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产后产妇抑郁情况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产后产妇抑郁情况的影响分析

李国琪

新乡市中心医院 产科一 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产后产妇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78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探讨,患者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单双号对患者分组,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患者,综合性心理干预用于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疗效和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达到了 94.87%(37例),和对照组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SDS评分(10.63±2.54)分,HAMD评分(11.23±2.11)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护理用于产后抑郁患者可以促进患者好转,减轻抑郁表现,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心理干预;产后抑郁;治疗效果;抑郁症状

产后抑郁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在分娩后六周内出现,导致本病的原因比较多样化,例如缺乏家属关怀、产后疲累、内分泌失调等,本病将引起产妇出现抑郁、烦躁、大哭大闹、情绪低落或是沮丧等表现,严重时引起精神错乱和自杀行为[1]。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社会压力逐渐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也逐步升高,产妇产后抑郁不仅对其自身健康造成了损害,也会影响新生儿的喂养和发育[2]。基于此,文章探讨了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产后产妇抑郁情况的影响,旨在提升本病的治疗效果。故对78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了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78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探讨,患者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单双号对患者分组,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患者,综合性心理干预用于观察组患者,各39例患者。观察组中初产妇合计20例,经产妇合计19例,病程分布2~7周,平均值(4.52±1.21)周;对照组中初产妇合计22例,经产妇合计17例,病程分布3~6周,平均值(4.48±1.34)周。产妇采取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定得分超过9分,不超过13分,符合诊断标准。两组上述基线资料差异性比较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患者均遵医嘱采取药物治疗,严格监督患者用药,确保用药的持续性,同时定期进行心理治疗,开导患者情绪,讲解产后有关的注意事项,普及健康知识,叮嘱产后早哺乳。观察组在上述基础采取综合心理干预措施,详情如下:首先,护士需要作为患者的倾诉对象,认真聆听患者的倾诉,与患者产生共情体验,认同产妇的情绪宣泄,而后,采用认知干预方式引导产妇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纠正产妇的错误认知,采取视频教学的方式讲解分娩的健康知识,指导产妇进行冥想、深呼吸和瑜伽锻炼,鼓励产妇积极进行体育运动,参与社交活动;其次,积极鼓励家属,多给予产妇关怀和温暖,正确认识产妇的情绪,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共同参与产妇的心理干预中。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低于9分,症状消失为治愈;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降低,但超过9分,症状减轻为有效;不符合以上描述为无效,治愈与有效之和为总有效例数。

分别使用SDS(抑郁自评量表)、HAMD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症状,分数越低则症状越轻。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23.0检验差异,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X2和t值进行检验,以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表达,P<0.05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疗效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达到了 94.87%(37例),和对照组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

1:两组疗效统计

组别(n=39)

治愈(n)

有效(n)

无效(n)

有效率(n/%)

观察组

25

12

2

37(94.87)

对照组

20

10

9

30(76.92)

X2




5.1859

P




0.0228

2.2两组SDS、HAMD评分分析

观察组患者SDS评分(10.63±2.54)分,HAMD评分(11.23±2.11)分,比对照组低,P<0.05。

2:两组SDSHAMD评分(分)

组别(n=39)

SDS

HAMD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27.83±2.34

10.63±2.54

28.11±2.58

11.23±2.11

对照组

27.58±2.74

15.26±2.04

28.09±2.63

16.03±2.63

t

0.4333

8.8754

0.0339

8.8902

P

0.6660

0.0000

0.9730

0.0000

    1. 讨论

    女性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分泌发生改变,尤其是在胎盘娩出后,激素水平下降显著,同时,在情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了产后抑郁情况的发生,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可能发展为抑郁症,给女性以及新生儿喂养带来伤害[3]

    激素和神经递质分泌和产后抑郁密切相关,故对产后抑郁患者,需要采取综合的干预手段,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实施综合干预手段,纠正产妇负性情绪,避免抑郁症发病。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经采取综合性心理干预后,产妇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同时,患者SDS、HAMD评分降低,和仅采取常规干预手段的患者相比,数据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综合性心理干预以护患沟通为切入点,站在平等地位和患者沟通,与之产生同情体验,认同患者的情感宣泄,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而后采取科学思维纠正患者观念,积极引导患者情绪,此外,注重发挥家属作用,让家属多给予产妇关注和温暖,理解以及包容产妇,与产妇共同分担照料新生儿的责任,可以极大程度的减轻产妇躯体和心理上的负担[4]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积极调整产妇情绪和心态,纠正其错误认知,改善抑郁表现,显著提高产后抑郁的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推广该手段。

    参考文献:

    [1]陈俐.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产后产妇抑郁情况的影响分析[J].健康必读,2019,(32):204.

    [2]汪汝锋,汪汝艳.孕晚期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孕妇产科不良事件及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2):72-74.

    [3]陈莉,肖水源,薛志辉.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2):14138-14139.

    [4]刘乐,陈静,蔡亦蕴, 等.音乐治疗合并心理干预对高危孕妇孕期和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7,27(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