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毒疗法治疗震颤痹临床体会

/ 4

蝎毒疗法治疗震颤痹临床体会

雷贵仙 1* 雷峥

2 彭元康3

1.江西省井冈山市鹅岭乡上坊村卫生所 343612 2.江西省吉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343000 3.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文山街道西苑社区卫生服务站 343000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蝎毒药品配合经方中药及针灸等辅助方法即蝎毒疗法治疗震颤麻痹的临床疗效及推广应用。方法:均采用辨证论治分型运用蝎毒药品及经方中药辅以针灸等方法综合治疗。结果:通过应用蝎毒疗法治疗震颤麻痹共7例。均在1疗程(30天)左右显效,4-9疗程临床治愈或好转。结论:通过分析总结所治疗的病例,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说明蝎毒疗法在治疗震颤麻痹有显著的疗效具有起效快,疗程短,后期效果可靠稳定,经济负担较轻,治愈率及好转率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参考运用。

【关键词】蝎毒疗法;震颤麻痹;经方;中药;针灸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中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它属于祖国医学的“颤证、“风证”、“震颤”,“颤振”等范畴。中医认为多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风痰邪热內盛,阳气虚弱等致筋脉失养所致[1]。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由于纹状体黑质系统变性,多巴胺(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或坏死,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含量减少所致。以肌硬直,震颤及运动械少为临床特点,即是指以手、头或肢体颤抖,摇动为主要表现的病证[2]。也有病因明确临床症状相同的如脑动脉硬化,一氧化碳中毒,颅脑外伤,锰中毒及服用某些药物(如利血平可阻止多巴胺的贮存,氯丙喘过量或中毒导致多巴胺缺乏而引起震颤麻痹)导致出现帕金森氏综合征均归属于震颤麻痹范畴[3]。本病的辨治则需辨别标本虚实,肝肾,气血虚亏为本为虚,风火频热为标为实。治疗方案中滋肝肾,益气血,补阳气,清痰热为主兼熄风止颤为法。为了探讨蝎毒疗法治疗震颤麻痹的临床疗效及推广应用,本文旨在采用辨证论治分型通过蝎毒疗法治疗震颤痹患者的临床疗效体会进行总结,现如下报道: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通过收集整理,在2016年06月至2017年05月期间运用竭毒疗法共治疗震颤麻痹7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72岁,年龄最小33岁,平均年龄56.50岁。辨证分型:气血两虚型3例,肝肾亏虚型2例,阳气虚弱型1例,痰热动风型1例。

1.2中医辩证分型:

1.2.1肝肾亏虚型:多见于中壮年及老年,震颤日久不愈,或因秉赋不足幼年发病者,其震颤幅度,程度较重,常兼头目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腿软,肢体麻木,老年人可兼见呆傻健忘,筋脉拘紧,动作笨拙等症,舌体偏瘦,舌质暗红,少苔,脉细弦或沉细弦。

1.2.2气血两虚型:肢体震颤日久,程度较重,伴面色无华,精神倦息,四肢乏力,头量眼花,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暗淡,或夹有瘀点,脉细弱。

1.2.3痰热动风型:颤振或轻或重,尚可自制,常兼胸脘闷,头晕,内热口干,咯痰色黄或多汗,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1.2.4阳气虚弱型:多见老年人手足瞤动,日久不愈,渐至颈项及四肢强直,屈伸不利,伴见面色胱白,形寒肢冷,神情呆滞,默默不语,舌质淡,苔薄白面润,脉沉细无力。

1.3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4]中相关震颤麻痹(帕金森病)诊断依据为标准:①多以双侧肢体、颜面及咽喉部肌肉动作减少、始动困难和肌肉强直为主征,并伴有肢体静止性震颤,少数仅见于一侧肢体;②多在老年前期或老年期发病;③病情缓慢进展,可在情绪激动、过劳等情况下加重;④舌质暗淡或暗红,苔薄白面润或黄腻,脉沉细无力或弦滑。

1.4排除标准:排除其他有关脑部病变:如脑炎、脑动脉硬化、一氧化碳中毒脑外伤、酚噻嗪类药物过量等。

1.5辩证施治:针对患者的疾病状态,遵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顾,判别虚实,分清主次,辨证分型,审因施治,圆机活法,辨证处方。

1.5.1蝎毒药品伯诺神药(产商:河南省汉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B20020361,规格:10ml),每次1支、每日3次;康丽胶囊(产商:西安康丽中草药研发有限公司,国食健字:G20100188,规格:0.32g),每次2-4粒,每日3次口服。

