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前后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对比调研报告

/ 3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前后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对比调研报告

袁璐娜 袁一丹 曾子玲 徐雅倩

江苏大学 江苏 镇江 212013

作者简介:

袁璐娜,女,生于2000年8月,汉族,江苏苏州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英语师范专业

袁一丹,女,生于2000年4月,汉族,江苏盐城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英语师范专业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2020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202010299205Y


摘要:

2020年初,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 进一步辐射到全国各地, 并波及许多国家。女性医务工作者在这场战役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分析她们的形象对比结合女性主义理论来解读大众构建的女性文化,继而研究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从社会认知,传统压力,职业发展,国际背景和女医护自身心理健康等方面概述女医护形象转变的原因以及提出如何改善其职业发展状况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女性医务工作者 性别平等意识 女性主义 社会认知


正文:

  1. 调研背景: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进一步辐射到全国各地,并蔓延到许多国家。结合当前疫情实际情况,女性医务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在救助病患时毫不犹豫,英勇投身前线,她们在这场战役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她们是中国女性的榜样,也是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但是,当前世界上很多地区仍然存在着男女权利、机会、资源分配不平等对对现象。妇女全面发展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也是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通过对比疫情前后女性医务工作人员的形象,结合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女性主义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此更加深入解读大众构建的女性文化。

  1. 相关研究述评:

美国Sultan Qaboos University的Jumana Saleh在她的文章Bridging the gender learning gap in medical education中指出,医学教育中的刻板印象是影响女性学术抱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会打击女性对工程和数学等通常由男性主导的职业的兴趣。遗憾的是,刻板印象在某些医疗专业仍然很明显:一般来说,更多的女性从事所谓的“女性化”专业,如儿科和妇科,而更多的男性从事“男性化”领域,如骨科手术。此外,男性医疗从业者相比资质平等的女性同事,他们往往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好的薪酬。

许多研究表明,由于社会、文化、心理和情感等因素的影响,男性和女性在医学学习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各种女性平等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环境的发展,也为女性的教育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Jumana认为工作场所的歧视是过去的问题,社会正在走向性别平等。

从国外这些文献可以看出,西方对女性主义的研究已经有段历史,在这段时间中也产生了许多流派和学者思想火花的碰撞。 有的女性主义学者指出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男性指向”的缺陷。有的女性主义学者则探讨了科学研究过程中男性兴趣指向掩饰的方法及其必要性等等。

而为了解医务人员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现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在河北和湖南两市分别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尤其是男性医务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男女地位不平等,医务人员的社会平等意识有待提高,社会性别知识来源渠道有待拓宽。2014年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陈丰教授在对上海浦东新区女性医务人才的现状与发展调查中发现,女性人才是医务系统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女性医务人才普遍面临工作强度较大、工作压力大等问题。
与此类似的还有徐州医科大学对新时期女性心理资本发展的研究,其调查结果显示,女医学生和医生心理资本状况基本良好,女性群体进入社会,需要承担家庭和事业两副重担。因此,加强女性积极心理继续教育势在必行。联系到当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斗争中,许多女性医务人员将安危置身事外,在救助病患时毫不犹疑,她们在这场“战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们是中国女性的榜样,也是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过的医务人员社会意识性别平等调查中显示男性医务人员在性别平等意识上所认识到的也不如女性医务人员。多项研究显示,对女性医学生和医生心理资本所表现的现状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大致解决方法依据主体不同主要分为学校、医院和女性自身。归根结底,需要提供积极的环境或者采取积极的方式释放压力,让女性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在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下积极乐观、更有弹性地面对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1. 问卷设计与介绍:

本次调研我们团队通过调查问卷和采访的方式了解了社会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人员对女性医务人员的基础印象,包括工作时间,环境,工作态度等以及在新冠疫情这个特殊时期,他们对女性医务人员有无改观。设计了一些对女性医务工作者工作的基础认知的调查问题,以及疫情期间女性医务工作者给大众留下的相关印象。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解读了大众构建的以女性医务人员为例的女性文化,。

  1. 研究结果:

调查问卷反映出大部分人通过新闻媒体推送了解女性医务人员,将近一半的人拥有相关工作的亲属,很少一部分表示从未了解过。对她们的印象问题发现调查,90%的人第一反应就是白衣天使和忙碌,这表明大众眼中的女性医务人员是恪尽职守,忙碌不停的天使。36.5%的人认为这是个高危职业,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状况下,女性医务人员长时间与病人接触,直接感染的风险非常大,再加上多年来的医患冲突层出不穷,她们面临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和心理压力。40%-50%的人认为女医务的工作时间与一般上班族不同,普遍都在8-16小时,值班加班多,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巨大。“因为不能更换卫生巾,血流到了防护服上。”疫情期间,在岗的一线女性占比超过60%,势必会经历生理期的痛苦。92.95%的人对于女性医务人员在生理期坚持工作,忍痛剪短秀发等行为表示十分感动。疫情期间涌现的令人感动的女性医务人员数不胜数,当然也有少部分认为这是她们职责所在,不提倡不反对,还有极少认为这是作秀,矫情。有部分原因不得不归咎于医院的不作为,女性生理期卫生用品不是指挥部统一采购的必需物资,没办法使用绿色通道,基本没有把女性的基本需求纳入必需物资的考虑范围。

