实时价格,便于使用材料的质量和采购。还有就是需要建立奖惩制度,避免偷工减料,浪费材料的情况出现,对于认真工作的施工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行为不当的工作人员给予惩戒,让其承担后果,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工程造价的变更,让造价得到最大化的控制。

3.3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

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也尤其关键,应引起充分的重视。在这一阶段,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及合同要求进行工程项目的验收,对工程项目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进行审查,对合同中涉及且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此保证工程项目各阶段工程符合竣工验收的标准和要求。与此同时,应注重工程设计变更的校核,保证工程变更合理性的同时,应对施工现场实际工程量进行审查核实,这需要借助工程竣工图、施工变更资料等进行核实,以此统计和计算出实际的工程造价。

3.4强化人员素质

首先,在造价人员的选聘中,必须做到公开、公平与透明。通过层层筛选与考核,来选拔高素质、高技能、理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并通过与培训机构、当地高校的合作,为其提供岗前培训机会,来帮助其快速适应造价工作。其次,建筑企业,必须认识到造价工作的重要性,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要为造价人员,提供多元丰富的培训深造机会,提高其综合素质,促使其胜任造价工作,保障造价与预算一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为保证工程造价成本的最优,做好全过程动态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后工程建设中还需要强化各环节成本控制,深入研究各阶段造价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预控措施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切实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效益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超.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及优化策略[J].时代经贸,2020(06):50-51.

[2]徐旋.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及优化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02+204.

[3]郝丽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门窗,2019(15):45+47.

[4]张一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05):153-155.

[5]喻宙.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优化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4):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