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安全管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3
/ 2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要点

谢忠文、何明杰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


摘要:矿山开采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行业,因为有着多变的开采条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开采难度,为了能够减少后期露天开采中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工作人员就必须根据矿山安全事故原因,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矿山;安全管理;原因;要点


1矿山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本质原因

矿山安全事故本质原因是由于管理存在失误。对于矿山生产工作而言,管理工作主要包含有2方面内容,分别为内部管理工作以及外部管理工作。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存在失误,表现在安全责任制度不够健全、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安全检查不够细致等方面,正是由于这些方面存在失误,使一些安全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与辨识,从而无法及时地将隐患消除,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外部管理失误主要表现为矿山安全监督与管理部门未能构建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在执法检查过程中采用的方式落后,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工作作风问题,使得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管理不到位问题,安全监管工作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1.2直接原因

(1)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分别为违章指挥、违规作业以及违反工作中的纪律。人员出现上述行为是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施的重要障碍,同时还是引发安全事故重要的直接原因。(2)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由于企业对于设备以及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对于安全的投资较为欠缺,导致设备以及安全设施无法达到安全的要求。另外,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对于设备以及安全设施维护检修工作未能做到位,使得一些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最终引发安全事故。(3)不安全的生产环境。在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周围自然环境较为复杂,作业人员极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而这些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极易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出现较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矿山企业安全管理要点

2.1建立完整的安全理念

需要彻底的加强安全理念,使安全管理可以严格的顺利执行。在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矿山企业也要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理念进行强化教育,将“没有预防不了的事故”的理念灌输到工作人员的思想里没通过实际的运用,逐渐的丰富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将这种安全意识真正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加强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

2.2完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矿山开采作业中的施工人员未进行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文化程度、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水平都相对较差,再加上企业并未进行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使得矿山作业中存在较多违法违规问题,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企业应建立较为完善的矿山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避免违法违规现象的出现。同时明确划分工作人员的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内容的有效落实,以此降低危险隐患的存在,保证开采作业质量。

2.3做好风险分级管控

参考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内容,在矿山安全管理中,应该做好风险分级管控,依照风险级别、所需管控能力和管控资源、管控措施复杂程度等,采用不同的风险管控方式。在风险分级管控中,风险越大,则管控级别越高。具体来讲,一是应该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体系,明确管理机构;二是应该重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合年度辨识评估和专项辨识评估,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三是应该重视矿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评分,依照工作机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安全风险管控以及保障措施四个方面的内容,对矿山安全进行评分,及时处理其中存在的问题。

2.4完善应急措施

对出现的每次事故统合分析,要求工人学习在各种事故期间进行自救或者他救的方式。同时在矿山采掘空间内创建多条逃生道路和紧急避险区,在事故出现以后,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工作人员和财产的伤亡和损失,更好的避免严重事故的出现;还可创建网络信息区,利用网络对采掘活动进行实施监控,可实时找到并调节在机械输送、人员操控等方面产生的误差,可有效确保采掘工作的安全程度。

2.5建立安全考核体系,做好安全培训工作

通过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安全考核体系,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加强矿山风险预控的能力。首先对基层人员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并抓紧安全生产的规定,严格的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相关规定以及做出违纪行为的员工进行严肃的打击。其次,企业对矿山的生产的工作进行考核。定期的对生产工作进行动态检查,并对工作进行验收,在根据责任制分配进行工作评分,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企业的风险预控水平。然后就是实行分级考核,由矿区对区队进行考核,在由区队对作业单位进行考核,最后在由基本的生产作业单位对员工进行考核,这样一层层的进行考核有效的加强了风险预控的水平,同时最后形成一种有纪律性的规范化生产环境。

3矿山安全事故管理实例分析

3.1安全事故实例

对该某矿山质量标准化进行达标验收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最终导致了148人伤亡,其中24人受伤,124人死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万元。

3.2安全事故原始分析结果

在对安全事故全面调查之后,得出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①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二采区之中排水巷道通风机设备出现停运问题,导致了该区域中瓦斯迅速升高,在对开关进行启动的过程中,由于出现电火花,从而导致瓦斯爆炸事故。②未能认真落实安全制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不重视,未能全面加以整改,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③接送电过程中存在管理失误。由于部分工程交由外包队施工,在其作业过程中接送电均没有提交报告,也未经过相应的审批流程。并且没有设置专职电工,在接电操作时都是由临时工完成,操作不能按照规程进行。

3.3安全事故二次分析结果

(1)直接原因。①人的不安全行为。在接电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把闭锁装置甩掉,使得通风机出现停运,瓦斯大量聚集,在启动时插销出现电火花,从而导致爆炸事故。②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通风扇设备发生故障而出现停运,使得瓦斯出现聚集,而且电气设备防爆性能也存在一定问题,产生电火花,最终导致事故发生。③不安全的环境因素。由于巷道中通风条件不良,出现瓦斯大量聚集问题。

(2)间接原因。①人员的缺陷。作业人员素养不高,没有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具体作业时存在“三违”问题。②设备的缺陷。存在相对严重的安全问题,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未做到位。③环境的缺陷。通风情况较差,使得瓦斯易发生聚集问题。④信息的缺陷。对于瓦斯监控信息未能及时掌握,没有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导致安全隐患转变成了安全事故。

3.4安全事故的教训及防治措施

要求管理人员应当建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在矿山生产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责任制度应当切实执行,确保各项制度能够得以落实;进一步健全矿山生产人员管理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树立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人员整体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矿山点多面广,安全管理难度大。随着矿山逐年老化和开采条件恶化,对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矿山开采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强化采矿技术,还要加强安全管理,并有效提高采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采矿生产的安全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做好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陈宗海.山东工业技术.2018(09)

[2]露天开采矿山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高海峰.中国金属通报.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