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需警惕锁肛痔

/ 1

中老年人需警惕锁肛痔

李福昌

简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简阳 641400


“锁肛痔”是中医病名,患病初期患者可能出现便血流水、大便变形以及排便困难等症状,随后会慢慢出现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以及肛门生肿物坚硬、流脓血臭水等。锁肛痔是一种发生在肛门直肠的癌病,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所以,中老年人需要警惕锁肛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经过规范治疗后可痊愈,预后良好。中医在锁肛痔的诊疗中具有良好应用,需要辩证论治,效果显著。

一、锁肛痔的病因

锁肛痔的发生与人体的脾肾健康以及情志有关,多数患者都是因为脾肾两亏、脾胃失和、湿热内生以及忧思抑郁、火毒内蕴所致,引起人体肛门直肠处发生气滞血瘀,最终形成锁肛痔。湿热痰浊气血瘀结成肿块是本病之标,而正气不足、脾肾亏虚乃本病之本。

二、锁肛痔的诊断与病症鉴别

锁肛痔的诊断可以通过排便习惯、便血、指检等方式确定。首先,早期锁肛痔患者的排便习惯会有所改变,排便次数可能增多或者减少,同时伴有肛门坠胀感。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出现便血现象,血色鲜红或者暗红,可能有粘液,同时排便次数增多,有里急后重感,或有脓血便。晚期锁肛痔会表现出排便困难,粪便变细变扁,甚至出现肠结征象。侵及骶丛时,可有剧烈疼痛。通过肛门指检可以触及肿块和溃疡,指套染血。

锁肛痔的要和内痔、息肉、肛门狭窄以及痢疾等病症进行准确辨别。内痔间歇性便血,血色鲜红,无明显疼痛,齿线上方粘膜明显隆起充血;息肉痔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有家族遗传史,直肠指检可摸到大小不等、单个或多个、柔软、可活动的肿物;肛门狭窄仅排便困难、便细,无便血等症,全身状况良好;痢疾发病急骤,常有恶寒发热和周身不适感,恶心呕吐与脱水。

三、中医辨证论治锁肛痔

锁肛痔在中医辨证下可以分为湿热痰浊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需要针对具体病症采取针对性治疗,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标本兼治。首先,湿热痰浊证会表现出大便带血,血色暗红,或带粘液,便次增多,肛门坠胀,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可以采用清热利湿、化痰祛淤治法,可以使用槐角地榆丸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天葵、黄药子、桃仁、乳香、没药、土茯苓、苡米。槐角地榆丸是一种中成药,是清热剂,可以起到疏风,凉血,泻热润燥作用,主要组成是地榆(炭)、槐角(蜜炙)、槐花(炒)、大黄、黄芩、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枳壳(麸炒),每天服用2次,1次1丸。方中地榆、槐角、槐花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君药。黄芩清热燥湿解毒,大黄泻火凉血,祛瘀生新,导滞通便,增君药凉血之功,用为臣药。当归、红花养血活血,地黄清热养阴,赤芍凉血祛瘀,共助君臣之药,祛邪而不伤正,防风、荆芥穗祛风止血,枳壳破气消积,七药合用为佐药。全方共奏疏风凉血,泻热润燥之功效。

其次,气滞血瘀证的主证是肛周肿物隆起,坚硬如石,疼痛拒按。或大便带血,血色暗红,里急后重,大便困难;舌紫暗,脉细涩。可以选择治法:理气活血、破瘀散结,常用中药有生地、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皮、五灵脂,代表方为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天葵、黄药子、土茯苓。桃红四物汤为调经要方之一,具有扩张血管、抗炎、调节免疫功能、降脂等作用,材料是当归、熟地、川芎、白芍 、桃仁、红花各15 克。桃红四物汤以祛瘀为核心,辅以养血、行气。药方中的桃仁和红花为主药,作用是活血化瘀,搭配芍药的养血和营用以增补血之力。方中川芎具有活血行气、调畅气血功效,有助于活血。

最后,气阴两虚证患者的排便困难,或者大便中带血,肛门处有坠胀感,患者还会出现疲乏无力、口干心烦等症状,面色少化,身形日渐消瘦。可以选择益气养阴和清热解毒治法,代表方为八珍汤合增液汤。八珍汤是补益剂,功效为益气补血,组成为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各30克。

中医治疗锁肛痔除了可以使用中药内服以外,还可以进行中药外治。例如可以去白花蛇舌草、败酱草,共同煎煮以后进行灌肠,每次灌洗40ml,每天2次。如果患者肛门直肠处有局部溃烂的话,可以使用九华膏、黄连膏等进行溃疡处的敷贴。除此之外,患上锁肛痔的人还需要注意饮食,一方面要加强营养搭配,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另一方面要少吃或者不吃辛辣、刺激食物。锁肛痔患者的日常起居要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增加身体锻炼,同时保持自己的心情愉悦,学会调节,并且要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结语:总而言之,锁肛痔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在老年人群众中比较常见,但是因为老年人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和医学常识,往往会忽视锁肛痔,或者将其与普通的内痔或者其它症状类似的肛肠疾病弄混淆,从而进行了错误的诊断与治疗,影响疾病治疗,使得病情进一步进展,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大家应该提高对锁肛痔的认识,了解一些与锁肛痔有关的医学知识,认识锁肛痔的具体病因、典型症状、中医论治分型以及治疗方法等,从而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中成药以及外治疗法、食疗等,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