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理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理论研究

刘兴邦 1,南征 2*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2.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属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一种,越发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负担,其疾病演变成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很难逆转,而中医药治疗在减轻或延缓其发展在此病程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旨在分析中药灌肠在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疾病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药灌肠;糖尿病肾脏疾病;肠肾轴;消渴肾衰;

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糖尿病的微小血管并发症之一[1],并且随着病程进展,其血管病变益加严重,是终变尿毒症且致死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原因[2]。目前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其对症治疗手段也略显单一,而中医临床通过辨证分期、分型、分机论治及针灸理疗和中医外治法均取得可观疗效[3]。尤其在疾病早、中期减轻和延缓疾病进展方面颇有建树[4]。以下我将介绍中医外治法中灌肠疗法的独特构思及临床用药。

1 灌肠疗法的源流

在许多古老国度都存在着灌肠的记载,圣著《埃瑟纳福音书》记载:“若只洁净体表,不洁净体内的污秽,就如同摆设华美的陵墓,里面却满是疮痍。”信仰者为了更接近神的意志效仿着清洁自身,行轻泻以崇贞洁”。希波克拉底医集中也曾记录使用羊皮袋装水灌肠来治疗发热、身体不适等病症。此后的人们更尝试通过不同媒介(如牛奶、奶油等)达到软化粪便、驱虫、止痉挛、提供营养物质等治疗作用。以至于风靡上流社会,成为了旧世纪皇室贵族新的风尚[5]。

祖国医学史上最早的直肠给药溯源于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论·辩阳明病脉证并治》中“蜜煎猪胆汁方”记载[6]。再见后来的医学著作诸如《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医宗金鉴》等都有类似的记载,说明灌肠疗法已明确被后世医家应用[7]。今之发展,灌肠已然融入养生,通过排毒养颜、减脂减重、护理清洁等方面诠释灌肠疗法的新意义。古言道:“人欲长生。肠欲常清。”

2 对“肠肾轴”的认识

2011年Meijers[8]初提“肠-肾轴”概念,通过调节肠道生态平衡来治疗肾脏疾病可以成为研究的方向。肠肾轴指的是胃肠道系统与肾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所纳入的饮食,其中少部分才会被机体吸收,而剩余的大部分全都运送到大肠成为粪便,在肠道内经过发酵分解,就会产生乳酸、吲哚、硫化氢等许多有害的产物[9]。这些毒素物质不能及时代谢掉,又会循环回自身血液系统中,对于代谢能力本就微弱的肾病患者,愈将危害健康。

对于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来说,肾小球的滤过能力在进行性减低,普遍如肌酐、尿素等毒素物质不能正常代谢,如此蓄积在血液循环中,更会加重肾脏负担。而肠道系统拥有丰富血运,蜿蜒盘踞在人体,如此庞大的场所必然藏着更多的秘密。有研究表明,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通常会观察到破裂的肠道屏障,肠壁膜的通透性增加,存在肠道内的复杂微生态和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进一步影响免疫系统,致使全身和局部炎症反应更重,加剧损害肾脏功能[10],如此恶性循环。

《素问·第八》:“…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各司其职,共铸和谐。肾为先天之本,蕴蓄阴阳,温煦滋养脏腑,支持机体运转。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肺司布散,脾司运化,小肠司泌清别浊,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清者精微物质,通过脾之输布、肺之通调、肾之蒸腾濡养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浊者,入膀胱为尿液,归大肠为糟粕。

3 中医解读—消渴肾衰

临床上,随着病程进展,即使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也不可避免会出现肾衰竭的指征,南征教授概括此阶段中医病名为消渴肾衰[11]。属中医学“下消” “消肾”“关格”等范畴。消渴肾衰的病因病机复杂,主要为主要毒损肾络,总结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无毒不犯人,邪者毒也,外有六淫之感,内有饮食情志所伤,内生湿热、痰浊,合外邪胶结成瘀,瘀毒贯穿消渴肾衰病程始终。毒邪侵入气街,先犯咽喉,后循肾之经络,久而伤肾之体、用,不能行先天之本,致五脏皆弱,毒邪伏于膜络,似蛇盘洞,似兽藏穴,晦露锋芒,单药石不能革除,需导邪外出,给毒邪以出路。需“引之、导之”,使腑通浊降,瘀浊匿毒付诸尽去,受累脏器得以其用,水谷精微代谢俨然秩序,其清者可布散运化,其浊者无污垢潴留,十二官者互不相失。

