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例门诊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3

29例门诊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王建平 张猷玫通讯作者 邓珊

湖南省株洲市三医院精神科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精神科门诊就诊、有NSSI行为、年龄13-17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其性别、年龄分布、家庭情况、自伤动机、自伤方式、部位、精神科诊断及处置情况进行研究。结果:青少年NSSI行为多发生于青少年早期;女性居多;自伤动机中,舒缓情绪占93.16%,比例最高,其次为控制情境或他人;自伤方式以刀割为主,部位多为前臂与腕部,频发者居多;NSSI行为多由老师或同学发现, NSSI行为者本人及监护人对NSSI行为危险性普遍不重视;合并精神障碍比例(24.14%)较高;心理治疗是有效干预的主要手段。结论:舒缓情绪是青少年NSSI行为产生的主要动机,心理治疗是有效干预的主要手段,青少年NSSI行为者及监护人对NSSI行为的危险性普遍重视不够,早期发现和早期有效干预非常重要。

【关键词】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临床特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s with 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METHODS: Patients aged 13-17 years with NSSI behavior who visited psychiatric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ir gender, age distribution, family situation, motivation of NSSI, mode of NSSI, location, psychiatr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ere studied. Results: Adolescent NSSI behaviors were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early adolescence. The majority of females; Among the motives of NSSI, relieving emotions accounted for 93.16%, with the highest proportion, followed by controlling the situation or others. The main ways of NSSI were knife cutting, mostly in the forearm and wrist, and most of them happened frequently. NSSI behaviors are mostly discovered by teachers or classmates, and NSSI behaviors themselves and their guardians generally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danger of NSSI behaviors. The proportion of combined mental disorders was higher (24.14%). Psychotherapy is the main means of effective intervention. Conclusion: Emotion relief is the main motivation of adolescent NSSI behavior, and psychotherapy is the main means of effective intervention. Adolescent NSSI actors and guardians generally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risk of NSSI behavior, so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effective intervention are very important.

【 Key words 】 Non-suicidal NSSI, adolescent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非自伤性自杀(NSSI)行为是指不以自杀为目的、直接的、故意的损伤自己身体组织,而且是不被社会和文化所认同的行为

1],该行为多见于青少年人群。为了解青少年NSSI行为的临床特点,为今后的临床工作积累经验,我们对在我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29例青少年NSSI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


对象与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精神科门诊就诊、具有NSSI行为、年龄在13-17岁者为研究对象,就其性别、年龄分布、家庭情况、自伤动机、自伤行为方式、部位、精神科诊断及处置情况进行研究。


结果

29例青少年NSSI者中,男性3例,女性26例。年龄分布:13-17岁不等,平均年龄14.12岁,首发年龄9-17岁。家庭情况:29例患者中,21例为独生子女,其中父母离异者14例,占48.28%。自伤动机:27例为舒缓情绪,占93.10%;7例为控制情境或他人,占24.14%;3例为自我惩罚。自伤方式:27例为用刀或刀片切割,占93.10%;1例为用圆规扎;1例为用嘴咬。部位:28例为手前臂和手腕,1例为指尖部。发生频率:过去1年内1次自伤者3例,2次及以上者26例,占89.66%。物质滥用方面:经常吸烟者1例,无长期大量饮酒及药物滥用者。发现并送医情况:18例由学校老师或同学发现并被校方要求送诊,占62.06%;9例由家长发现并送诊;2例自行要求来院看心理医生。来院就诊评估,符合ICD-10诊断者:抑郁障碍3例,焦虑障碍2例,双相障碍1例,精神分裂症1例,其他均视为心理问题。29例患者中,有17例自认为不必治疗,3例收入院系统治疗;26例门诊处置者均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在这26例中,有5例预约医院心理治疗师行认知行为治疗,有2例预约家庭治疗,有6例家长表示,检查无抑郁障碍等精神疾病,不必治疗,其余NSSI行为者由家长联系学校心理老师,或联系社会心理咨询师做进一步处置,有4例被医师处方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


