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 突出质量积极培育社会化消防安全培训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对症下药 突出质量积极培育社会化消防安全培训体系

姜佳宏

白山市消防救援支队


随着火灾导致的损失和危害大幅上升,预防火灾的任务日益艰巨,对消防安全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地从专业部门走向社会,走向前台,走向大众。如何开展对政府领导、部门负责人、社会单位法定代表人、消防安全责任人、重点工种人员进行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切实加强和巩固基础消防培训对社会整体防控火灾的辐射作用,不断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尽快提升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本着“摆上位置、掌握实情、优势互补、保证质量”的四原则,优选四个突破口,大力培育社会消防培训体系,全面推进消防培训工作“社会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为“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提早做好雄厚的社会消防人才储备。

一、优选培训对象突破口,周密制定计划,整合社会资源,确保培训质量。

按照“定位明确,资源整合”的思路,积极培育社会化消防安全培训体系。一是培育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消防培训体系,根据从业人群就业流动性大的特点,严格实行公众聚集场所在办理开业许可前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从业人员必须全部持证上岗,掌握必要的消防常识和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火场逃生技能及初起火灾的扑救能力,有效督促相关单位定期组织人员参加消防培训,进行消防教育。二是培育企业岗位消防安全培训体系,在完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备案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专(兼)职消防管理员的上岗专门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证照管理制度,对已参加过培训的人员实行定期复训,强化动态管理。三是培育特殊岗位职业技能安全培训体系,根据自动消防系统操作员的工作特点和需求,进一步完善技能教学模式,采取小班化教学和单人操作考核方式等手段,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严格实际操作考核标准,提高培训证照含金量,向岗位培训正规化和行业化发展。四是培育消防专业技术职称考评和注册管理培训体系,消防、劳动、人事部门联手,对全市消防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定期考评,组织开展任职资格考前培训和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对取得消防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进行资格认定和注册登记,推行消防职业资格制度。

二、优选培训载体突破口,涵盖门类齐全,教学内容广泛,突出培训针对性。

本着“理清思路,科学安排”的原则,大规模启动社会化消防安全培训工程。一是方法灵活。消防安全培训坚持以普及消防基础知识为目标,采用职业技能培训与常规培训、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观看消防知识录像与现场教学考试相结合等方式,确保每年培训1000——2000人。2020年确保培训1080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培训180人,常规培训320人,社会培训580人。二是内容全面。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消防法律法规、不同类型场所的灭火及常见消防设施的使用、不同类型场所火灾的特点及消防安全管理、火场逃生与自救等。授课老师由聘请教员和消防救援队干部共同担任,针对不同的消防培训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因人施教,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值。三是受众面广。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对公共娱乐场所、养老托幼单位、广电通信枢纽、易燃易爆企业、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以及高层公共建筑的物业管理部门共6类对象进行分别培训。

三、优选培训质量突破口,组织机构健全,教案准备充分,注重培训实效性。

坚持“勤俭节约,讲求实效”的原则,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一是为确保培训工作扎实有效,专门制定下发方案,成立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消防培训工作的安排及统筹。二是编制专门培训教材。2018年,组织人员自行编制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教程》一书,作为培训统一使用的指定教材。今年春防期间,对已经试行3年的培训教材进行重新修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修改和充实,重新修订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教程》,为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成为全市广大消防工作者进行业务交流和探讨的宝贵文献,为创造平安的生产生活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四、优选培训机制突破口,完善法律依据,巩固传统阵地,健全长效机制。

积极推动市、县、乡各级政府将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纳入到政府间签定的《消防安全责任书》,为社会化消防安全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具体培训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党政机关培训。结合全国各地发生的重特大火灾案例和消防警示片光牒,边观看边讲解,通过片中的滚滚浓烟、人们生死逃亡的场景、化为灰烬的财物、轰然倒塌的建筑、以及一具具面目全非的焦尸,提示或喻示政府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漠如果发生在领导身上,就可能导致一个县、一个地区的灾难。

