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5
/ 3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研究

杨雄

广元市自然资源局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当下社会发展的主要建设内容之一,为了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国家与政府投入大量精力对国土综合整治进行研究。与传统的土地整治相比,国土综合整治不仅有着更为高效的经济意义与环境效益,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利用率,并通过调整土地结构提高国土空间质量,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生态宜居空间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进行深入研究,并简要阐述了国土综合整治的发展态势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国土综合整治;发展态势;研究方向

在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的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升,创造出了巨额的社会财富,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类型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现代工业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在最近的几十年内,基于生态文明的国土综合整治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家与政府的高度重视,与过去的土地整治相比,国土综合整治所涵盖的范围更广、牵扯的要素也更多,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也更大。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研究需要从提高国土空间质量、提高国土要素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入手,以此构建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宜居空间。

一、生态文明理念下,土地整治与国土综合整治的简要概述

(一)土地整治

近年来由于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并且部分土地存在着沙漠化、盐碱化等现象,使得土地治理显得尤为必要。在最近的几十年,国家与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绿化工程等对土地资源进行治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土地资源的涵养时间,提高了土地的使用质量。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有效的土地整治,农田的规模与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全国人民赖以生存的粮食供给得以保障。同时相关部门也对耕地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通过综合整治水土流失、构建生态屏障、科学开发利用耕地等有效举措进一步维护了区域的生态平衡,使得农业生态不断朝向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对于农田的综合治理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农业生态稳定,同时也能带动当地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土地整治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符合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同时也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

(二)国土综合整治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土地整治逐渐演变成国土综合整治,其发展态势也不断朝向规模化、内涵化、品质化努力。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与土地整治相比,国土综合整治所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而且有效改善了土地整治存在的分散性和区域性的问题,使得整治范围趋于集中,可以做到对成片的农田、林地、村落、水系、道路进行综合整治;其次,土地整治的侧重点多着眼于扩张耕地的面积,而国土综合整治更加看重于优化耕地的质量,并且在整治过程中利用绿色农业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最后,在传统的土地整治过程中大多依据具体的项目,而国土综合整治在依据具体项目的同时,同时也会以一些重大工程作为示范性建设,不断摸索出国土综合整治的有效路径。

由此可以看出,与土地整治相比,国土综合整治具有更为明显的多元化、综合化、一体化等特点。也可以这样说,国土综合整治是对某一空间土地内所蕴含的自然资源进行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值得注意的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一定要以和谐共生为前提,在对国土资源进行综合整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以构建美丽生态家园为最终目的。

二、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综合整治的发展态势研究

基于生态文明的国土综合整治不仅可以提升国土的空间品质,同时在整治过程中也会涉及到众多国土要素,能够对国土的地域和流域进行全面覆盖。所以在对国土资源进行综合整治的过程中,其整治原则、思想、目标、措施等都要紧紧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以保护生态文明、构建绿色和谐家园为最终目的。

(一)国土综合整治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

在传统的土地整治过程中,其指导思想为确保农产品安全,整治的最根本目的是扩大耕地面积、优化耕地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与之相比,国土综合整治是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的,在整治过程中高举生态文明建设旗帜,强化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在优化国土格局的同时,进一步落实节约集约的节能理念,并且通过统筹规划,全过程、全方位的保护国土资源,对生命共同体“山林田水湖草”进行综合治理。

(二)国土综合整治要侧重于优化国土品质

土地整治是以对土地的保护性开发为目标,在整治过程中以保证粮食安全为最终目的并将土地的生态、质量和数量有机结合。与之相比国土综合整治更加侧重于优化国土空间品质,在整治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将国土空间要素进行优化配比,从而不断提高区域内的资源利用率,并对一些已经退化、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重点打造生态文明家园。

(三)国土综合整治涉及国土资源全要素

在传统的土地整治过程中,退化和受损的土地、未被合理利用的土地、未开发的土地是土地整治的主要对象,虽然在整治过程中也强调“山林田水湖草”的综合治理,但是整治核心仍然围绕耕地。而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综合整治所涉及的对象包括国土资源全要素,通俗的说就是国家主权管理范围内所涵盖的一切空间资源,在整治过程中不仅对“山林田水湖草”进行综合治理,同时也对矿产资源、山岭、水源、荒地等各种自然资源进行综合治理,除此之外也包括废弃矿山、城市道路设施等一系列非自然要素。

(四)国土综合整治要统筹规划、多位一体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最主要的工程包括保持生态环境、维护田间道路、促进土地平整、开发农田水利等。而基于生态文明的国土综合整治强调的是统筹规划、多位一体,在整个自然空间内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例如防沙治沙、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最大程度的缩短自然的涵养时间,并配合人工辅助等修复手段,不断激发出自然的修复潜力。

(五)国土综合整治要覆盖全地域、全流域

在国家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对于土地整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整治项目,但是在整治过程中存在着项目分散、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等缺点。所以在生态文明理念建设下,国土综合整治一定要覆盖空间的全地域和全流域,在整治的过程中兼顾陆域和海域,统筹规划地上和地下资源,以此来加深纵向、拓宽横向,从而形成统一的治理格局。