讨论

国外有学校调查显示,青少年NSSI行为检出率为5-37%,国内资料亦显示青少年NSSI检出率为5-20%[2]。长期反复的NSSI行为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关于NSSI行为是否有存在性别差异,目前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组资料中,男性3例,女性26例,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与Yates研究发现相一致3]。本组病例年龄13-17岁不等,首发年龄9-17岁之间,平均年龄14.12岁,提示青少年NSSI行为多发生于青少年早期,宜早期进行干预。29例患者中,21例为独生子女,其中父母离异者14例,达48.28%,显示家庭因素在NSSI行为中有一定影响。NSSI行为由学校老师或同学发现者居首位,一方面与本组病例中相当部分为寄宿生,在校时间长有关,另外,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普遍设立,媒体对心理卫生知识的大力宣教,以及老师、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也是重要相关因素;家长作为青少年的监护人,本应是青少年心身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守护者,在送诊主体中却居于第二位,这提醒家长在关心青少年躯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关心其心理健康。在自伤动机中,舒缓情绪居首位,高达93.10%,NSSI行为者常以自伤来舒缓抑郁、焦虑、紧张、害怕或愤怒情绪,表明缺少有效的情绪应对策略是自我伤害的最主要因素,也提示加强青少年情绪管控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为引起他人关注、逃避不喜欢的事物或责任是自伤的第二位原因,如何消除上述因素对NSSI行为的强化作用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自伤方式主要为用刀或刀片切割,男女性差别不大,与文献报道的女性以切割为主,男性以烧烫为主有所不同4]。本组病例中,反复出现NSSI行为者明显多于偶发者,有观点认为,自伤和自杀是一种连续的自我伤害行为,NSSI行为最先发生,当NSSI行为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逐步增加时就会发生自杀,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频发的自伤导致意外死亡的风险也在提升,应引起学校、监护人和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有文献显示,青少年NSSI行为者物质滥用水平明显高于同龄人,本组病例未见此现象,估计与本组病例基本为在校学生、有学校和家长监管及经济受限有关,本组病例多为南方女性,拒绝女性抽烟、饮酒的文化因素亦起到一定制约作用。有文献报道,青少年NSSI行为与一系列精神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伴发重度抑郁比例最高,另外边缘型人格障碍、焦虑障碍、双相障碍、物质滥用也很常见;本组病例中,符合ICD-10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有7例,达24.14%,提示对于青少年NSSI行为者,只要条件允许,均应到精神科门诊进行评估与分诊,以期早期识别青少年NSSI行为者中的精神障碍患者,使其能早期进行有效处置。目前针对NSSI行为干预的研究较少,主要手段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且药物治疗一般作为二线选择,通常只有在共病精神疾病或严重自伤行为时采用2],多选用抗焦虑与抗抑郁药物治疗。在心理治疗中,辨证行为治疗(DBT)是最早、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亦有一定疗效。也可采用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电休克在内的物理治疗。本组病例中,除3例收入院治疗外,其余所有自伤者均进行了支持性心理治疗,小部分预约了医院心理治疗师进行认知行为治疗与家庭治疗,辩证行为治疗未开展是一大遗憾。大多数NSSI行为者被家属接回学校或家中寻求心理老师和社会心理咨询人员帮助,疗效有待随访后的进一步评估,尚有部分青少年NSSI行为者并未引起自伤者本人与监护人的重视,值得警惕。虽然有研究显示,NSSI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出现,随着年龄的成熟,会在几年内痊愈,但更多的文献提醒,青少年NSSI行为者今后发展为抑郁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焦虑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较高风险。现有部分研究者也倾向认为NSSI是一个独立的临床障碍

4],NSSI也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精神卫生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不稳定的时期,我们认为,进行疗效与转归的追踪研究意义重大且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温宇娇.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解释模型及干预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05):885.

[2]张芳.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研究现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47(5):308-310.

[3]Wilkinson PO, Qiu T, Neufeld S, et al. Sporadic and recurrent non-suicidal self-injury before age 14 and incident onse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by 17 years: Psychiatry cohort study[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8,212(4):1-5.

[4]林明婧.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研究现状[J].精神医学杂志,2018,31(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