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评价

薛莹 许野 杨宏丽 时磊 陈红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临床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在修复前牙残根残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修复前牙残根残冠患者作为案例,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模式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修复(金属铸造桩核),对比两组患者经干预后的牙齿健康程度情况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经临床玻璃纤维桩树脂核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牙齿健康程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好转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在修复前牙残根残冠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患者预后有利。

【关键词】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牙科;牙齿修复


牙齿由于龋坏等原因而致使牙冠的大部分缺损,称为残冠,而牙冠基本缺失,仅剩余牙根,称为残根。一旦形成了残冠、残根,牙齿的髓腔、根管就暴露于口腔的有菌环境之中,细菌可以通过根管而到达根尖,形成根尖周围炎,使牙齿成为病灶牙,进一步还可以引起全身的其它疾病。因此,在牙周情况较好时,应当考虑进行桩冠修复。本科研究发现通过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效果较好,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9日期间收治的70例前牙残根残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30.38±8.21)岁。对照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1.11±8.90)岁。患者均被诊断为前牙残根残冠在我院接受相关检查和修复干预。全部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患者平均手术时长(1.00±0.31)小时。

1.2方法

1.2.1常规检查

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体温测量、验血、验尿、药物使用记录等。

1.2.2准备修复术式

两组均行根尖X线检查,确定根管长度,掌握根尖周围组织情况,根据根管长度做根管预备,保留适当根尖牙胶封闭区。

1.2.2玻璃纤维桩树脂核

观察组患者进行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根据桩道深度调节桩长度并标记,去除多余部分,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完成粘桩、堆核。

1.2.3金属铸造桩核

对照组选择金属铸造桩核,采用钴铬合金桩核,以氢氟酸酸蚀全瓷粘结面,使用树脂粘结烤瓷冠,最后进行边缘抛光。

1.2.4镇痛

本科切关注患者的疼痛现象,必要时给以药物镇痛。用药镇静时需控制镇静强度和时间,应避免过量用药使患者出现生理不适。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统计修复12个月后患齿健康指数,主要指修复齿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及抗折裂强度。

本次研究采用一般指生活质量评测量表(QOL)来评测患者经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范围为0~6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牙齿健康程度

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干预后,修复齿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及抗折裂强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牙齿健康程度更高。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干预后12月的牙齿健康程度对比量表

分组

SBI

GI

抗折裂强度

观察组(n=35)

1.85±0.11

0.65±0.05

0.50±0.02

对照组(n=35)

1.61±0.12

0.35±0.08

0.61±0.06

t

8.722

18.813

10.290

P

0.000

0.000

0.000


2.2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更好,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在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干预后的NIHSS和QOL指标对比量表

分组

QOL

观察组(n=35)

30.65±0.25

对照组(n=35)

30.35±0.68

t

2.450

P

0.017


3 讨论

随着牙髓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残根残冠得以长期保留,因而针对残根残冠的修复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桩冠修复最严重的并发症莫过于基牙根折和桩钉折断无法取出,因此,合理的桩核修复体的的选择则是影响桩冠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次研究发现,经临床玻璃纤维桩树脂核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牙齿健康程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好转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干预后,修复齿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及抗折裂强度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牙齿健康程度更高。

目前使用的根管桩按照材料的不同,主要有金属桩、陶瓷桩和纤维桩三种。本次研究发现,纤维桩具有与牙本质接近的弹性模量,可有效降低根折率,纤维桩与自然牙本质接近,可以形成一个整体应力结构,受到外力时应力可以沿整个牙根均匀的分布,可以有效避免根折的发生,提高患牙的保存率。此外,玻璃纤维桩还具有可粘结性,二次修复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腐蚀性。而且玻璃纤维桩的美观程度较好,因此对预后生活质量提升更加有利。

综上所述,本科认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在修复前牙残根残冠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患者预后有利,是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优选方案。

参考文献

[1]金泽高.玻璃纤维柱树脂核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7):2864-2866.

[2]龙慧.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金属铸造桩核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0):138-139.

[3]梁翊.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金属铸造桩核在上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03):14-15.

[4]林燕.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不同桩核系统的临床对比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4):492-494.

[5]李俊.玻璃纤维桩加树脂核修复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的效果观察[J].大医生,2017,2(10):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