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应急设施系统化管理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1
/ 2


核电厂应急设施系统化管理思考

陈波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 嘉兴市 314300

前言

福岛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福岛核电厂应急控制中心在核电厂场区辐射剂量较高时作为核电厂对内指挥和对外汇报的枢纽,为应急指挥、应急救援人员提供了一个低放射性剂量的工作和休息场所,保障了应急人员的辐射安全,发挥了应急响应堡垒作用。

本文通过系统化思考核电厂应急设施抗震可居留性防水淹安全功能设计、系统和设备可用性、程序文件有效性等核心功能,从核电厂应急设施设计,运行和维修管理,变更改造管理,监督检查管理等方面持续改进,保证应急设施核心功能长期可用。

一、核电厂主要的应急设施

核电厂主要的应急设施包括专设应急设施和兼容应急设施。专设应急设施:应急控制中心(EM楼)、现场指挥中心(OSC)、后备应急中心、环境监测设施。兼容应急设施:主控制室、副控制室(紧急停堆盘)、技术支持中心、卫生出入口等。

二、核电厂应急设施设计安全要求及其复核

1.EM楼是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全面指挥、管理和协调中枢,是核事故期间应急指挥部和国家指派代表进行现场工作的场所,是和场外有关应急组织和国家有关部门进行通信联络,通报事故信息、应急状态和应急响应的信息的场所,是与场外有关应急组织进行协调的场所。设施内包含了柴油发电机系统,配电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碘吸附净化过滤系统,生活水系统,消防水系统,UPS系统,应急支持和应急指挥软件系统等,系统繁多,涉及面很广。

在核电厂发生事故时EM楼需要功能完备,因此必须满足设计基准地震的抗震要求、必须满足在机组严重事故S3源项释放情况下的可居留性要求,必须满足在场址发生设计海啸和风暴潮等情况下的防水淹要求。

1).抗震要求通过复核构筑物设计基准地震和重要系统设备的抗震设计等级实现,也就是说,EM楼厂房,应急柴油发电机,应急配电系统,事故后通风系统等,必须满足设计基准地震的要求。

2).可居留性要求通过将厂房设计为没有窗户、只有通风口,外部通道均安装铅屏蔽门,厂房墙壁和楼顶厚度均大于300mm,使用通风系统保持EM楼处于正压状态,从而保证EM楼内空气中放射性满足要求。

3).防水淹要求通过将EM楼厂房标高设计为设计基准洪水位实现,可以通过加高海堤等减少海啸和风暴潮影响。加高柴油机主储油罐入口高度至福岛事故后规定的洪水位位高。

2.现场指挥中心,技术支持中心,主控室均需满足上述安全要求。

3.后备应急中心、环境监测设施、应急集合点、副控制室(应急停堆盘)、卫生出入口没有可居留性要求。后备应急中心需设置在烟羽应急计划区外,应具备对内指挥机组和对外汇报的能力。环境监测设施应满足事故状态下放射性监测、取样和分析能力。副控制室(应急停堆盘)需要配置辐射防护物资和相关应急程序。卫生出入口需要配置足够的辐射防护物资。

三、核电厂应急设施管理优化的系统化思考

1.核电厂专设应急设施运行和维修管理优化

核电厂专设应急设施运行和维修管理均属于配置管理范畴,包括运行人员管理,系统设备图纸、运行程序、定期试验管理,设备预防性维修和缺陷性维修管理等。

中国每个核电站都需要接受监管部门、上级单位等的外部检查,核电厂应急设施运行和维修情况通常也是检查的内容,经常发现如下问题:

  • 运行人员记录巡检情况不清楚,今天发现的设备缺陷,明天就没有记录了

  • 部分系统设备缺陷处理时间过长,有时长达几个月,缺乏有效的跟踪机制

  • 缺少基本的运行规程和运行流程图

  • 定期试验没有按照程序要求执行

  • 设备没有编制预防性维修大纲,因此也没有必要的预防性维修

  • 具有有效期的辐射仪表、应急食品存在超期的问题

如何减少或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优化核电厂应急设施运行和维修管理是每个核电厂均需要面对的问题,但是如何优化呢?