在提及是否认为男性相较于女性更适合从事医务工作时,77%的人认为不是,考虑到女性的细致天性和强大的共情能力,而22%的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他们认为男性处理事情较有条理,并且男性思维较为理性,而女性则会有生理和家庭等因素的羁绊影响工作。女性医务工作者是特殊的群体,必然面临家庭和职业的冲突,这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性别观念对女性职业期待偏低——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给女性灌输家庭高于事业的思想。

63%的人表示在疫情之后对女医务人员有很大改观,正是因为疫情期间一线的医务人员当中有60%以上都是女性。并且在问及疫情期间,是否接触过让你感到温暖的女性医务工作人员,超50%的人选择“遇到很多”,30%的人表示遇到一两个,8%的人表示从未。疫情期间的许多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医护人员,这些事迹都加深了女性医务工作者在群众眼中的无私形象,也是大家做出“很大改观”以及“遇见很多”这一判断的原因。

在问及是否支持女性亲友从事医务工作时,76.21%的人选择了支持,医生作为一种较为稳定和成熟的职业,职业生涯长,事业进入成熟期后收入高,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不错的职业选择。不支持的人和持无所谓态度的人数旗鼓相当。不支持的原因可能包含医生工作强度大压力大风险高且当前医患关系较差,以及没有时间顾及家庭。

在对于女性主义理论相关内容的了解度调查上,非常了解的人和完全不了解的人占比大致相同,完全不了解的人稍微多一部分,大多数人都是一般了解。有超六成的人从未阅读过有关女性主义文化的书籍。女性主义理论的传播度和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还尚未清楚了解到女性主义理论是女性主义在理论与哲学范畴的延伸,女性主义不是一味的追求强调女性地位,而是追求男女平等。

  1. 讨论与结论: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和研究,我们从社会认知,传统压力,心理健康这四个方面研究分析了为了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发展和社会形象的提升。

5.1社会认知:

言语行为可以反映认知态度,本次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采访的方式了解社会大众对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印象,以得出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大众社会认知。本次研究调查结果指出,大众群体对女性医务工作者的认知情感态度是矛盾的,部分社会大众还是会认为男性相较于女性更适合从事医务工作,这体现出社会认知对女性存在偏见。而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是,性别平等意识在社会认知中仍有待提高,对女性的刻板印象需要消除。对于医务工作者,大众的社会认知存在职业安全感小,职业高危等负面看法。但是也存在着对女性医务工作者恪尽职守的正面印象。因此,大众对女性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认知和情感态度是矛盾的。社会需要加强对女性医务者工作的正面肯定,并对她们的实际工作给予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如生理期期间的物资补贴和孕期的合理假期。

5.2心理健康:

在严峻的新冠疫情下,一支支队伍撑起了半边天,更多的女性医务人员英勇投身战役。但是坚强的她们在如此艰巨的任务下也会脆弱,也需要我们的守护。因此关注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也有助于提高她们的职业幸福感。关注女性医务的身心健康是第一要义。医院要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保障基本的休息时间。对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心理问题预防和疏导,如果发现有重度焦虑或抑郁的,要及时帮助解决。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义务人员心理疏导制度,各级领导都应该给予适当的支持与慰问。其次,女性医务人员要学会自我排遣负面情绪。由于女性更加细腻的情感,她们更容易感知负面的情绪,产生对生活和工作的厌倦。女性医务人员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要学会自我调节并采取合适的方式,例如,和家人、朋友、同事倾诉,申请短暂休假等等。最后,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必须得到优化,兢兢业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得到社会的尊重,对于医闹事件特别是受到社会关注的,必须第一时间公布真相,如果医务人员没有过错的,必须保护他们的权益。在严峻的疫情下,女医护的心理健康必须得到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面对患者。

5.3传统压力: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在事业方面受到各方面的重重压力。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职场对于女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女性还要面对婚姻、家庭、生育、年龄等多方面的压力。由于女性医务人员的特殊工作性质,在医院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的同时,她们也面临着诸多传统压力。结合我们本次的研究调查结果,针对女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传统压力,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医院可以发挥优势,定期举办相应的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多种办法(例如定期举办心里讲座或者组织女性医务人员进行团建等活动)来缓解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其次,女性医务人员的家人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多关心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给予安慰和关心,帮助女性医务人员及时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最后,女性医务人员也要学会调整心态,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例如在工作休闲之余,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参考文献:

[1]Jumana Saleh.Are Men from Mars and Women from Venus?: Bridging the gender learning gap in medical education.[J].Sultan Qaboos University medical journal,2016,Vol.16(3): e267-e269

[2]李真.浅析医院女性工作者差异化管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5)

[3]罗晓敏,赵艳霞,吴久玲.医务人员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现状调查[J].中国性科学,2014,(10): 96-99

[4]朱颖. 女性医务工作者角色冲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8.

[5]王静,邢红娟.女医生性别和职业发展的关系探讨[J].经济师,2019(07):25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