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9
/ 2

提高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韩帅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60

摘要:采用动电位极化和交流阻抗谱2种方法,研究了T6、T7和RRA3种热处理工艺对7075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动电位极化和交流阻抗谱分析结果均表明,与T6热处理相比,T7热处理略微提高了7075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而RRA热处理大幅度提高了7075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在3.5%NaCl溶液中,T7热处理和RRA热处理后的腐蚀速率较T6热处理分别降低了54.8%和76.1%,极化电阻分别提高了3.5和5倍。

关键词:7075铝合金;热处理;动电位极化;交流阻抗谱

1材料及试验

试验材料为7075铝合金板材,其主要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试样热处理工艺如下:

T6:470℃/1h+水淬+80℃/12h+120℃/24h;T7:470℃/1h+

水淬+80℃/12h+107℃/7h+168℃/7h;RRA:470℃/1h+

水淬+80℃/12h+120℃/24h+180℃/8min+120℃/24h。

T6即峰值时效热处理,此时析出相大部分为亚稳态的η’相,使铝合金具有最高的强度和硬度。T7即过时效热处理,在T6热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高温时效,使亚稳态的η’相转变为稳定η相,强度较T6热处理有所降低。RRA热处理即回归再时效热处理,即在峰值时效后加热到较高温度使GP区溶解,随后再进行时效,析出稳态的η相,使铝合金具有较好的韧性。热处理完成后,切取和制备金相试样,经keller试剂腐蚀后在蔡司显微镜下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分别制备动电位极化分析试样和交流阻抗谱分析试样,在3.5%NaCl溶液中测定不同热处理状态下7075铝合金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工作电极表面积为10mm×10mm,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辅助电极为铂电极。其中极化扫描范围为-0.5~0.5V,扫描速率1mV/s。阻抗谱扫描频率范围为10-2~105Hz,施加扰动电位5mV。

606199c606348_html_f02169486c5cd496.png


2结果及分析

2.1金相组织

图1为经过T6、T7和RRA热处理后7075铝合金的金相组织。从图中可以看出,经T6热处理后,合金已部分再结晶,晶粒沿轧制方向伸长,在晶内和晶界上还可以观察到大量粗大的第二相。经T7热处理后,合金已完全再结晶,晶粒仍然沿轧制方向拉长,但晶内的析出相有所减少。RRA热处理金相上则有较多细小的第二相分布于晶粒中。

606199c606348_html_f54700711894c41.png


2.2动电位极化曲线

图2为不同热处理后7075铝合金的动电位极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3种热处理后,7075铝合金的极化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在阴极极化阶段,从RRA热处理、T7热处理到T6热处理,Tafel斜率绝对值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在阳极极化阶段Tafel斜率基本相同,但RRA热处理后7075铝合金很快进入过渡段,其次为T7和T6热处理。

对极化曲线进行Tafel拟合,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从T6、T7到RRA热处理,腐蚀电流密度逐步降低,腐蚀电位逐步升高。换算成对应的腐蚀速率可以看出,T7热处理后的腐蚀速率较T6热处理降低了54.8%;RRA热处理后的腐蚀速率较T6热处理降低了约76.1%。

606199c606348_html_ccce0cbd6a2b4d79.png

2.3交流阻抗谱

图3为经过3种热处理后7075铝合金交流阻抗谱。从图中可以看出,Nyquist图为处于实轴上方的半圆,说明电极过程受电化学步骤控制,且RRA热处理阻抗弧的曲率半径要明显大于T7热处理和T6热处理。对阻抗弧进行拟合,拟合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因为测试溶液均为3.5%NaCl溶液,因此溶液电阻Rs基本相同;而比较极化电阻Rp可以看出,T7热处理后7075铝合金的极化电阻提高到T6的3.5倍,RRA热处理后提高到T6热处理的近5倍。说明RRA热处理后7075铝合金具有比T6和T7热处理更优越的耐腐蚀性能。

606199c606348_html_88c8ca66380c11d6.png

2.4分析讨论

7075铝合金属于可热处理铝合金,通过固溶+时效热处理析出第二相颗粒形成弥散强化作用,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这些第二相主要包括未固溶的S相(CuMgAl2)、T相(AlZnMgCu)和难溶相AlMnFeSi等。在3.5%NaCl溶液中,这些第二相的腐蚀电位较周围的基体更低,在局部区域形成的原电池中成为阳极并发生阳极溶解,点蚀坑在此处萌生并逐步发展为全面腐蚀。在外应力作用下,应力腐蚀或腐蚀疲劳裂纹将在这些区域萌生。在图1的金相组织分析中可以看出,RRA热处理减少并细化了第二相颗粒,细小的第二相在3.5%NaCl溶液中溶解时不会形成较大面积的点蚀坑,也有利于保证氧化膜的完整性,从而降低了材料整体的腐蚀速率。

3结论

(1)动电位极化分析显示,7075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T7热处理和RRA热处理后的腐蚀速率较T6热处理分别降低了54.8%和76.1%。(2)交流阻抗谱分析表明,7075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T7热处理和RRA热处理后的极化电阻较T6热处理分别提高了3.5倍和5倍。(3)RRA热处理后7075铝合金具有最佳的耐腐蚀性能。

参考文献

[1]马海健.铁基非晶合金耐腐蚀性能研究进展[J].潍坊学院学报.2012(02)

[2]罗检,张勇,钟庆东,张磊,朱振宇.晶粒度对一些常用金属耐腐蚀性能的影响[J].腐蚀与防护.2012(04)

[3]刘力,陈邦文.稀士对铜磷钢的耐腐蚀性能影响[J].钢铁研究.1989(04)

[4]刘松.不同δ铁素体含量的1Cr17Ni2钢耐腐蚀性能研究[J].失效分析与预防.2017(04)

[5]高崧,屈伟平.镁合金改善耐腐蚀性的探讨[J].有色金属加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