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实战化建设的提升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实战化建设的提升对策

刘洪涛

西咸新区消防救援支队 陕西省西咸新区 7100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诸多行业都加强了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现阶段,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化发展,消防队伍外部作战的环境也显得更为复杂化,特别是灭火攻坚的目标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所以在灭火实战当中,也逐步显现出了诸多的问题。这当中也有着专业设施水准相对较低等的客观因素,所以,灭火战术的训练在提升基层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方面的作用,也愈发地凸显。

关键词: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实战化建设;提升对策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我国在提高对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重视程度的同时,也在不断在加大实战化训练建设力度。但由于灭火救援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在实战化建设期间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就加强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实战化建设的对策进行了详细探讨。

1目前我国消防队伍实战化训练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备的实战训练设施

部分消防队伍的训练基地没并未建成完善的训练设备以及齐全的训练场地,导致消防队员在训练过程中部分项目无法开展,无法进行综合化、多元化的实战训练。例如建筑倒塌、石油化工以及地下场所的实战训练无法开展。此外消防队伍装备设施也未完善,且没有达到国家的规定标准。一些检测器材缺乏定期的维修与检测,长时间的使用导致器材的精确度以及安全度都无法得到保障。这些实战化所需的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缺乏导致消防队伍在实战化训练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使用其贴近实战的现实情况。

1.2方式过于简单且匮乏灵活性

第一,组织模式相对简单。有相当一部分基层消防队伍通过开展体能和技术培训方式进行相关战术训练,使具有明显系统特点的战术训练过于简单。在开展组织训练的流程方面,对于所提出的课题、战术变化、归纳讲评等战术训练的核心内容,往往存在着应付了事甚至是根本不执行等情况,这无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术训练的运作效果,进而也让战术训练仅仅只是赋予形式而已。第二,训练匮乏一定的灵活性。基层消防救援队伍中指挥工作人员的调控能力以及参训工作人员随机应变能力是有效提升作战水准的核心环节。而战术性训练的灵活性、实用性、多变性等特征,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与技能训练相对的规范性有着很大区别,每一项动作要点以及环节都有着极为明晰的要求。而战术训练的灵便性要求,更是全面考验着相关指挥工作人员的反应能力。因此,战术训练不能太过传统,特别是不能依据程序化的方式去开展。

1.3信息技术应用情况不佳

根据当前消防救援队伍的信息技术使用情况来看,其日常采集信息的面比较窄,能够选择的信息资源具有一定局限性。例如在灭火救援指挥系统或指挥中心接处警系统中,一些作战的预案并没有与实际的接警处置行动进行关联,无法实现出警和预案同步的情况,这就导致了预案中有效信息的利用率不高,起不到预案应有的作用。

2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实战化建设的提升对策

2.1高标准规划建设训练基础设施

训练基地要发挥好应有作用,必须建立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大力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功能完备的模拟训练设施,如综合性训练楼、烟热训练室、化工模拟灭火设施、地下建筑模拟训练设施、建筑倒塌模拟训练设施等。在建设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前期统一设计后期分阶段建设的方式,建设前高标准的统一规划设计,预留足够升级空间,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分阶段逐步完善训练设施,满足集训、比武以及考核等需要。如有条件,还可建设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和教室,电子资料库、数字化模拟训练室等,满足训练基地开展学习研究功能。此外,还要完善后勤基础设施,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JB152-2017)标准,配套建设集训所需的住宿、就餐、洗浴以及文化娱乐设施,满足集训生活所需。

2.2优化实战训练模式

消防队伍需根据火灾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采用创新的训练模式,开展针对性的实战化训练,从而使消防队伍训练效果最大化,在实际的灭火救援行动中可以更好的配合发挥作用。形成训练小组,进行轮班训练,培养消防队员之间的配合能力。在实战化训练的模式中,不仅需要结合以往科学的经验方法,还要明确战略战术,从而使实战化训练更加贴切实际的灭火救援行动,达到实战化训练的目标。此外还要针对城市建筑集中,火灾隐患较多的地方以及特殊的缺水场所与重点危险源单位进行全面详细的预案编制工作,从而做好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进行灭火救援的准备工作,在科学合理的指挥下最大程度发挥灭火救援的效果。此外应将一切满足实战训练条件的区域例如拆迁相关建筑物、训练塔、营房等作为实战训练的主要场地。通过设定相应的场景、灾情针对某一科目进行训练。通过实战化的训练方式提高消防队伍对紧急情况的处理水平,并加强班组之间的配合能力,从而在火灾事故等救援现场可以将作战效能最大化。支队间应针对不同的单位建立多元化模式,例如支队层面主要针对全市重大危险源、火灾隐患集中、化工产业聚集等区域,而中队层面主要负责辖区重点单位、居民小区、特殊缺水场所等。通过建立应急处置预案以及跨区域的协同作战与专业人员作战体系的编排,开展实战化训练,从而提高消防队伍灭火救援的作战水平。

2.3通过强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构建信息化保障体系

(1)强化对网络平台的建设。信息实现多向、快速的传递主要依靠网络,如果内外信息互通不流畅,能够共享的资源匮乏,会严重影响到信息的利用率。从长远方面看,跨领域信息运用已经是信息发展的趋势,在实际的消防工作中,需要将信息互通的形式进行简化,建立合理的信息共享机制,真正通过各个平台和系统的合成,强化信息的实用功能,提高调度或者指挥的准确性。(2)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想要有效提高应急通信的保障能力,就需要熟练掌握一些信息化装备的实际操作方法和信息系统指挥流程,这样才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发挥出信息化设备的优势,为作战交流、指挥提供有力保障。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与政府部门、网络运营商之间的协作,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一些应急通信预案,并且定期开展联动演练,确保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通信都能够畅通并且灵活,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4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工作

新时期有关部门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防火监督工作与信息技术进行紧密的融合,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执法监督工作要做到边宣传边建设,在原有传统的消防监督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执法监督工作。一方面,加强防火监督工作的宣传。消防监督工作并不是单方面的,需要与群众有效沟通,与群众互动,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网”,依托互联网,在专业的自媒体和互动平台公开专门的防火监督官方账号,如:当前最火的短视频平台、微博等,能够与群众及时沟通和互动,互相监督,以便捷的方式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相关机制也要不断推进和建设,增强监督网络的安全性,做好技术支持工作,同时,做好移动终端设备的开发,迎合现有手机App的趋势,转变办公模式,系统全面的构建网络系统。还要做好人员建设工作,将信息化的工作技术有效普及,落实掌握。

结语

总之,基地化训练将会在消防队伍的发展进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地化建设也会在发展中得到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乔瑛娜.探析实战化训练环境对消防部门灭火救援能力的提升[J].今日消防,2019,4(07):22-23.

[2]陈杨.探析实战化训练环境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的提升[J].科技资讯,2018,16(0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