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微型种植体支抗运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7
/ 2

将微型种植体支抗运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

童心

(甜馨口腔,四川省成都市, 610200)

摘要:目的:将微型种植体支抗运用于口腔科正畸治疗中,评价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医院口腔科收入且需展开正畸治疗的患者48例为本次研究样本来源,按照正畸治疗方式差异性,随机纳入对比组与探究组各29例患者。对比组患者采取金属托槽正畸方法,而探究组患者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展开正畸治疗,技术后比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并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在两组患者正畸治疗结束后,从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三项指标,比对两组患者的正畸效果,显然探究组患者改善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正畸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显示探究组总体满意度为96.55%,对比组总体满意度为82.76%,比较而言探究组患者满意度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的口腔科正畸方法而言,显然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体现出创口小、操作便捷和稳定性高的显著特征和优势,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正畸效果。且对该正畸方法,患者的认可度与满意度极高,值得口腔科正畸治疗广泛运用。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治疗

引言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审美要求也随之增加,十分注重牙齿的整齐与美观性。面对牙齿不齐等问题,通常会到医院口腔科接受正畸治疗,因此,微种植体运用更加广泛,在正畸治疗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最为显著的特征和优势,则是创口小、稳定性高、操作便捷,比传统矫正方法效果更好,患者接受度和认可度更高。鉴于此,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医院口腔科收入且需展开正畸治疗的患者48例为本次研究样本来源,展开研究并获得如下报告: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医院口腔科收入且需展开正畸治疗的患者48例为本次研究样本来源,按照正畸治疗方式差异性,随机纳入对比组与探究组各29例患者。对比组患者中的男性(15)与女性(14),年龄区间14~30岁,平均年龄(23.25±1.52)岁;探究组患者中的男性(13)与女性(16),年龄区间15~31岁,平均年龄(24.05±1.68)岁;按照研究程序,询问正畸者或其家长,对于正畸方法是否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回访工作,临床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对比组:所有正畸患者均需接受X线检查,并印牙膜,针对患者的正畸需求与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正畸矫正方案,并利用三维图像技术进行矫正器的制作,为患者配戴即可。患者在固定矫正后,需不间断配戴1~2年时间,且期间坚持到医院口腔科复诊。

探究组:将微型种植体支抗植入前,需要确定具体位置,并且进行牙根与牙齿拍摄和清洁,采用利多卡因为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并将微型种植体支抗植入。其位置通常是角化龈。膜龈联合处,运用手术刀在该部位切小口,并将微型种植体支抗植入其中,保证植入角度与骨面90°垂直,成功植入后需要运用橡皮圈,让牵引钩和种植体之间能够互相加力。整个矫正治疗期间需要持续9个月,且患者需要进行抗感染,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复诊,在矫正结束后将肽钉取出。

(三)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临床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并对计量资料进行数据检验,评估数据信效度,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验证方式,计量资料以中位均值法验证,以(P<0.05)代表数据结果差异产生的统计学依据。

二、结果

(一)两组患者正畸后各项指标对比

在两组患者正畸治疗结束后,从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三项指标,探究组分别为(3.59±0.42)、(26.58±6.58)、(4.16±1.74),对比组分别为(5.89±0.84)、(13.05±0.85)、(2.46±0.87),比对两组患者的正畸效果,显然探究组患者改善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正畸后各项指标对比

组别

磨牙位移(mm)

上中切牙倾角差(°)

上中切牙凸距差(mm)

探究组(n=29)

3.59±0.42

26.58±6.58

4.16±1.74

对比组(n=29)

5.89±0.84

13.05±0.85

2.46±0.87

P

<0.05

<0.05

<0.05


(二)两组患者对正畸治疗的满意程度对比

调查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正畸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显示探究组总体满意度为96.55%,对比组总体满意度为82.76%,比较而言探究组患者满意度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对正畸治疗的满意程度对比

组别

十分满意

相对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探究组(n=29)

21(72.41%)

7(24.14%)

1(3.45%)

28(96.55%)

对比组(n=29)

10(34.48%)

14(48.28%)

5(17.24%)

24(82.76%)

P

<0.05

<0.05

<0.05

<0.05


三、讨论

综上所述,在两组患者正畸治疗结束后,从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三项指标,比对两组患者的正畸效果,显然探究组患者改善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正畸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显示探究组总体满意度为96.55%,对比组总体满意度为82.76%,比较而言探究组患者满意度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相比传统的口腔科正畸方法而言,显然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体现出创口小、操作便捷和稳定性高的显著特征和优势,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正畸效果。且对该正畸方法,患者的认可度与满意度极高,值得口腔科正畸治疗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刘龙坤.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对比研究[J]. 中外医疗,2016,35(02):57-58+61.

[2]赵会杰.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1):83-84.

[3]童苗,刘磊.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的对比观察[J]. 当代医学,2019,25(29):175-176.

作者简介:童心(1985.11.10),女,民族:汉,籍贯:四川仁寿,学历:本科(口腔医学),硕士(外科学),就职单位+职称:甜馨口腔+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口腔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