3.1 临床用药

中医治病,归根结底是以治病必求于本为原则,进而提高疗效,所谓《理论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南征教授临诊拟用的中药灌肠方药物组成为酒大黄、金银花、土茯苓、厚朴、枳实、生牡蛎、制附子、黄芪。上八味水煎,用纱布过滤以后取汁100ml。药温为20~32度为宜,令患者自备15~18cm导尿管,100ml注射器,甘油。操作前排尿、排便,减少腹压。取膝胸位或俯侧卧位,充分暴露肛门。润滑导尿管前端(用甘油涂抹),将导尿管轻轻地插入肛门12cm。用注射器吸收药液,连接导尿管缓缓注入药液,不可过快。注入药液时腹部放松。可重复灌肠,药物在体内保留一宿为宜。

直肠黏膜是一生物半透膜,将中药药液从肛门灌入直肠,在排出毒素的同时,中药有效成分也可被直接吸收,进入血液中发挥作用。方中酒大黄泻下力减,长于逐瘀通经,一为针对瘀毒、浊毒交结病机,活血逐瘀;二为缓下之功,不会刺激肠腑,且酒制性升可保留中药液;金银花清热解毒,且有抗菌、抗炎、增强免疫等药理活性[12];土茯苓解毒利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可对免疫系统产生正面作用[13];厚朴、枳实行滞导泻,化痰除痞,共助推荡之力;牡蛎软坚散结可搜刮胶结难化之浊毒,且性涩留药,缓逐邪气,使之尽出;制附子辛热,可温散寒邪通络,缓和诸药凉遏之气;黄芪意在升举诸药,随气上升,停留在肠腑。《黄帝内经》:“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以上尽司其职,共祛瘀泄浊,清升浊降,化瘀毒则病解。

4.讨论

中药灌肠疗法不仅可以佐以清洁,有助新陈代谢,又能渗透给药,改善肠壁膜屏障功能,加速毒素的排泄,还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延缓肾损害进展。越来越作为“奇兵”进入人们的考虑,特别对于消渴肾衰的患者尤为重要。与口服药物不同的是,中药灌肠治疗费用低,操作简易,能被普遍患者所接受,并能减轻由肌酐毒素等侵扰消化系统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解决了部分患者因口服药抵抗而产生的疗效保障困难,中药灌肠治疗为饱受肾脏疾病的患者提供便利,充分实现了中医药与现代医疗手段的接轨,并保留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与特色,为今后消渴肾衰治疗提供新理论,也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做出支持。

[1]邹冬梅,任建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炎性因子及相应抗炎药物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04):728-732.

[2]BELLIN A R,ZHANG Y L,THAI K,et al.Impaired SIRT1 activity leads to diminution in glomerular endowment without accelerating 0age-associated GFR decline[J].Physiol Rep,2019,7(9):4044.

[3]李菲,王秋虹,魏军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0,26(17):3471-3475.

[4]蒋曦媛,刘丽燕,陆玉凤,刘富甜.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肾脏疾病的研究近况[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6):20-23.

[5]刘晓慧.灌肠疗法的前世今生[J].首都医药,2010,17(09):43-44.

[6]赵晨男,崔云竹.浅析中药灌肠方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16,31(20):3052-3054.

[7]余金钟,李波.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2):258-259.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90

[8]Meijers BK,Evenepoel P. The gut -kidney axis:indoxyl sulfate,p -cresyl sulfate and CRF progression [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1,26( 3):759-761.

[9]The gut–kidney axis[J] . Pieter Evenepoel,Ruben Poesen,Bj?rn Meijers. Pediatric Nephrology . 2017 (11)

[10]Andersen K,Kesper MS,Marschner JA,et al.Intestinal dysbiosis,barrier dysfunction,and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account for CKD-re-lated systemic inflammation[J].Am Soc Nephrol,2017

[11]赵芸芸,张琦,南征.南征教授应用解毒通络益肾导邪法治疗消渴肾衰[J].吉林中医药,2018,38(01):45-48.DOI:10.13463/j.cnki.jlzyy.2018.01.013

[12]高攀.金银花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8,31(23):37-40.

[13 ] 邹 川,吴禹池,杨丽虹,等.结合肠肾轴理论探讨中医药从结肠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5):947-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