(六)国土综合整治要具有创新性的融资机制

财政拨款是土地整治的主要资金来源并配以社会投入为辅。财政资金大多通过科学的预算,具体投入到农田的高标准建设、修复受损耕地的治理、重大土地整治工程等方面,财政拨款大多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土地的有偿使用费以及耕地开垦费等。与之相比,国土综合整治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一定要创新融资机制,要拓宽综合整治的资金来源渠道,政府也要出台相关政策设立生态基金,加大社会与环保人士的融资力度,激发群众的环境保护内驱动力,从而建立多样性的国土综合治理融资机制。

三、生态文明理念下国土综合整治的方向研究

(一)调整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国土资源功能

若想优化国土空间结构,首先就必须要明确国土空间结构所包含的内容,科学的讲,生活与生产空间以及生态空间都是国土资源的空间结构内容,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国土空间中仍旧存在着一些结构划分不合理的现象,使得国土资源不能被充分开发与利用。在国家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国土综合整治的最主要方向应该是调整国土空间结构,优化资源利用率,具体的优化措施为:

首先,解决国土空间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国土资源进行重新规划,解决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其次,对国土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比,合理规划生活、生产空间以及生态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国土资源整治的重点,调整自然要素和非自然要素的比重。

最后,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综合整治,一定要在整治过程中采取科学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例如,对于一些建设用地,可以进行利益的增减挂钩,对一些有利用价值的土地进行二次开发,调整居民的生活空间布局,最大程度的打造生态宜居空间布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建设生态文明。

(二)改善国土空间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当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一定战略高度时,国土综合整治的研究方向也要侧重于改善国土的空间质量,最大程度的开发出国土资源的利用价值。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很多地区对于自然资源与非自然资源的利用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不仅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甚至存在着资源浪费闲置的现象,所以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综合治理在接下来的治理工作中一定要将治理方向放在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上来。

例如,为了进一步改善国土空间质量,国土综合治理可以将城市的闲置用地和低效用地进行二次开发,做到节约集约;对于农村的老旧房屋和一些人烟稀少的村落进行综合整治,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村的空间土地利用率。与此同时,对于农村的耕地要进行及时的修复和整治,缩短土地的涵养时间,以此来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产品产量。对于一些废弃矿山,也要仔细勘察其是否还有利用价值,是否可以做到还绿蓄林,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促进国土空间的最大利用。

(三)保护生态系统、打造生态家园

在国土综合整治过程中,相关部门一定要以保护生态系统为最根本前提,对于已经受损的生态系统,要通过多种有效措施,例如封山育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补水保湿等科学手段为生态系统提供充足的涵养时间,提高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生态系统的修复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一是重塑地貌。在国土综合整治的过程中要对地面沉降、山体塌陷等问题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坡耕地的耕种条件,修复被污染的沟渠及水域,整治被侵蚀的海岸线和石漠化问题。

二是重构土壤。国土综合整治要以污染的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土地等为主要整治对象,改善区域的生态脆弱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对土壤进行重构和整治。

三是重建植被。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生物技术扩大绿草的种植面积、提高绿草成活率。为了降低风沙侵袭可以在生态功能区域种植防护林与植被,修复海岛地区的退化植被系统。

四是重组生物的多样性。在国土综合整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重组生物的多样性,可以通过改善地貌、植被覆盖率、土质、水系等多种方法,打造绿色生态的栖息地,吸引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以此来构建完整的生物链。

(四)建立完整的国土资源整治管理制度

基于生态文明的国土综合整治,一定要以完整的生态保护、修复体系为依据。首先,国家与政府需要制定统一的国土资源整治制度,在整治过程中采用开发、复垦、修复等多种手段确保国土资源可以被最大程度的利用。其次,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保证机制。各级政府要做好财政的协调工作,拓宽社会与金融的资金来源渠道,为国土资源整治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再次,要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由于国土资源整治涉及到全地域和全流域,需要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因此在整治过程中必须要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要明确监督机制。确保国土资源整治的资金可以如实到位,相关部门要经常开展不定期的检查工作,促进国土资源整治工作可以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

综上所述,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我国的战略发展方向,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国土资源综合整治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经济意义。与传统的土地治理相比,国土资源整治不仅涉及的范围更加宽广,同时也牵扯到国土空间资源的全要素,可以最大程度的开发出国土资源的利用价值,而且国土资源整治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指导思想,在整治过程中侧重于对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整治的最终目的是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优化国土空间,构建和谐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以此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威,贾文涛.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J]. 中国土地,2019(05):29-31.

[2]贾文涛.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体会[J]. 中国土地,2013(02):26-27.

[3]贾文涛.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J]. 南方国土资源,2013(04):17-19.

[4]邱文婷. 江汉平原农田水污染现状分析及其国土综合整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蒋晓娟.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