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分流试点工程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8
/ 2

雨污分流试点工程设计分析

刘盼

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对某雨污分流试点工程设计进行了分析。为弥补该地区污水管网建设的缺陷,展开排水管网“正本清源”提高排水管网和雨污分流的质量和效率,如城中村、社区的建立,推进工业园区和公共建设,从而消除疾病的水环境污染的来源,确保污水不会进入雨水管道,雨水不进入污水管,解决污水溢出的问题。

关键词:城镇;雨污分流;设计分析

1城镇雨污分流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主要是雨污合流制和半分流制。这种排水系统最大的缺陷是污水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在雨季,合流流量低于降雨量,造成城市内涝。大量污水通过合流管道排入城市河道,对受纳水体造成严重污染。雨水和污水的混流也容易造成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不足。雨季雨水大量流入,进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给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雨污分流试点工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污水处理的压力,而且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对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改道后,直接排入受纳水体的污水量大大减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大大提高。因此,坚持市政污水分流试点工程是必要的。

2项目背景与建设现状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文件和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某市水污染防治和“十三五”规划,全面开展了某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项目要求所有乡镇和街道连接完整的排水区,随着大量厂房和公共建筑及市政管网的建成,污水排放促进了雨水污水工作的有序转移。在此背景下,某地区逐步在市区范围内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对市政雨污管网进行了调查分析,启动了雨污分流工程改造。

根据对某雨污分流试点工程排水系统的调查,对现有排水系统地分析如下:

(1)目前雨污管道的产权划分不明确,排水规划与目前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目前还没有形成两套具有实用价值的雨污排水系统。

(2)截流污水管网主要为截流汇流系统,雨季仍有大量雨水截流入排水管网;另外,一些封闭井的排水会受到潮汐的影响,管网中会混入河水。因此,实际截污管网的时代远远超出设计值,且大量雨水管道占据一部分,上游污水无法进入截污管网,溢出现状河道,影响水质和环境。 (3)在污水管网的截流作用下,大量雨水和河水混入污水处理厂,晴天和雨时进水量波动很大,造成污水进水浓度低和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

(4)某镇河道流入东营运河,受不规律的半天潮和日涨落交替影响。在暴雨、洪水和涨潮的情况下,东营运河的高水位导致水位的上升,排水受阻。

(5)出水管连接到现有管网时,出现混接、漏接等严重问题。

(6)部分建筑、居民区等建筑仍处于汇流系统中,雨污分离未实施。

(7)部分地区污水管道覆盖率较低。

(8)部分排水管网淤塞堵塞,部分封堵井封堵效果差,堵塞严重。不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影响了排水管网的溢流能力和截流井的截流效果,导致排水管道过载、高水位运行等问题。

(9)排水许可证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措施不到位,存在偷排、漏排等违法现象。

3雨污分流试点工程设计思路

3.1雨污分流试点工程总体设计思路

  1. 以雨污分离系统为目标,进行雨污分离改造。尽量采用雨水、污水分离系统。对于近期不具备雨水、污水分离条件的地区,可在当地出水口设置截流井,并采用截流系统。拦截比可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未来新城区改造后将实施雨污分离系统。对符合实施雨污分离系统条件的排水区域,从源头进行设计,对单体建筑排水管进行改造,建立两套雨污净化系统。

  1. 逐步完善各区污水管网系统,并分段进行。综合考虑周边地形及排水条件,根据各片区污水排水管网系统现状,进一步完善该片区污水管网系统,将雨、污水从源头转入单体建筑排水区。

(3)协调新管线、地下管线与地面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对施工范围附近用户的影响。雨污分流项目区人口密度大,地下管道多,确保施工现场现有地下管线、建筑物及居民的安全。本项目工业园区的设计不是在厂区内敷设排水管,而是在厂区外敷设污水管,以确保今后厂区雨水、污水改造后雨水管与污水管之间有连接。