(二)农村培训。依托“三下乡”和“七五”普法规划,不定期开展消防课堂教育。把农村消防安全培训教育纳入创建文明村镇、评选文明农户等活动之中,由基层消防救援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消防民警按照消防部门提供的消防安全知识教材,到辖区村屯上消防常识课,讲解消防基本常识,使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切实树立起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防火方法和火场逃生技能。

(三)社区培训。以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广场等文化活动场所为阵地,利用油锅、液化汽(炉)、罐、灭火器、水泵、发动机等简单工具,对街道、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进行集中培训和指导,之后再由这些不同的社区组织采取举行家庭消防知识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不定期地组织居民参加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的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居民的自救能力。截止2019年底,已有浑江区怡滨社区、喜丰花园社区、抚松县金融社区等7个社区达到消防安全“三懂三会”社区的标准。

(四)企业培训。根据《消防法》的有关要求,在试点企业中建立了相对固定的员工消防教育活动室,并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制定长效性的培训教育工作制度,建立消防培训教育档案,制订灭火和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培训和演习,采用多种形式,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企业自身预防和控制初起火灾的能力。如浑江发电集团公司下设6个分厂,共有员工3万多人,仅管理人员就达700余人,针对企业物资集中、财富集中、人员集中的特点,在我们指导帮助下,他们认真研究确定了做好消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将培养提高管理层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技能作为前提和重点,进而将消防知识的普及教育渗透到各个分厂、班组的各个角落。他们在企业内设置了专门的消防安全教育室、流动和固定图片展板、疏散指示图、消防灯箱广告和消防知识宣传栏,并定时启动广播和闭路电视系统进行消防警示广播和影视片,极大培养和提高了管理层以及所有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

(五)学校培训。2018年以来,在科学总结和认真权衡前几年消防安全培训工作实际效果的基础上,摒弃了主要以直接给学生上课的单一模式,转而采取了先为教师上课,再由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方法,形成了“消防→学校→老师→学生→家庭→社会”的消防宣传链式反应,收到了良好效果。主要做法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共同制订专门的消防安全授课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消防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学校领导提高认识、转变做法,使教师提高消防素质,掌握更多的消防常识和消防技能,把更多的消防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在此基础上,将消防教育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校,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情况,与教育部门共同编写消防安全试行教材,务求达到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的效果。在时间结构上,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时间,以及在每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和“119”消防日,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突出主题、有所侧重,使学生每参加一次课外活动,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在具体内容上,尽量涉及消防安全的方方面面。如火灾自救、煤烟煤气中毒自救、灾害防范、身体烫伤自救、校园消防安全防范等知识。在实际效果上,要求学生必须学会:一旦遇到各种火灾发生,一定要沉着、冷静,要学会应用正确的报警方式,学会求助,拨打电话119报警,报告学校、告诉家长等。在组织方式上,积极与教育部门搞好沟通协商,把消防知识教育纳入学校的团支部、学生会、少工委等组织的活动课内容,并形成制度化,常抓不懈,严格落实。在载体形式上,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板报墙报、校园广播、开展军训等,举行消防知识演讲、书法、绘画、征文竞赛、评选消防小明星等活动,开展消防逃生自救演习,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消防知识和技能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白山市外国语学校、师范附小等学校的小学生,近年来坚持开展系统的消防教育,低年级学生会背诵《防火儿歌》,高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了用火、用电、用气等方面的消防安全常识,使一些学生成了家庭消防小教员和防火监督员。

几年来,始终把握了消防培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鲜活力,对教育和引导市民提高消防安全意识,自觉消除身边的火灾隐患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白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加快,将进一步在实践中摸索好的做法,创造好的经验,努力当好消防培训教育战线上的生力军,取得新的突破和更大进展,扎实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为建设“平安白山、和谐白山”做出积极的贡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