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效果研究

付陶柱 陈鸿润 (通讯作者)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北京 100074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肾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的效果;方法:研究病例选择于2020年1月开始,至2020年12月结束,共纳入84例患者,均为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研究开始后秉持客观的原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共42例患者采用传统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确定为对照组,另一组共42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进行治疗确定为研究组。在之后的研究中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作为观察指标对两组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更短(p<0.05),且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肾结石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肾结石;超声引导;微通道经皮肾镜;临床效果


肾结石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系统疾病,在泌尿外科临床上比较常见,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的增加导致该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肾结石发作后可引发腰部酸痛等临床症状,会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若治疗不及时可进一步影响患者肾功能,并引发一系列并发症[1]。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方式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特别是近些年来超声技术以及微创技术在肾结石疾病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基于此,本文对肾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肾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24-72岁,平均(51.2±3.8)岁;结石直径最大为5.7cm,最小为2.3cm,平均(3.2±0.3)cm;男女比例为26:16。对照组患者年龄22-71岁,平均(50.8±3.6)岁;结石直径最大为5.5cm,最小为2.4cm,平均(3.1±0.4)cm;男女比例为28:14。两组患者基本数据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手术开始后帮助患者取侧卧位并实施麻醉,之后连接人工肾积水,并将将导尿管置入患者尿道中,然后借助超声对穿刺手术路径加以确定。对于肾积水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可适当扩充穿刺通道,之后通过经皮肾工作通道将结石粉碎,夹出大块结石后,冲洗排出小块结石,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肾盂内部进行反复冲洗,然后进行造瘘处理。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手术开始后帮助患者取侧卧位并实施麻醉,之后连接人工肾积水,并消毒处理穿刺部位。然后借助超声对患者肾脏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对结石大小、位置以及数量加以明确,之后以此为依据进行穿刺,进行穿刺操作时应使穿刺针与水平面保持60°-90°。完成穿刺操作后将穿刺处皮肤及周围筋膜逐层切开,并将手术通道扩张至16F,之后将输尿管线沿穿刺导线插入,通过激光将结石粉碎。完成碎石后进行常规冲洗确保将结石全部排出,并借助超声对患者肾脏内结石清除情况进行全面观察,确保结石排净后逐层缝合窗口。

1.3观察指标

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2]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以t、x2检验计量、计数资料。最终检验结果以p值表示,若该值未达到0.05则表示相关数据的组间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

2.结果

由表1可知,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更短(p<0.05),且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

表1:两组基本手术指标的对比(605da4991238f_html_e2bcf2fd4dc5d0ae.gif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下床活动时间(d)

术中出血量(L)

研究组

42

49.92±7.15

3.73±1.42

202.64±32.25

对照组

42

68.59±9.87

7.86±2.13

439.17±40.87

t


9.928

10.455

29.444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肾结石患者常通过手术或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对于病情较轻、结石直径较小、数量较少且位置较好的患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或体外碎石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病情严重且结石数量较多且体积较大的患者以上方法往往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对于这类患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是传统碎石取石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容易引发多种术后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病情的转归以及身体的康复。近些年来随着超声技术与微创技术的发展进步,临床上开始采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与传统术式相比该术式一方面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小,可最大程度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另一方面该术式具有更好的操作视野与取石环境,手术过程中能够直接粉碎结石,并将其彻底清除,可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改善患者预后[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更短(p<0.05),且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这与目前已有的研究结论相符合。

总而言之,对肾结石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生俊, 浦金贤, 张学锋,等.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直径10至20毫米肾结石肥胖患者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 41(11):994-998.

[2]杨小杰, 李友芳, 王茜,等. 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J]. 疑难病杂志, 2019, 18(005):477-481.

[3]魏军, 饶婷, 蒋焜,等.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联合微通道技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外科杂志, 2018, 26(10):770-772.



付陶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邮编10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