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后新生DSA针对性位点初步观察和新生DQ DSA产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19
/ 1
摘要目的观察中国肾移植受者的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n DSA)产生规律及分析产生针对特定位点的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Q DSA)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接受肾移植的470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n DSA阳性受者36例,通过横断面研究观察受者产生的dn DSA的针对性位点数量及其MFI值,对比分析各位点dn DSA的受者数量及强阳性受者比例之间的差异,初步观察dn DSA的产生规律,并将dn DQ DSA阳性受者与dn DQ DSA阴性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应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寻导致dn DQ DSA产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排除术前PRA阳性、移植失败、失访受者后共纳入肾移植受者470例,产生dn DSA者36例,发生率36/470(7.36%),各dn DSA位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DQ位点最多为19例(52.8%),且强阳性比例最高(P<0.001)。将全部dn DQ DSA阳性受者作为观察组(19例),随机选取dn DQ DSA阴性受者作为对照组(38例),对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在性别、诱导方案、输血史、移植病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Q位点错配数是产生dn DQ DSA的相关因素(P=0.003)。结论dn DQ DSA是中国肾移植受者群dn DSA主要组成部分,DQ位点应作为影响参数纳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肾脏匹配算法,以降低dn DQ DSA发生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