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浅谈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体会

周显平

庐山康复疗养中心 江西九江 332000

摘要:目的:了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在经过微创手术治疗后,其最终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时间范围中,参与调查的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病例,通过随机的方式划分为研究组以及常规组两组,保障每组调查病例25例。常规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微创手术治疗,并对收集的治疗临床效果展开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经过微创手术治疗以后,全面提升治疗的成效,同常规组相比,能够发现显著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合理、安全应用,能够对有效减少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全面提高治疗的成效,加速患者的康复,值得大力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疾病目前已经属于骨科中的高发性疾病,通常的情况下,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以往的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高、术后恢复慢等劣势,不利于现代化的治疗。而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这一新兴治疗方式的引进,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减小创伤面,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较传统手术治疗而言,具备更多的优势[1]。基于此,本文将对我院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常规手术以及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时间范围中,参与调查的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病例,通过随机的方式,划分为研究组以及常规组两组,保障每组调查病例2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中,女性13位、男性12位,年龄范围在42-66周岁,平均年龄范围在(58.34±21.56)周岁。研究组患者中,女性11位,男性14位,年龄范围在42-64周岁,平均年龄(53.78±23.73)周岁。常规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微创手术治疗。

纳入标准:(1)患者具有较高的配合能力,依从性高。

(2)患者符合国家医学会所颁发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者,无法配合完成调查研究。

(2)存在手术禁忌症。

1.2方法

1.2.1常规组

为常规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即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取俯卧位,通过X线透视,将穿刺针置入并进行定位,利用套管中的中空丝状物,扩大通道,并且将相应大小的椎弓根螺钉拧入其中,并且创建一个通道于深部肌肉位置,置入套管,打开承压,对患者脊间隙的复位、恢复状况进行观察。在开展小切口减压期间,如果不满意复位椎管的效果,需要在患侧进行大小适中的切口,并且展开半椎板切除术,切除对侧的椎板皮质、韧带,减压推挤骨片,还可以植骨融合小关节突出处于一侧位置。

1.2.2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者应用微创手术治疗。即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术或者是后路小切口减压重建术。

(1)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术:患者取侧卧位,在腋后线位置行5厘米的操作切口,并且在操作口的上方2个肋间处进行光源切口,通过拉钩带光源的辅助,将伤椎部切除,减压脊髓,同时,内固定前路钛板螺钉。

(2)后路小切口减压重建术:患者取俯卧位,通过X线正位照射伤椎,即将照射情况作为依据,进行5厘米切口,同时,分离暴露伤椎。操作人员在患者患侧将椎弓根螺钉置入,切除上下椎间盘、软骨盘、上下关节突、横突以及减压测椎板,去除椎弓根,并且推挤伤骨至椎体中,展开270°减压,最后,行连接固定。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为评判标准;有效率=(好+较好+一般)÷组别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调查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百分率)进行表示,行χ2检验。均差计量数据信息(5ff534d78c125_html_8159abc98b6b3cae.gif )作为表示,通过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显著强于常规组,详见表1,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5ff534d78c125_html_8159abc98b6b3cae.gif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min)

术中出血量

(mL)

术后住院时间

(d)

研究组

25

5.99±1.07

2.43±0.69

5.23±2.4

常规组

25

17.63±3.51

5.99±1.76

7.11±3.86

P值

-

0.000

0.000

0.000

t值

-

1.596

7.492

5.366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强于常规组,详见表2,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

例数

较好

一般

有效率

常规组

25

7(28.00)

8(32.00)

5(20.00)

5(20.00)

20(80.00)

研究组

25

13(52.00)

7(28.00)

3(12.00)

2(8.00)

23(92.00)

P值

-

0.000

0.009

0.005

0.000

0.000

X2

-

3.000

0.095

0.595

1.495

1.495

3讨论

在骨科中,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病率非常高,以往在手术治疗方面,存在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高、术后恢复慢等诸多不足,因此,已不再适用于现代化的治疗手段中[2]。而针对于微创手术而言,属于现下新兴的一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方式。能够具备术后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等一系列的优势。目前,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普遍的应用。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经过微创手术治疗后,其效果要显著高于常规组,达到92%的治疗效果,而常规组的治疗效果仅为80%,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微创手术治疗的合理、安全应用,能够对有效减少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全面提高治疗的成效,加速患者的康复,值得大力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强,钱萍,万仲贤,熊福生,周燕,喻刚,吴威甫.两种微创方法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7):2645-2647.

[2]黎树佳.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07):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