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矫治技术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无托槽矫治技术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评价

沈宏一

海军第 905 医院

上海市 200052

【摘要】目的:评估口腔正畸患者实施无托槽矫治技术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针对88例本医院诊治的口腔正畸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是抽取时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4例。分别予行常规固定矫治技术治疗、无托槽矫治技术治疗,比对两组正畸治疗时间及咀嚼功能指标。结果:(1)实验组倾斜牙体扶正时间、转位牙体扶正时间、正畸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患者行无托槽矫治技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正畸时间,提升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

【关键词】口腔正畸;无托槽矫治技术;咀嚼功能


口腔正畸是当前牙体错位、畸形的重要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牙列不齐、牙体缺损、牙齿重叠等口腔畸形,随着当前口腔医学技巧及医疗技术逐年发展,如何对口腔正畸治疗方式进行改进十分必要[1]。对此,本研究针对口腔正畸治疗措施进行分析,讨论无托槽矫治技术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针对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本医院诊治的口腔正畸患者纳入实验资料,88例,分组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分别是实验组(n=44)与参照组(n=44)。实验组口腔正畸女男比是21比23。年龄上限45岁,年龄下限19岁,年龄均值是(32.87±6.74)岁。参照组口腔正畸女男比是19比25。年龄上限46岁,年龄下限19岁,年龄均值是(32.92±6.78)岁。对2组口腔正畸患者年龄、性别数据资料实行验证,P>0.05,具有可比性特征。

1.2方法

参照组予行常规固定矫治技术治疗,正畸治疗前对患者实施口腔影像学拍照,完善各项检查,并制作口腔模型,应用直丝弓托槽矫正器予以正畸,分别在患者磨牙、下牙列粘贴颊面管和托槽[2]。正畸治疗患者每4周进行1次复诊,定期更换患者的弓丝,先应用圆形、再应用方形;先应用细丝、再应用粗丝;先应用钛镍合金、再应用不锈钢。实验组开展无托槽矫治技术治疗,对患者口腔内进行全面检查,并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应用三维系统重建,制作无托槽矫治器[3]。针对口腔正畸患者实施无托槽矫治,患者定期进行复诊,医师对其牙列正畸效果加以评估,每3周更换一次无托槽矫治器。

1.3观察指标

观察口腔正畸患者治疗时间,包括倾斜牙体扶正时间、转位牙体扶正时间、正畸治疗时间。检测患者咀嚼功能指标,咬合力:应用咬合力测试仪器评价患者咬合力。咀嚼效率:给予患者2g生花生,告知口腔正畸患者均匀咀嚼20次,将口中花生碎末吐出,烘干后对咀嚼物进行称重,(咀嚼后花生重量-2g)/2g×100%=拒绝效率[4]

1.4统计学分析

全部88例口腔正畸患者病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之中,计量资料表示成(均数±标准差)形式,包含:倾斜牙体扶正时间、转位牙体扶正时间、正畸治疗时间及咬合力、咀嚼效率指标,实行t检验,满足正态分布。P<0.05,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口腔正畸患者倾斜牙体扶正时间、转位牙体扶正时间、正畸治疗时间比较

对比口腔正畸患者正畸治疗时间数据(见表1),实验组倾斜牙体扶正时间、转位牙体扶正时间、正畸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

1:口腔正畸患者倾斜牙体扶正时间转位牙体扶正时间正畸治疗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n)

倾斜牙体扶正时间

转位牙体扶正时间

正畸治疗时间

实验组

44

15.03±3.35

15.25±3.43

37.43±2.37

参照组

44

28.43±4.15

27.52±4.31

59.73±5.31

t


16.6658

14.7759

25.4383

P


0.0000

0.0000

0.0000


2.2口腔正畸患者咬合力、咀嚼效率指标比较

对比口腔正畸患者咀嚼功能指标数据(见表2),实验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

2:口腔正畸患者咬合力咀嚼效率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n)

咬合力(lb)

咀嚼效率(%)

实验组

44

156.25±12.46

87.77±6.03

参照组

44

102.53±11.46

70.19±6.51

t


21.0492

13.1414

P


0.0000

0.0000


3讨论

牙列不齐、牙体翻转、牙齿缺失等畸形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同时还对患者面部美观性产生了损害,对其实施治疗是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对此,本研究就口腔正畸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倾斜牙体扶正时间、转位牙体扶正时间、正畸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实验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参照组。与常规金属托槽的矫正器相比,无托槽矫治技术使用透明隐形的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口腔正畸治疗器材,通过计算机技术制作其矫治器,其临床应用优势确切。由于无托槽矫治技术所应用的器材是透明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矫治器不明显,不会影响其外观美观性[5]。同时,无托槽矫治器的材质稳定性水平较高,因此不会发生性质改变,也对于患者口腔黏膜的刺激性水平相对较低,可提高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舒适度。

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给予口腔正畸患者无托槽矫治技术,患者矫正治疗时间得以显著缩短,且能够增强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其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因此,无托槽矫治技术于口腔正畸治疗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进,徐驰.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口腔正畸患者舒适度及牙周健康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4):434-436.

[2]黄碧坤.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7(2):35,84.

[3]邓兴捷.对比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差异[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20):45.

[4]冯博,荆凤娟,刘磊, 等.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健康大视野,2020,(11):44.

[5]李慧.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金属托槽直丝弓矫治器在口腔正畸中应用比较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