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的特征、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2
/ 2

地质灾害的特征、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预防措施

李伟杰、冯文超、张伟岗、胡瑞鑫、刘柯

国家管网西气东输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目前,随着地质灾害和全球环境的恶化,相对于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各国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涉及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组成部分。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特征 危害 预防对策 

在我国社会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类对于工程施工建设活动以及各种资源开发等工程活动力度不断扩大,为我国的地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同时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地质灾害的频率不断的上升,对此,该文就针对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特征、地质危害以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的预防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说明。 

一、地质灾害的特征 
  地质灾害是目前我国范围内普遍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之一,这种灾害的表现形式不一,但是却具有相同的特点。 
  1.瞬时性。从目前的资料研究来看,地质灾害最突出的特点是瞬时性,所谓的瞬时性指的是灾害发生的时间特别的短。举个简单的例子,地震是地质灾害的代表形式,此种灾害的发生短则几秒,多则十几秒,所以说其是一种瞬发性的自然灾害。

2.区域的不确定性。区域的不确定性是地质灾害的又一个显著特征。就地震来看,其发生主要在火山地震带上,但是从地震发生的真实数据来看,所有发生地震的区域并不都在火山地震带上。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归纳总结出了我国的四个地震带,位于地震带的区域,其地震的发生率较高[1]。

3.时间的无规律性。时间的无规律性是地质灾害表现出来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所谓的时间无规律性主要指的是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具有随机性和不可捕捉性。同样以地震为例,当年的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凌晨,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中午两点多钟,同样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还有的一些地震,或发生在早上,或发生在晚上,总之是时间分布比较凌乱,无规律可循。

4.后续灾害的隐藏性。后续灾害的隐藏性是地质灾害的另一个新竹特征。所谓的后续灾害隐藏性指的是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后续的一些动作会再次造成灾害的发生。从目前的实践分析来看,地震在发生后的一个周期范围内,会出现大小不同的余震,其威力虽然不大,但是也具有较强的破坏性,所以在灾害预防中,频繁的余震不得不防。

二、地质灾害的危害 
  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带来严重的危害,这种危害既有自然环境的,也有社会经济的,所以要做好全面的分析。 
  1.自然结构的变化。地质灾害的一个显著危害是造成了自然结构的变化。就目前的自然结构变化而言,主要指两方面:第一是自然环境结构的变化,第二是自然生物结构的变化。地质灾害具有较大的破坏力,一般发生地质灾害之后,周围环境会出现明显的改变,比如山体塌陷,岩石破裂等,自然生物的多样性是以环境为基础的,在自然环境遭到巨大破坏的同时,生物的居住环境会出现改变,一些不能适应环境改变的物种会因此出现数量的减少和灭绝,这就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2.交通道路的中断。交通道路的中断是地质灾害产生的第二个危害。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道路是加强区域共同联系,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在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道路会因为地基的损坏出现运输中断。这种中断一方面影响了区域联系和沟通,一方面影响了外部物资向灾区的输送,造成了灾区救援的困难。

3.电力等线路的中断。电力等线路的中断也是地质灾害的突出危害之一。就目前的分析来看,我国正在积极的进行现代化的建设,而电力资源作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对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地质灾害发生后会造成电力设备的破坏,因为设备损坏,系统的运行受到影响,所以电力输送便发生了中断,这种中断造成经济发展的动力停滞,所以工业活动等无法进行。

4.生命财产的威胁。地质灾害的最后一个突出危害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威胁。从目前的资料调查得知,每次地质灾害产生,总会夺走鲜活的生命。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预防措施 

1.各级政府做好灾害应急预案。在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预防措施采取中,第四项重要的内容是要求各级政府做好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目前,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率在普遍性的提高,这其中就包括了地质灾害[2]。各级政府在面对灾害的时候,需要积极的启动应急预案,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展开应急救灾,灾害影响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控制。面对地质灾害,各级政府需要做好详细的讨论,从而制定出具有完善性的应急预案,此预案的制定目的是以防万一,所以相关的部门和人员不能有丝毫的懈怠。简言之,应急预案是应对灾害发生后紧急启动的处理措施和方案,此方案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不具备预防性,但是在控制灾害影响方面却有着突出的效果,所以说此措施也需要纳入到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措施当中。

2.在工程施工区域内进行岩体完整性修复。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预防措施中,另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在工程施工区域当中进行积极的开展岩体修复工作。从目前的调查分析来看,无论是地震还是滑坡,受灾较为严重的往往是岩体结构较为松散的区域,所以利用工程措施进行岩体的完整性修复,可以将地质灾害的影响进行降低。

3.提升建筑物抗灾等级。提升建筑物的抗灾等级对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同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我国的西南山区为例,这里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前,建筑的抗震等级普遍为7级,此级别的建筑在遇到7级以下地震的时候,能够保证安全,但是在7级以上地震中,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便不复存在了,所以为了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防,需要对建筑物的抗震等级进行普遍性的提升。

4.加强地质监测和分析。在预防措施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进行地质监测的分析,而地质监测分析的有效进行,需要从三个方面实现:第一是保证监测仪器的先进性和性能的优越性。监测仪器性能的优越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全面收集,而有了更加全面的数据,灾害预测的准确性会明显的提升,所以在监测工作中,选用具有较强优越性的以此设备意义显著。第二是强化监测人员的专业性。人员专业性包括其理论的扎实性和操作的规范性,有了这两点,监测人员的地质监测分析会更加的专业,结果获取也会更加的准确。第三是在具体的监测工作中,要实现数据的全面化收集。全面化收集数据一方面要进行监测的灵活布点,另一方面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化记录,这样,数据遗漏问题会得到避免[3]。

5.扩大宣传,强化灾后自救。扩大宣传,强化灾后的自救是控制地质灾害影响,减少人员损失和伤亡的重要内容。目前的我国人民,对于地质灾害的预防以及灾后自救的认识极为浅薄,这种认识上的缺漏导致了灾后人员行为上的错误,由此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要实现地质灾害的预防,进行宣传的扩大和灾后自救的强调十分的必要。

四、结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形成在不断增加。我们有必要进行探讨和研究对其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技术,从而确保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以及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在岩土工程中的地质灾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力求将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使其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毅,李季.黄河上游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分级方法[J].人民黄河,2016,3812:132-135. 
  [2]曹伯茂.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及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5,21: 
  218+220. 

[3]徐丹,曲海英.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