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9
/ 2

浅谈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丁会

安徽长之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丁会 安徽合肥 230041

摘要:随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为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水日益增长的需要,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破坏性的开采,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极度毁坏,这就涉及到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管理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就地下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发展,作了相关的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措施

  地下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够合理有效的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但过度开发,可能将导致地下水资源的全面破坏,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这就需要强化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强化地下水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为保护地下水环境提供重要的管理基础。

  1加强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只要与人类社会用水息息相关的并且是能持续更新的淡水统称为水资源,具体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及土壤水,目前,世界其中最重要的环境问题就是保护地下水资源。受到世界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中其中一项就是水资源的紧缺,保护地下水资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对地下水保护也采取了很多积极的行动。

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储量远高于其他国家,因此往往对其使用没有有效的节制。对地下水资源实施开发与利用一定要根据地下水的固定特性进行,使水资源能够保持平衡。若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若增加百分之一的地下水的开采量,全都是进入湖泊的话,将会导致湖泊的水量增加百分之六十,这样的增加速度与地球的任何特大洪涝灾害相比,影响都是相当大的,所以,一定要保护好地下水资源,这样才能有利于水资源的长期发展。

  2地下水保护与治理措施

  2.1对地下水资源情况进行综合考察

  许多地下水资源是由地表水转化形成,地下水补给量与地表水的用水量、用水效率和用水结构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这些数据不会一成不变,因此为了保证地下水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就要对这些数据及时进行考察和分析,这样就可以及时对地下水进行开发,避免出现过度开采的问题,还可以保证地下水资源不会被浪费。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2.2减少地下水开采过度的问题

  要避免对地下水资源形成过度开采,就要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对于一些过度开采的地区,要加大管理力度,制定有效的节水措施,树立全民节水的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进行地下水开采时,要制定完善的计量机制,避免出现超采。可采取动态监督的方式,保证地下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计划,进一步提高地下水资源的效益。

  2.3对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治理

  为了避免地下水被污染,可采取两个方法进行治理。第一个方法是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处理,避免其继续扩散,通常是采取收容的方式。第二个方法是消除污染物。进行地下水治理时会涉及到许多技术,常见的技术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生物净化法、抽水处理法等。

  2.4加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联合应用

  为了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要考虑到将其与地表水进行联合应用,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在自然条件下,地下水和地表水可以互相转化,因此,相关人员可以利用这种关系对地下水进行开采,将地下水和地表水采取综合开发和调度的方式就可以进一步减少水资源浪费。

  2.5对地下水进行人工补给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下水的补给量,使地下水位更加稳定,可以采取人工补给的方式,将地表水注入到地下含水层之中,使地下水的水质得到改善,水量更加稳定。为了避免污水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可以在含水层中建立淡水帷幕;及时将洪水排出,合理处理径流;由于大量的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可以利用天然自净能力,对污水和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

  2.6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

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就需要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使保护工作有严格的依据。目前,我国对地下水监测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建立专门的地下水监测机制,对监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及时跟踪和分析,这样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在監测中存在的异常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可以了解地下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要加强对地下监测网的建设,使监测工作常态化,确保地下水资源能够得到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相关人员要根据监测的情况落实具体的保护工作。

3地下水可持续开采的具体措施

  3.1加强立法工作,将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纳入法律范畴

  严格规范和执行用水许可证制度,以限制地下水过量开采,确定和划分水资源保护区,依法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从法律上确立“谁开采、谁补给”“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遏止地下水过量开采及污染地下水的趋势从源头上抓起。

  3.2尽量补给地下水,避免地面沉降的速度过快。

  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对地下水进行适当人工回灌补给,尽量提高含水层水位,以控制沉降。应尽可能多的使用地表水,降低地下水用量,保证期能够休养生息,帮助其逐渐恢复动态平衡。

  3.3加强管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地下水污染。

  在治理现存污染问题的基础上,应特别注意以预防污染、遏制污染源为重点。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已逐步由地表水污染防治转向地下水污染控制。我国的现状是地表水污染状况依然严峻,因此地表水的保护依然是重点,但地下水的保护问题同样重要,所以也需要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由于地下水具有流动极其缓慢的特点,因此地下水污染过程更加缓慢,也更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在已经受污染的地下水域,在其污染源得到彻底控制后,一般还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使水质复原。

  3.4利用经济杠杆,限制地下水的开采

依据“优先使用地表水,限制开采地下水”的原则,提高那些对地下水超采、严重超采地区的水资源费标准,实行累进加价机制限制超计划用水,并鼓励利用再生水资源,尤其针对洗车、洗浴等特种行业。如果可以发挥价格机制,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就能对用水的需求起到调节作用,推动用水户节水投入的增加,有效加强用水管理,避免跑、滴、冒、漏水的现象发生,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地下水的开采有效控制,对地下水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保护,增强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3.5逐步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

对于地表水污染,一方面要寻找生物量大、富集能力强的生物制作生物浮床,利用植物及其根系的萃取、降解、挥发、固定及过滤等作用降低污染物浓度;另一方面,对河流底泥污染较为严重且水生物相对较少的区域,可以对河道进行清淤并加大河流两岸的绿化力度,尽量设置河流两岸绿化隔离带,逐步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对于已经造成的浅层地下水污染,同样也可以通过生物的方法来修复,即在污染区域,微生物在好氧、兼性厌氧以及厌氧等不同环境条件下通过吸收、吸附和降解作用来净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3.6继续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

地下水人工回灌也是修补地下水超采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有条件进行地下水回灌的地区,人为地将地表水、自来水、雨水等水资源补给到地下含水层中,提升地下水的水位,增加地下水的储备量。

  4结语

总之,地下水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是保障地下水资源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地下水资源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不遗余力的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的制度改革,并全面改进地下水的节能排污措施等,以从根本上实现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合理管理,为强化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做出相应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姜海涛. 浅谈水文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J]. 农家参谋, 2018, No.571(02):215.

[2] 高洁. 浅议对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12):3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