3.2雨污分流试点工程具体设计思路

首先,查一下埋在排水区外的雨水管道的资料。包括方向、位置、标高、运行状况、雨污混合原因等,根据现场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案,主要如下。

  1. 对于只有一个排水系统的地区,本着雨污分流、彻底改造的原则,多数情况下可增设污水管、雨水管或雨水口,现有的综合管可用于污雨水管、雨污水管,实现雨污分流,形成雨污两套系统。

(2)对无排水管或旧排水管不能改造再利用的排水区,按照雨污分离的原则重新设计两套雨污管网。

(3)对不具备雨污分离条件的地区,在汇流管排入城市污水管(或雨水管)前应加装封闭井,形成临时封闭汇流系统。

(4)在建筑内部的合流管道上进行雨水、污水分流改造,形成两套雨水、污水系统。

(5)本项目设计范围不仅包括工业区,还包括居住区、公共建设区和学校。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工业园区排水系统改造思路

一般来说,对于有汇流系统的工业区,建议在雨水复核后计算现有汇流管,以满足雨水的溢流能力。可作为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补充。对于已采取雨污分流的工业区,根据各厂区的实际情况,预留连接位置。

2)旧村排水系统改造思路

旧村的建筑杂乱无章。建筑、砖房、土房并存;房屋基础的深度和处理强度不同,一般较浅,较差;巷道排列杂乱,宽度不同,宽度较窄。城市中一些旧村巷道宽度狭窄,不足一米,隧道穿透性差,重新铺设管道的空间不足;建筑物的基础不牢固,铺设管道会造成建筑物开裂,甚至有倒塌的危险。因此,以上在老城区遗留下来的老城村分为两种情况。

有条件的,排水管网应严格按照两套雨污分离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原汇流管可作为雨水管道使用,需新建一套污水处理系统。

巷道过窄,如需要考虑拆除,要进行雨污水导流系统管网升级,有条件拆除,改造按照雨污水导流管网的原则,无条件拆除,考虑在居民区总出口外采用小总封闭口,拦截住宅污水进入污水系统状态,预留前进污水口。

3)公共建设区排水系统改造思路

在设计范围内,公共建设区域主要包括文化教育、行政办公、园林办公、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医疗保健等行业。本设计重点对公共建筑区域红线内的雨污导流管网进行了改进。

具体设计思路如下:经校核计算,现有汇流管可作为污水管道,并与区外城市污水管网连接;在该区域内与汇流管连接的雨水口可被堵塞;将建筑物内的汇流排水立管改造成污水管网,并增设通风帽和检查口。在新建雨水管道的区域,根据建筑物屋面集水面积,设置雨水排水立管,单独连接屋面雨水,并进入附近的雨水检查井或附近的雨水口。

4)排水用户建筑单体立管改造思路

①汇合立管改造

污水管道采用原建筑合流管,并安装通风帽和检查口。屋面雨水单独外排至附近检查井或雨水出口。

② 雨水立管进入地面变为零散排水

对连接化粪池的单个雨水立管进行了改造,在进入地面的位置打破了现有的雨水立管。设置450个弯头分散地面,通过地形向附近雨水口扩散。

③雨水立管排入地下

本建筑现状为雨水立管向地面移动,附近有雨水口或雨水检查井。雨水立管应转换为地面,并连接到附近的雨水口或附近的雨水井。

4结论

(1) 对有雨污分流改造的区域,进行源头雨污分流改造之后,形成两套清雨污系统。确保雨水和污水不混合。解决项目区污水排放系统混乱,引水污水管道覆盖率较低,污水收集率低、水污染严重的问题。

(2) 对不具备集雨分流功能的小区,将提高其截污能力,保持截流合流的排水系统,避免雨季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沟渠。

(3) 对于工业区、公共建筑等区域,预留通道,进行监管内部雨污分流。

(4) 加强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清淤、除害维护保养等工作,保证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研究[J].刘政.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5)

[2]济宁市城区雨污分流设计实施方案[J].侯士凤,曹金泉.山西建筑.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