1.5.2根据患者辩证给予配合经方中药内服。

①肝肾亏虚型:治法:滋补肝肾,育阴熄风,潜阳止颤。经方:六味地黄汤合大定风珠,随证加减,每日1剂,每剂水煎服3次。

②气血两虚型:治法:补益气血,平肝熄风止颤。经方:十全大补汤合天麻钩藤饮,随证加减,每日1剂,每剂煎服3次。

③痰热动风型:治法:益气健脾、清热化痰,逐瘀熄风止颤。经方:四君子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全虫、僵蚕,随证加减,每日1剂,每剂煎服3次。

④阳气虚弱型:治法:温补阳气,扶阳抑阴,活血祛瘀,止颤通络。经方:当归四逆汤加附子、肉桂、钩藤、蜈蚣、僵蚕、红花等,随证加减,每日1剂,每剂煎服3次。

1.5.3辅以针灸穴位治疗:主穴以风池、阳陵泉、四神聪、风府、百会、足三里、大肠俞、曲池、阴陵泉、中脘等据症酌情选用在震颤区及运动区、感觉区,采用平补泻法,留针或灸3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次,以达祛痰化瘀,镇静熄风醒脑,疏经通络,调理脏腑,滋水涵木,益气血,和阴阳等法灵活运用辨证施治。

1.6观察指标:临床疗效,量表(UPDRS)评分,相关实验室检查

1.7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4]中相关诊治颤证辩证内容进行分析评定标准,功能障碍程度记分按照正常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进行记录,各项分数之和总分10分以内为轻度者,11~20分为中度者,21~30分为重度者。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恢复75%以上。好转:临床症状、体征稍好转,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恢复50%~75%。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1.8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 SPSS 17.0 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定量采用 t 检验,卡方检验,当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通过应用蝎毒疗法治疗震颤麻痹(帕金森病)共7例。均在1疗程(30天)左右显效,4-9疗程临床治愈或好转100%。

2.2 治疗前后(UPDRS)量表评分比较,表1:

表1 治疗前后(UPDRS)量表评分比较

辩证分型

治疗时间

治疗前

治疗后

肝肾亏虚型

32.03±2.01

15.27±2.50

气血两虚型

31.07±2.75

13.50±1.09

痰热动风型

32.41±1.08

17.55±1.43

阳气虚弱型

31.17±1.20

13.29±1.04

注:表示治疗前后比较,*P<0.05。

2.3 7例患者均通过实验室相关检查(血、尿、粪常规,肝功能( ALT、AST)、肾功能(BUN、Cr)、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可能直接与试验有关的异常指标改变。

3讨论

本病以四肢或头动摇,颤抖为主要指症。病因在于肝肾阴亏、气血不足,阳气虚衰,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而致,痰热动风,风火挟痰,脉络碍阻所致。本病的辨治则需辨别标本虚实,肝肾,阳气,气血虚亏为本为虚,风火痰热为标为实。治疗方案中以滋肝肾,益气血,补阳气,清痰热为主兼熄风止颤为法[6-7]。其中蝎毒药品伯诺神药中所含的蝎毒能够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保护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使多巴胺表达水平显著增加[8],明显改善行为障碍。《基础医学与临床》2004年06期“蝎毒抗帕金森病小巴胺能神经元凋亡” (刘纯青博士·大连医学院)文中刊称:蝎毒具有保护小鼠大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抑制小鼠黑质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改善帕金森病小鼠行为障碍的作用。伯诺神药的组方中的蝎子《本草纲目》记载具“熄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攻毒散结之功效”;它的组方具养血补肾和营而无阴寒呆滞之嫌;活血化瘀而无破血伤阴之虞,补中有散,散中有补,以补肾阴达到滋济心肝脾肺;以养血治疗血虚,以活血治疗血滞,是治疗营血虚滞最有效的组合良剂。康丽胶囊是硒活化的灵芝胶囊,具“修复自身功能”久服提高免力,培元固本,起到“百邪不侵”的保护作用。其中灵芝有很好的滋补强壮,安神健胃作用,配合经方中药辨证施治,肝肾亏虚则滋补肝肾,育阴熄风止颤。《医学纲目》载“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即颤振之谓也”。 肝肾亏虚是颤证常见原因之一,中老年人尤多见,因为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筋,肾主髓。或因疾病,药物,饮食,摄生不当而致肝肾受损精血受耗,致肝肾阴亏又则肾属水,肝属木,水不涵木,风阳则内动而使筋脉失养出现颤动振掉,拘急强直!方选六味地黄汤合大定风珠加减,六味地黄汤滋补肝肾其中熟地滋肾阴益精髓,山茱萸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泽泻配熟地泻肾降浊,丹皮配山茱萸泻肝火,茯苓配山药渗健脾,此方补泻并用,以补为主,达“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之目的又配大定风珠滋阴熄,以鸡子黄、阿胶滋阴养液以熄内风,寸冬、白芍、地黄滋阴柔肝,龟甲、鳖甲滋阴潜阳,麻仁养阴润燥,牡蛎平肝潜阳,五味子、灸甘草酸甘化阴柔润筋脉,缓解颈项及四肢强直。;气血虚弱则益气养血,熄风活络止颤。《医宗己任编》论颤振“大抵气血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颤,而不能主持也”, 此型则多因劳倦过度,饮食失节, 或思虑内伤,心脾两虚以致于气血不足以荣四肢百骸、经脉髓海而出现筋脉润动以发振颤之疾。方用十全大补汤合天麻钩藤饮以补益气血,平肝熄风,清热活血,镇痉止颤。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苓、甘草补脾益气,当归、白芍、熟地滋养心肝加入川芎入血分活血理气而使当归、熟地补而不滞,姜、枣助人参、黄芪、白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健旺“后天之本” ,肉桂温肾阳引火归元,天麻、钩藤、生石决明、熄风止颤,牛膝、山枝子、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偏亢,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药下配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硃茯神安神定志。痰热动风则清化热痰,熄风止颤

