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中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中效果评价

韩颖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北京市 100080


【摘要】目的:评估妇产科以人为本理念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针对78例本医院诊治的妇产科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是抽取时间,以奇偶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9例。分别予行常规护理管理、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护理管理,比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1)实验组环境管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护理文书评分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妇产科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97.44%)高于参照组(82.05%),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实施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护理管理效果令人满意,可有效提升其护理质量水平,改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妇产科;以人为本;护理管理


妇产科是医院中药科室之一,其护理工作量较大、工作难度较高,其护理管理措施十分重要,是保障临床护理质量的关键组成部分[1]。对此,本研究就妇产科护理管理方式进行分析,讨论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针对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医院诊治的妇产科患者纳入实验资料,78例,分组法为奇偶法,分别是实验组(n=39)与参照组(n=39)。实验组妇产科患者年龄上限55岁,年龄下限18岁,年龄均值是(36.26±5.64)岁。有阴道炎病案10例、先兆流产病案9例、宫颈炎病案6例、子宫肌瘤病案14例。参照组妇产科患者年龄上限56岁,年龄下限18岁,年龄均值是(36.29±5.67)岁。有阴道炎病案9例、先兆流产病案10例、宫颈炎病案5例、子宫肌瘤病案15例。对2组妇产科患者年龄、病案种类数据资料实行验证,P>0.05,具有可比性特征。

1.2方法

参照组予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应用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护理管理,优化妇产科护理人员人力资源配置,因护理人员人力资源呈现紧张局面,需根据其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及岗位需求优化其资源配置,建立符合妇产科实际情况的护理人员管理梯队,不仅能够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同时也可增强护理人员骨干人员培养效果[2]。另外,强化护理人员岗位管理,针对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予以合理化安排,实施弹性排班制度,通过对年资、业务水平、职称、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科学配置,并尊重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个人意愿及感受,实施科学合理的排班制度[3]。对护理人员人文素养加以培养,予以讲座、培训、交流会等形式开展护理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向其介绍人文知识,并强化妇产科职业道德及素养教育。实施人文素养培养期间,需加强职业荣辱感、护理服务理念及人文素质相关教育。在人文素养培养基础之上,实施妇产科护理工作技能及技巧进行教育,引入先进的护理工作技能,诸如循证护理、快速康复护理、舒适护理、细节护理、认知教育、心理护理等妇产科护理相关技能[4]

1.3统计学分析

全部78例妇产科患者病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之中,计量资料表示成(均数±标准差)形式,包含:环境管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护理文书评分,实行t检验,满足正态分布。计数资料表示成例数n(%)形式,数据实行X2检验,包含:妇产科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P<0.05,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妇产科患者环境管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护理文书评分比较

对比妇产科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数据(见表1),实验组环境管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护理文书评分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

1:妇产科患者环境管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护理文书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n)

环境管理

消毒隔离

急救药品

护理文书

实验组

39

95.30±3.13

97.34±1.96

90.53±5.30

89.34±6.13

参照组

39

92.36±4.19

93.36±4.37

85.91±7.22

83.88±8.67

t


3.5105

5.1895

3.2213

3.2112

P


0.0007

0.0000

0.0018

0.0019


2.2妇产科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对比妇产科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见表2),实验组妇产科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97.44%)高于参照组(82.05%),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

2:妇产科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n)

完全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实验组

39

26(66.67)

12(30.77)

1(2.56)

38(97.44)

参照组

39

19(48.72)

13(33.33)

7(17.95)

32(82.05)

X2





5.0142

P





0.0251


3讨论

护理工作不仅要求其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同时也对其自身职业道德具有极高的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日常工作量相对较大,职业风险性水平相对较高,其护理管理措施不佳极易造成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倦怠、护理质量不佳等问题[5]。对此,本研究针对妇产科实施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护理管理方法,结果显示,实验组环境管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护理文书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妇产科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应用以人为本理念,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升其护理效率,进而逐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风险,缓解护士精神及心理压力,为其营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保障其职业幸福感。同时,在日常管理中给予护理人员一定的职业支持及心理干预,对护士管理工作予以尊重和理解,从而维护其身心健康,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合理优化护理资源,可降低护理人员工作纰漏,提升护理质量水平。

综合以上结果,以人为本理念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宝英,郑德友."以人为本"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4):58.

[2]赵艳.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10):197-198.

[3]张翠芳,倪虹.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4):182,191.

[4]劳红闽,马立民.以人为本柔性管理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14-15.

[5]杨素女.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3):16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