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医院西药房药学服务水平的临床意义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提升医院西药房药学服务水平的临床意义分析

杨娟

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 福泉 550599

摘要:目的:探讨提升医院西药房药学服务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017年我院门诊患者中选取242例,作为对照组,接受西药房药学传统的服务;从2018年门诊患者中选取246例,作为观察组,接受西药房药学水平提升后的服务,分析提升前后差错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2组差错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经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可使药物调配差错率明显降低,提升满意度,值得开展。

关键词:西药房;药学服务水平;满意度;差错率

基于医院药学工作在我国实践的现状,多数医院将工作重点用于完善内部的管理,对提升患者服务质量的重视度较低,因而西药房差错事件时有发生。但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完善、深化,大众对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促使药学服务的水平需不断提升,才可与时代的发展符合。我院针对西药房服务质量实施了改进措施,旨在提升药学服务水平,同时对医院可持续发展也十分有利,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7年我院门诊患者中选取242例,作为对照组;在2018年门诊患者中选取24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125例,女117例,年龄16岁~79岁,平均年龄(34.9±9.4)岁;文化程度:小学79例,中学145例,大专及以上18例;观察组男124例,女122例,年龄17岁~78岁,平均年龄(35.1±9.7)岁;文化程度:小学82例,中学153例,大专及以上11例。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药学管理,依照医生处方进行药品的发放等工作,简单解释给患者,使患者及家属提问的需要得以满足。观察组药学工作的开展应遵守西药房药学的服务规范,以便于服务质量的提升,具体如下:

1.2.1提升服务人员专业的水平

相关人员定期接受有关药学服药知识的培训,着重对相关管理法知识的各项技能加以学习,应掌握熟练药物管理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具体工作中,熟练掌握药物的各类知识,如性质、用量、禁忌证、用法等。培训业务骨干的力度应适当强化。提高药学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医院内的西药房可以选择定期举办培训工作,让西药房内的工作人员掌握更多实时的药学动态内容,并根据培训工作开展知识的考核内容,从而提高西药房内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加大工作人员对药学服务的认知程度。另外,西药房还需要注意培养工作人员的沟通技巧,通过提高西药房内人员的沟通技巧,更好的和取药患者进行良好沟通,为患者留下良好的服务印象。并且,西药房也可以每月随机抽取几天考核服务人员的意识以及服务技巧,促使西药房内整体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全面提高。

1.2.2持续完善管理药房的机制

并落实相应规章、制度均应合理制定以确保得到有效实施,应以药房具体情况为依据,拟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同时应保证其规范、科学、合理。

1.2.3硬件实施

应健康因管理药房十分关键,院内相关部门应高度给予重视,引入相关的配套设施应保证先进性,对药房工作的空间展开优化,进而有效提升药品的安全、质量。

1.2.4药品购置的控制

应合理为确保药学服药的质量较高,在药物采购上,应格外注重科学的审核工作,而对于药物的采购经由有关负责人科学的予以指导,对药品类型、供应商的确定十分有利。注重保管药品出入库时,药品应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避免患者收到过期药品,确保用药的安全性,避免浪费情况。改变以往的窗口式药学服务,积极主动过的走到大厅内为取药的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用药知识,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此外,西药房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定期随访取药的患者,并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身体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及时将了解到的内容记录在案,从而对患者开展更好的用药服务。完善信息化的管理、加强医患沟通。部分条件允许的医院可以在微信平台桑建立一个交流群,让患者、医生以及药师共同在一个沟通平台内,医生和药师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由于医生以及药师的工作比较繁忙,很难实时在线回答患者的问题,此时可以叮嘱患者若无法及时解答时耐心等待,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内回答患者的问题,帮助患者消除服药期间存在的疑惑以及焦虑。此种方法可以从根本上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良好的保障,促使更多的患者合理用药,最终提高药物的治疗性以及安全性。

1.3评价指标

对比2组差错发生情况及满意度,以自制量表评价满意度,内容涵盖了解答能力、沟通能力、仪表举止、知识水平等,100分为满分,非常满意>95分,一般满意80~95分,不满意<80分。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差错发生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门诊药房调剂为药学部工作的关键,西药房门诊的工作与患者直接接触,所呈现的是医院的形象。我国现阶段医疗的卫生体制在不断优化和改革,药监体制同时也在完善和发展,临床逐步开始重视西药房药学的服务水平。在现有的医疗模式下,随着人们逐步提升的临床服务相关要求,药学服务不仅需注重提升有关人们药学的素质,还要确保药品质量、硬件设施的安全。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在用药方面,我国现阶段多数医院无法保证其合理性,且此现象若得不到有效控制,会逐渐增多,给患者身体带来的影响较为消极。因而,需持续提升药学服务的水平,逐步完善,才可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在当前我国药学的服务中,西药房工作的质量与药剂人员的素质存在直接的关系。因而药学素质的提升,药学责任、服务意识的强化,可确保患者获得科学、合理的药学知识,风险发生的几率显著降低,同时可提升服务各项满意度。本次研究显示,2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98.8%较对照组的81.0%高,表明提升药学服务的水平可使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除此之外,西药房当前的用药管理仍有一定不足存在,对于药房用药发生的众多不良反应给予合理的监测,指导患者规范的使用药物,不仅可显著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情况,减轻患者经济上的负担,还可有效降低差错发生的几率。经本次研究显示,2组发生差错的几率对比,观察组0.8%较对照组的12.4%低,与矫金庆[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文中药学服药的质量提升后,差错发生率为0.91%,表明该种手段具备有效性。对其原因展开分析,经专业知识定期的培训,强化相关人员掌握药物知识的程度,改善并落实改革管理机制,完善硬件的设施,合理约束药品的购置,完善药品相关的保管,经一系列手段的开展,可保障患者获取药学知识的合理性、科学性,显著降低发生风险的几率。西药房的药学服务本质上就是药师利用自身的药学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工具,为取药的患者提供和服用药物相关的服务内容,显著降低患者服用药物之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问题,保证患者的用药合理性以及安全性。以往医院内西药房的药学服务项目,只是单纯的由医生为患者开具药房、患者服用药物的模式,患者很少了解药物的相关禁忌,导致患者对药物服务满意度较低,影响医院的服务质量。我院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完善西药房的药学质量可以提高药物服务质量,并降低药物差错事件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保障了用药安全性,有效减少了用药发生差错概率,提升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钟运香,尹霖,卢锐辉,等.西药房分诊断单元服务与综合服务模式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3):297-299.

[2]杨萍,谢兴容.西药房分诊断单元服务与综合服务模式效果对比分析[J].健康必读,2018,26(31):269-270.

[3]刘远智.提高门诊西药房窗口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家庭医药,2018,17(7):295.

[4]高淑杰“.品管圈”活动在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