[9]。《证治准绳.杂病》谓“颤,摇也;振,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持,风之象也”。《医学纲目》也说“诸禁鼓儇,如丧神守,皆属于热,鼓慄亦动摇之意也”, 此型多因五志七情过极肝火太盛,肝属木,脾属土,肝盛则木克土,脾主肌肉为四肢及身体,四肢为脾之未,又脾虚则痰湿易聚停而生痰,风痰易致邪热而阻滞经络,或肝火上冲以致颤证。方用四君子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全蝎、僵蚕等加减,药用四君子以益气健脾以蠲生痰之源,人参温补元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茯苓甘淡渗湿健脾,术、苓合用健脾除湿促运化以达治痰之本,甘草甘温调中,半夏、天麻、天南星、白附子、天竺黄清热祛风化痰熄风镇痉,平肝潜阳;阳气虚衰则温阳化瘀熄风通络止颤,本型是由年老体虚,精血亏乏,阳气则不足,亦或年老久病损伤元阳,阳气外泄导致筋脉失于温润营养肢体、颈项、髓海出现振颤或强直。方选当归四逆汤加附子、肉桂、钩藤、蜈蚣等。方中附子温阳祛寒走而不守、桂枝通阳二者相合温阳通络而止颤,当归、大枣、芍药、红花补血养血活血祛瘀,以达“血为气之母” 补血以生气 之目的,使气有所生所附。肉桂温补元阳引火归元,细辛、通草温通经络,甘草调和诸药,钩藤、僵蚕、蜈蚣熄风止痉以治颤。辅治以针灸平肝熄风,醒神健脑,祛痰化瘀,镇静安神,疏经通络调理脏腑,补益气血,平衡阴阳而以止颤[10]。故尔,诸药合诸法共达治疗震颤麻痹桴鼓之效。

病案举隅

案例一 谢某,女,56岁,农民,初诊时间:20I7年05月06日,主诉4年前出现手足不自主颜抖震颤,经省级人民医院确诊为:帕金露病(震颤麻痹)并服过西药:安坦、苯海拉明、金刚胺、左旋多巴等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形体消瘦,精神倦怠,头目眩,少气懒言,四肢欠温,乏力自汗,面色唇甲淡白,心悸失眠,食少纳呆,舌质淡,舌体胖大而嫩,脉细弱。诊断为震颜麻痹(颤证),其病机辨证属气血虚弱型。治法以补益气血,平肝熄风止颤。经方:十全大补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5g,当归10g,熟地10g,白芍10g,川芎10g,黄芪60g,肉桂5g,鸡内金10g,天麻10g,钩藤15g,生石决明20g(打碎,先煎),川牛I0g,儼蚕10g,蝉单蜕10g。每日I剂,每剂煎服3次。连续服1个月为1疗程同时配合蝎药品内服针治疗。结果:患者经4个疗程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能自理日常生活,能从事一般家务及劳动活动。

