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临床心理诊疗中的医患关系与知情同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分析临床心理诊疗中的医患关系与知情同意

赖永才 黄亚婵 苏子竣 万巧飞 黄江蓓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自治区柳州市 邮编 545002

摘要目的:探讨知情同意制度的有效实施与采取的相应手段,以此为规范治疗流程提供信息参考。方法:深入分析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根据签署知情同意书时的各种不规范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措施手段,使知情同意制度得以落实。

并对比推行知情同意制度和未推行知情同意制度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治疗效果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7.14%)和治疗效果评分(93.14±1.9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85.71%)和治疗效果评分(80.98±1.56)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口腔科患者的治疗工作前,通过知情告知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并使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相关的治疗工作。令整体的治疗满意度和治疗效果,都得到显著的提升。

关键词:临床心理诊疗;医患关系;知情同意

引言:通过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方式,既能够使患者及家属全面了解相关的病症情况,消除内心的顾虑和疑问。还可以拉进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治疗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但在知情同意书的签署过程中,由于部分医生重视程度不足和患者的认知程度较低等因素,使知情同意制度未能落到实处,令患者的治疗工作受到严重的阻碍。本次实验探讨了知情同意制度的有效实施与采取的相应手段,以此为规范治疗流程提供信息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未全面推行知情同意制度,选取该期间收治的口腔科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再选取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全面推行知情同意制度后收治的口腔科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8,年龄范围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32.1±1.1)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6:19,年龄范围为24-64岁,平均年龄为(33.2±1.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症情况等方面,均无任何明显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医护人员根据两组患者的病症情况,均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具体内容如下。

1.2.1 设立分类同意书

设立知情同意书,是完善与实施知情同意制度的首要环节,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在设立知情同意书的过程中,不仅要在内容中详细表明相关病症情况,以及治疗方法和医疗风险等内容还要着重注意知情同意书的格式统一和分类管理,使每种知情同意书更具针对性。比如,在口腔科的治疗过程中,就可以根据患者病症的不同,设立根管治疗知情同意书、拔牙术知情同意书、种植手术知情同意书和各类修复体知情同意书[1]。为患者的康复治疗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

1.2.2 提升医护人员重视程度

医院通过加强内部培训的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对知情同意权的重视程度,帮助每个医护人员树立良好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能够在日常的治疗工作中,将病症状况、治疗手段和医疗风险等相关内容,全面如实的告知给患者,确保各项操作的流程规范。通过将各项信息如实告知患者的方法,不仅能够消除医患之间的心理隔阂,也可以将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促进患者的及早康复[2]

1.2.3 深入分析医患关系

医患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主动与被动、指导与合作、相互参与三种模式。在口腔科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之间的关系也往往是前两种模式,即患者处于被动状态下接受治疗或听从医生指导完成治疗。通过深入分析医患关系后,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从患者的角度进行出发,利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患者讲述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各项风险和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必要性[3] ,从而消除掉患者对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抗拒、抵触心理,促进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1.2.4 确保知情同意书的完整有效

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过程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知情同意书的具体内容,解除患者心中的各项顾虑。并在患者签署时,着重关注患者的填写质量,确保知情同意书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应。为患者治疗工作的开展,做足良好的铺垫工作。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效果,主要以治疗满意度和治疗质量评分两种指标进行评价。通过公式:(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治疗满意度,可以分别计算出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1.0进行专业分析。并以(%)和(60331f5ed6941_html_974ceb15fce297b8.gif ±s,分)标识效果,经X2检验后,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 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5

30

4

1

97.14%

对照组

35

24

6

5

85.71%

X2





12.457

P值





<0.05

对比两组数据,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两者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对比(60331f5ed6941_html_974ceb15fce297b8.gif±s,分)

组别

例数

精神健康

器官功能

总评分

观察组

35

45.12±1.01

46.07±1.26

93.14±1.92

对照组

35

40.42±1.34

40.24±1.09

80.98±1.56

t/X2




13.407

P值




<0.05

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提到,执业医师有如实告知患者自身病情义务。而口腔科有其特殊性,大多数的治疗操作均为不可逆,甚至还会对患者的组织器官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所以,在开展日常的治疗工作时,医生更应该严格履行各项条例的规定要求,将治疗方案、治疗时间、病症情况和不良反应,收费情况等相关信息,完整地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再开展相应的治疗工作,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但部分医生常常在未全面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状况或未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就进行了相应的口腔治疗工作。这种不规范操作的现象,不仅会严重降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还会令整体的治疗效果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并极大程度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可能会使患者的治疗周期大大延长。还有些患者对知情同意方面的认知程度较低,出现了严重的抗拒心理,从而造成了拒签知情同意书的现象,令治疗工作迟迟未能开展。

因此,本次实验针对签署知情同意书时的各种不规范现象,结合口腔科医患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提升医护人员重视程度、确保知情书完整有效、统一同意书格式内容和消除患者抵制心理等措施,将知情同意制度落到实处,令口腔科的治疗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与合理化,为患者的康复治疗,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从本次实验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7.14%,治疗效果评分为(93.14±1.92)分。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为85.71%和(80.98±1.56)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在日常治疗过程中,全面推行知情同意制度,能够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加强医患双方对“知情”与“告知”的正确认识,并通过正确有效的沟通和干预措施获取患者的理解配合,获得患者信任,使得整个诊疗活动按约定路线进行,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4]

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梅春英,王晓波.患者知情同意权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

[2]何绵锦.略论医患关系中的知情同意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9-34.

[3]陆锦冒,韦华,谢莹.医疗知情同意书的医疗告知现状分析[J].管理观察,2018

[4]赵亮,李洁,蔡丽萍 从“牙拔除术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中看医患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年12月第25卷第6期:777-778


[自治区级项目编号Z201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