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火针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

陈满涛 地力达尔 ·伊沙木丁 万胜辉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 新疆 和田地区 848000

摘要:目的:探讨火针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70例湿疹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n=35)和火针组(n=35)。常规组用拘地氯雷他定片(贝雪)治疗,火针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用火针治疗。结果:火针组的红斑、鳞屑与苔藓样变、丘疹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火针组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湿疹采用火针治疗的临床症状减轻显著,病情复发率低。

关键词:湿疹;火针;症状评分;复发率

临床经验指出[1],西药对湿疹的彻底治愈效果欠佳,不具备良好的远期效果,甚至长期用药会造成较大的不良反应。火针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能起到温经散寒和活络通经的效果,有研究指出火针对多种皮肤病的疗效显著,为了解火针治疗湿疹的效果,本文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70例湿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火针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在2018年1月-2020年6月,选70例湿疹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n=35)和火针组(n=35)。纳入标准:(1)符合《湿疹(湿疮)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6年)》[2]诊断标准;(2)皮损直径≤2cm,皮损累及面积≤体表面积10%;(3)同意接受拘地氯雷他定片(贝雪)/拘地氯雷他定片(贝雪)联合火针治疗;(4)临床资料完善,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经临床综合检查证实具有其他皮肤疾病;(2)入组前4周服用过抗组胺类药物;(3)不能与医务人员正常沟通。常规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20-62岁,平均(45.0±10.2)岁。火针组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19-63岁,平均(45.2±10.4)岁。两组基线数据比较,满足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组:让患者服用拘地氯雷他定片(贝雪),每天口服1次。一次一片(8.8mg)。治疗4周为1疗程,共2疗程。

火针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火针治疗,指导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对湿疹皮损处及其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采用0.25*25mm的毫针,将毫针在酒精灯上烧针消毒,观察毫针的针尖和针体前端发红时,给患者以速刺疾退法进行火针治疗,用火针在湿疹的边缘往湿疹中心进行密刺,针刺到皮损的基底即可,观察皮肤微出血即可。取穴:大椎穴和肺俞穴(双侧)、曲池穴(双侧)、血海穴(双侧)与阳陵泉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三阴交穴(双侧)和阿是穴(一般根据病情选择2-3穴),取穴依据: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失调,脏腑虚弱;在标为湿热相博,郁久化热,进而动风。每周为患者火针治疗2次,治疗4周为1疗程,共2疗程。

1.3观察指标

参照《湿疹(湿疮)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6年)》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主要观察指标为红斑、鳞屑、苔藓样变、丘疹,每个症状的严重程度评价标准分为无症状(赋予分值0分)、轻度症状(赋予分值1分)、中度症状(赋予分值2分)与重度症状(赋予分值3分),得分低说明临床症状轻。

于疗程完成后12周、24周和36周、48周随访,主要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完成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5ff57325002b7_html_f7dfab5f1fc44c65.gif 、(n,%)表示,差异性分别对应5ff57325002b7_html_a49a863c8d5c4fe4.gif 检验、c2检验;检验水准:α=0.05,检验依据:P<0.05,说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火针组的红斑、鳞屑与苔藓样变、丘疹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评分 (5ff57325002b7_html_f7dfab5f1fc44c65.gif ,分)

组别

例数

红斑

鳞屑

苔藓样变

丘疹

火针组

35

1.1±0.6

1.3±0.4

1.0±0.3

1.2±0.4

常规组

35

2.5±0.8

2.4±0.7

2.3±0.1

2.4±0.8

t

-

7.668

7.473

22.517

7.349

P

-

0.000

0.000

0.000

0.000

火针组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复发率 (n,%)

组别

例数

12周随访

24周随访

36周随访

48周随访

总发生率

火针组

35

0(0.0)

0(0.0)

0(0.0)

1(2.86)

1(2.86)

常规组

35

0(0.0)

2(5.71)

2(5.71)

2(5.71)

6(17.14)

c2

-





3.968

P

-





0.046

  1. 讨论

湿疹是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之一,患者常自觉瘙痒难耐,发病缓慢、病程长,病因一般包括免疫功能异常、系统性疾病或者过敏源与刺激原刺激等,部分患者是因为社会心理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焦虑造成。

湿疹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临床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对症治疗,消除病因和控制症状,减少或防止患者的病情复发,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常用的药物是抗组胺药、抗生素等,比如本文采用的拘地氯雷他定片(贝雪),一般能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拘地氯雷他定是一种抗组胺药物,该药对外周H1受体的选择性强,能对此受体起到明显的拮抗效果,常用于季节性过敏鼻炎、荨麻疹等疾病,但药理学研究指出,长期使用该药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且单纯用抗组胺药物治疗皮肤病的效果欠佳,复发率高。

本次用拘地氯雷他定片(贝雪)和火针治疗的湿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患者的红斑和鳞屑、苔藓样变经过2疗程的治疗,症状严重程度明显减轻,随访仅1例患者发生病情复发,复发率2.86%低于常规组的17.14%。火针是祖国医学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基于中医理论给湿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以热引热”的理论,对湿疹的皮损处进行针刺,以达到祛热毒、散寒凉的效果。火针刺入局部皮肤后能使患者的局部经络有效疏通,加快机体的气血运行,杨凯等[3]指出火针具有清热解毒和化瘀止痒等功效,对慢性湿疹的疗效确切。火针在治疗湿疹时,以携带高温的针体对湿疹皮损局部组织进行针刺,这种直接刺激能快速灼烧和炭化皮损内的病变组织,疏通局部的血液循环,对粘连的肌肉有明显松解的作用,能加快湿疹皮损的恢复,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深度调节患者的体内气机,减少病情复发。

综上所述,火针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显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充分减轻的作用,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魏建华,沈明球,刘娟,等.除湿止痒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5):1627-1630,1710.

[2]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湿疹(湿疮)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6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17(2):181-183.

[3]杨凯,张卫东,刘文晶.火针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9):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