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在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在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刘秋红 兰粒 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611730

【摘要】目的:探究在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所发挥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抽取痔疮患者60例作为护理对象,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后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比较指标:护理前、后VAS评分;术后水肿消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应用在痔疮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中,显著减轻疼痛症状,缩短康复时间,取得积极管理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痔疮;术后疼痛;管理价值


痔疮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治疗,但术后会有明显的疼痛症状,使患者存在较多恐惧情绪,影响术后恢复效果[1]。常规延续护理虽然延长护理的实施时间,但方法比较单一。多学科协作模式基于循证医学,融合多学科的护理要点,促进团队之间的交流,应用在延续护理中可保证护理的全面性、科学性,保证护理质量[2]。本文分析多学科协助模式延续护理实施在痔疮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的时间范围是2019年6月~2020年6月,抽取60例接受手术治疗和护理的痔疮疾病患者作为护理对象。对象选择标准:确诊为痔疮,需要手术治疗;意识清楚,同意参与研究。排除对象:精神障碍、肿瘤疾病、其他肛肠疾病;其他内科疾病;沟通障碍等。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是23~58岁,平均(39.48±1.32)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范围是27~58岁,平均(40.48±1.5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经过比较无差异,P>0.05。

1.2研究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护理人员要解释术后疼痛的原因,疼痛严重时时遵照医嘱进行药物镇痛。患者住院后进行饮食指导和注意事项宣讲。在出院后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对患者进行指导。

观察组:应用多学科协助延续护理,具体的内容如下:①组建护理小组。成立负责护理的小组,由护士长负责,根据成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分工,明确护理要点。开展培训,了解多学科协作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流程。全面了解患者的资料和术后疼痛症状,为患者建立延续护理档案,记录患者护理的实施情况[3]。②制定多学科协助模式延续护理方案。评估患者的心率状态、生理状态、术后疼痛情况等,护理方案的制定要包含饮食、用药、心理疏导、疼痛管理和并发症预防等内容。保证各项护理内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准确落实。③护理实施。合理安排患者术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保证术后营养供应。遵照医嘱给予用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患者正确认识术后疼痛,积极配合护理来缓解疼痛。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可采用热敷、按摩腹部等方式帮助排便[4]。④提肛训练。在其进行提肛训练可提升术后康复效果,增强腹部与盆底肌力量。提肛训练方法:取平卧位,双下肢屈曲分开,吸气时主动收缩肛门,呼气时放松,每次30s。④延续护理。借助社交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邀请患者入群。护理小组在群内分享健康知识,指导患者居家时进行疼痛管理。叮嘱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解答患者的提问,鼓励患者之间分享经验。

1.3评价指标

采用VAS疼痛自评量表来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症状,评分的区间是0分(无痛)~10分(剧烈疼痛),量表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当前的疼痛症状越明显。②统计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主要有术后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分析数据选择的统计学软件包是SPSS21.0,指标数据的记录方式是(604b0694ef46b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组间比较的检验工具是t,当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时,P<0.05。

2结果

2.1VAS评分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近,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降低显著,差异比较有意义,见表1。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数据对比(分,604b0694ef46b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30

6.84±0.36

3.81±0.13

对照组

30

6.19±0.21

5.91±0.28

t值

-

1.03

11.07

P值

-

P<0.05

P<0.05

2.2术后康复时间

研究组患者水肿消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详见表2.

2 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数据比较(d604b0694ef46b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s

组别

例数

创面愈合时间

水肿消退时间

研究组

30

14.03±1.33

7.35±1.13

对照组

30

19.06±1.42

13.92±1.04

t值

-

15.03

12.71

P值

-

P<0.05

P<0.05

3讨论

肛门齿线具有丰富的淋巴回流和神经支配,对于疼痛的感知较为敏感。痔疮手术后产生的疼痛症状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负面应激反应,因此要加强护理。本文研究所采用的多学科协助模式延续护理转变常规护理的认知,护理人员要主动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积极进行多学科协助,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5]

结合本次研究可知,研究组患者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症状评分低,患者创面愈合和水肿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差异,证实研究组护理所取得积极效果,多学科协助模式延续护理可显著改善痔疮患者术后的疼痛症状,促进疾病好转。

综上,将多学科协助模式延续护理实施在痔疮术后疼痛管理中可显著减轻疼痛症状,促进术后愈合,护理实施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旭.疼痛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2):167-168

[2]赵颖,乔玉萍,于振华.在痔疮手术中采取不同体位对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4):37-39.

[3]陈冬妹,徐为群.基于舒适护理理论分析肛瘘术后并发症的非药物护理方法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10):195-197.

[4]吉晋.综合减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杂志,2018,37(8):1061-1064

[5]汪少华,郭翠华,张艳,等.分析疼痛护理在痔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