按语 患者生产过多,气血耗伤则甚。又加病程日久,以致气不能生血,血无以化气,终致气血两亏。气血不能荣养四肢、头目脑髓、肌体则出现头晕目眩,形体消瘦,唇甲面色淡白无华,舌淡,气血不能养心则心悸失眠;脾肺气虚則少气懒言,四肢乏力,自汗,气又属阳,气血虚则欠温煦故四肢欠温;气血虚则不能充盈脉络故脉细弱无力。方中:人参、黄芪、肉桂、白术、茯苓、甘草、鸡內金既温阳大补元气又能温健牌肺且具促牌胃生化有源,脾胃失养运化失调则食少纳呆致脾胃生化无源则气血虚弱,筋脉不得养而见肢端震颤不已,概因“脾为后天之本”。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乃补血养血圣剂。《灵枢。本脏》日“血和则…筋骨劲强,关节清利”,而《难经二十二难》也说:“血主濡之”足见血之于筋骨脉结关节功能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方中肉桂少火助参芪及四物汤属以达温阳补气生血,生发阳气,使正气足则可帅血使瘀滞祛,气血畅达筋脉得养,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相互为用,气血足以致阴平阳秘,精神乃守。又加上天麻、钩藤、石决明、僵蚕、蝉蜕熄风通络平肝潜阳以止颤;川牛膝、川芎活血通络以止颤;诸药合用可奏,补益气血,平肝熄风止颤之效。

案例二 尹某,男,68岁,初诊时间:2016年06月13日,自诉3年前出现上下肢颤抖震颤,逐渐加重。经某三甲医院作系列检查确诊为:震颤痹(帕金森病),经西药治疗,无明显疗效。患者体质偏瘦,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动作笨拙伴耳鸣健忘,头目最眩,失眠多梦,常出现胁肋疼痛,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颧红盗汗,神情呆滞,烦躁易怒,便秘,舌红少苔,脉沉弦细。诊断为震颜麻痹(颤证),其病机辨证属肝肾亏虚(两虚)型。治法以滋补肝肾,育阴熄风,潜阳止颤。经方:六味地黄汤合大定风珠加减:生、熟地各10g,山茱萸15g,泽泻9g,茯苓10g,山药30g,丹皮10g,刺蒺藜10g,石决明10g,枸杞子15g,龟胶、阿胶各10g(另烊化或粉细冲服),生牡蛎30g,鳖甲15g(碎,先煎),火麻仁15g,玄参10g,核桃仁15g,蜈蚣1条,地龙10g,炙甘草5g,白芍10g。每日1剂,每剂水煎服3次。配合同蝎毒药品及针灸,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结果:经治疗7疗程,诸症好转,能生活自理,从事一般活动,患者临床治愈。

按语 方中六味地黄汤及枸杞子滋补肝肾为主,龟胶、阿胶、鳖甲、生牡蛎、核桃仁育阴潜阳、健脑补髓;石决明、刺蒺藜、蜈蚣、地龙平肝熄风通络止颤;甘草、白芍酸甘化阴,柔筋润脉;玄参、火麻仁润肠通便。诸药合用共达滋补肝肾,育阴健脑,潜阳熄风,通络止颤之效。《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盖因肝主筋,藏血,肾主骨,藏精,而肝肾同源,精血互生

[11]。肝肾亏虚,即精血亏虚又致精血不能互生。精血不足导致筋骨筋脉失养,虚风内动则颤震不已,肢体麻木;肝肾亏虚(阴虚)则易见风阳上扰以致头目眩晕;腰为肾之府,虚则筋脉失养,腰酸腿软;肝阴虚则阳亢,以致烦躁易怒,胁肋痛;肝阳上亢则阳盛化风见眩晕耳鸣;虚阳上扰则神舍不安失眠多梦;由于肾虚则脑髓不充而致呆傻健忘;由于虚火上炎则见颧红,口干咽燥。方药针对病因切中病机以肝肾同补,熄风止颤,标本兼治故能取效。


参考文献:

[1]孙小勇,徐大兵,王训.帕金森病中医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5):728-730.

[2]李政.帕金森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进展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41(04):345-348.

[3]陈军虎,刘远新,王新亭.帕金森病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6,34(6):74-76.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帕金森病的诊断[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6):408-409.

[5]李婷,田金洲,秦娬,等.帕金森病100例中医证候特征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7,10(9):1009-1012.

[6]隆呈祥.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S].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9-41.

[7]黄志兰,赵杨,陆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5,47(4):20-22.

[8]姬承武,刘冠军中医现代新疗法一蝎毒疗法治疗疑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 

[9]张改,许玉珉,张晓阳,等.痰热动风型帕金森病临证犀烛[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6):56-57.

[10]孙明涛.李军教授运用涤痰化瘀法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经验[J].河北中医,2018,40(1):8-10.

[11]古春青,金杰.滋肾疏肝、清热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230):1257-1261.

文章中简要观察了蝎毒疗法治疗震颤麻痹即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