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行为与慢性胃炎的发生有什么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1

饮食行为与慢性胃炎的发生有什么关系?

倪红丽

新津区宝墩镇公立卫生院 四川成都 611430

近年来,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行为的改变原因患慢性胃炎的患者越来越多,如果不加以控制和保养,也会造成疾病的恶化,影响远期的生活质量,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饮食行为与慢性胃炎的发生有什么关系。

  1. 什么是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黏膜肠上皮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

  1. 慢性胃炎的病因是什么?

1、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2、刺激性物质,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3、药物影响,有些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杨酸盐、洋地黄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5、胆汁反流,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6、X线照射,深度X线照射胃部,可引起胃黏膜损害,产生胃炎。

7、环境变化,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便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

8、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

9、其他病变的影响,如尿毒症、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三、慢性胃炎如何治疗?

1、消除病因: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药物治疗:疼痛发作时可用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胃酸增高可用PPI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症状较轻者可用H2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氢氧化铝胺等。胃酸缺乏或无酸者可给予1%稀盐酸或胃蛋白酶合剂,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药。胃黏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杆菌者加服抗生素治疗。胆汁反流明显者可用胃复安和吗叮啉以增强胃窦部蠕动,减少胆汁反流。铝碳酸镁片、消胆胺、硫糖铝可与胆汁酸结合、减轻症状。

四、饮食行为与慢性胃炎的发生有什么关系?

慢性胃炎需“三分治,七分养”,养应该在治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行为的调养,并注意七个禁忌。

1、忌酸辣刺激 酸辣、咖啡浓茶等刺激食物对胃黏膜有刺激性,降低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应尽量少吃。此外,生冷食物也容易导致胃肠痉挛,应摄入微温食物较好。

2、忌烟酒无度 酒精既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而促进致癌物吸收,又可造成胃黏膜的物理性损伤;吸入的烟会削弱胃黏膜的保护机制。

3、忌饥饱不均 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暴饮暴食会使得胃壁过度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造成胃损伤。

4、忌过度疲劳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如果疲劳过度,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使胃黏膜受到损害。

5、忌滥用药物 有些药物会损伤胃黏膜,所以在看其他病时,应如实告知医生胃病情况,以便合理用药。

6、忌饮食不定时 三餐不定时,会导致胃液分泌紊乱受损。

7、忌睡前吃东西 晚上睡眠时,大部分组织器官进入代谢缓慢的“休养”状态,此时强迫胃肠道处于“紧张工作”中,不仅胃黏膜得不到修复的机会,还会促使胃在大量分泌胃液消化食物的同时,破坏胃黏膜,甚至引发胃糜烂、胃溃疡等。

五、慢性胃炎如何预防?

1、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反流而发生慢性胃炎。

2、戒烟忌酒:烟草中的有害成分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对胃黏膜产生有害的刺激作用,过量吸烟会引起胆汁反流。过量饮酒或长期饮用烈性酒能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慢性胃炎发生率明显增高。应戒烟忌酒。

3、慎用、忌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长期滥用此类药物会使胃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溃疡。

4、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勿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导致慢性胃炎。

5、注意饮食: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饮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减少胃部的刺激。饮食宜按时定量、营养丰富,多吃含维生素A、B、C多的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