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干预对调剂差错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1

中药处方干预对调剂差错的作用

杨瑶

云南省姚安县人民医院 云南楚雄 675300

【摘要】处方干预是指在处方进行调配前对于审核中发现问题的处方进行干预的过程,属于前置性干预。目的:通过对我院中药饮片处方干预的结果分析,发现问题,避免调剂差错,提出建议,加强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干预的50张处方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干预无效5例;有效干预45例,其中存在用法用量不合理、方药与证型不符、重复用药、配伍禁忌、选药不适宜等问题。结论:药师对处方进行前置性干预可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效预防潜在的用药失误,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对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药结合都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处方干预;问题;调剂差错;建议

中药的调剂属于中医治疗疾病“理、法、方、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同时对患者用药安全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各医院推行电子处方的应用,处方中出现的问题与手写处方已大有不同。笔者对现实工作中,处方调剂干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以提高中药调剂质量。

  1. 中药处方干预问题总结

1.1用法用量不合理:用量过大或过小。如远志用30g,延胡索用125g ,芦根用1g;外用汤剂内服等等。

1.2处方与证型不符:如脾肾气虚用小柴胡汤,肾阳虚用六味地黄丸,阴虚肺燥用三仁汤等等。

1.3选药不适宜,如乳癖用秦皮,寒湿凝滞用山茱萸,闭经用生大黄等等。

1.4配伍禁忌:处方使用了“十八反”“十九畏”中 的药物如:附片与半夏,附片与贝母,海藻与甘草等。

1.5脚注问题:特殊药物未注明用法如: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

2.实际问题

近年医院推行使用电子处方后,在处方开具过程中出现手误的频率之大是手写处方的数倍。上述问题中的用法用量及重复用药就是在录入时出现错误,而医生没有核对造成的;处方与证型不符是因为在词库中选择病名证型时过于随意,导致与用药不适宜;选药不合理则是因为药名的检索码(首拼字母)相同如:青皮与秦皮,苏木与升麻,山茱萸与吴茱萸、党参与丹参,黄芪与黄芩,白术与白芍等等;没有脚注因为用药信息维护不到位或是信息系统录入程序无法书写。

3.调剂差错

上述问题中显而易见的诸如剂量、用法、脚注、配伍禁忌等问题比较容易在处方审核过程中被发现而得以纠正。而选药不适宜、用药与证型不符的情况凭药师个人工作经验判断,存在很大隐患。如不能及时发现并与处方医生沟通就按方配药,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会产生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给患者造成用药安全隐患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问题的解决建议

4.1完善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应重视对医生处方的书写规范,疾病名称及用药信息尽量完善并及时维护,特别特殊的应考虑允许手动录入。解决中药处方特殊用法药物的脚注录入问题。对重复用药、相似药物、配伍禁忌应有拦截或提示。同时程序应尽量简便,避免在就诊高峰期医生随意对待处方开具的严肃性。

4.2加强医、药人员业务素养培训

在工作中发现年长的临床医生对电脑操作不熟练的居多,低年资医生用药经验不足,年轻药师工作经验不足,对医生的用药习惯也欠缺了解。故应加强医生对医院信息系统熟悉程度的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对《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宣教、监管等方式,促进医生对处方质量重要性的认识,规范处方书写。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医疗临床的需求等诸多变化,处方调配面临的问题已与之前不同,唯有对自身及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扎实者,方可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给患者提供更优良的药学服务。以此建议加强对其培训及高年资药师的带教工作。

4.3加强医药沟通

中医历来流派众多,临床用药各有心得,治疗选方并不拘泥于传统成方,“十八反”“十九畏”也自古争议颇多。在实际工作中,医、药沟通是必须的。对于配伍禁忌、剂量、用法、炮制等都是需要沟通的重点,对调配人员自身业务素质、职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及时有效的沟通对避免调剂差错,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医疗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结论

中药调剂过程中,根据医生临床处方所开具的药物,规范、准确的为患者调配药剂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更有助于提升整体医疗服务的良好形象。但现实中中药调剂存在的问题呈现多样化,本次分析仅简述目前工作中常见情况,并提出几点建议,对于仍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进一步不断总结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