1).建立周巡检,月度试验,年度试验体系,确保及时发现系统设备缺陷

应急人员每周巡检两次,可及时发现应急柴油机组的跑冒滴漏,厂房卫生,通风空调系统及冷水机组报故,辐射防护用品、应急食品超期,热水器供水不足,电脑无法开机、或开机后无法登陆页面、鼠标失电,电视机未及时续费等问题。发现的系统设备相关缺陷需发状态报告进行跟踪、处理。

每月进行月度试验,试验内容包括柴油发电机系统启动及带载试验、通风空调系统日常与事故模式切换试验、应急音视频系统互联试验、传真试验、应急物资月度盘点、照明系统检查、食品有效期检查、辐射防护用品有效期检查、洗眼器功能试验等。月度试验是对应急设施系统设备功能进行系统性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各系统设备在运行时出现的问题和故障。

年度试验,包括屏蔽门密闭试验,碘过滤通风效率试验,消防系统雨淋阀功能试验,程序文件图纸资料核查,生活水系统水箱换水,厂房正压试验等。可以发现屏蔽门密闭不严,生活水系统进入故障,碘过滤通风不满足要求等问题。

2).梳理应急设施关键系统和设备,建立运行流程图和运行程序体系

EM楼需要为柴油发电机系统,配电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生活水系统等编制发布运行流程图,需要发布柴油机启动试验规程,通风空调切换运行规程,配电系统倒闸操作规程,事故后通风系统应急运行规程,生活水系统运行规程等规程。需要建立各个配电屏负荷清单,需要收集照明配置图,并放置在各设备间,便于取看。

3).编制预防性维修大纲,及时完成系统设备预防性维修工作

EM楼、现场指挥中心等系统设备投用后,及时跟踪落实技术部门预防性维修大纲编制,及时触发和执行系统设备预防性维修工作,可以及时将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故障、缺陷扼杀在萌芽中,可以进一步核实系统设备备品备件情况,及时补充缺少的备品备件。

4).对物资有效期进行专项管理,提升有效期管理效率

应急设施内食品,辐射测量仪表,TED和EPD,空气呼吸器滤芯,安全帽,牙膏,洗发水,沐浴露,干电池等具有有效期限的物资,编制物资清单、数量和有效期限,放置在现场。在日常巡检和月度试验中可以非常容易的关注物资有效期限,及时更换即将过期的物资,大大提升了物资有效期管理的效率。

2.核电厂专设应急设施的变更改造管理

变更改造是保证核电厂应急设施保持长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核电厂的专设应急设施由于建造初始的设计问题,设备运行年久、老化、耗损等原因,各个系统均面临变更改造,变更改造技术责任部门需要根据各个系统的运行缺陷情况,适时提出变更改造申请,采购质量可靠的成熟设备。变更改造完成后,需升版系统运行规程,发布相应图纸和文件。

3.核电厂兼容性应急设施的监督管理

核电厂兼容性应急设施通常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主控室和副控室(应急停堆盘)应急物资由运行处负责管理,技术支持中心由技术处进行管理,卫生出入口由保健物理处负责管理。由于管理人员分散,设施内存在应急程序版本不及时更新,应急食品和辐射防护物资超期、应急物资存放不足等问题。

监督性检查是保证核电厂兼容性应急设施的有效手段,监督性检查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由应急管理人员组织,会同设施管理部门,可要求该部门负责人协同检查,以提升设施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

四、总结

核应急作为核电厂纵深防御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应急设施按照常备不懈的原则,通过抗震可居留性防水淹安全设计,优化专设应急设施的运行、维修和变更改造管理,对兼容应急设施进行监督性管理,为应急集合点编制详细的应急清点协调员行动卡,在应急设施管理的各个方面均进行系统化思考,持续优化应急设施管理水平,保持应急设施处于随时可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