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部分脱出原因与针对性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1
/ 2

PICC导管部分脱出原因与针对性护理对策

徐红 冯传云通讯作者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2

【摘要】目的:探讨PICC导管部分脱出原因与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收治样本:60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组,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各30例,比较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导管脱出情况较少,导管脱出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导致PICC导管部分脱出的原因有护士、患者、导管与固定效果等多种因素,可提高护理服务意识,置管期间对操作进行规范,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与家属对PICC导管的认知与依从性,降低导管脱出率,保障置管成功。

【关键词】PICC导管;脱出原因;针对性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为肿瘤患者提供安全系数,为其供应静脉通路,导管尖端处在上腔或锁骨下静脉,能够预防长期输液或输注药物诱发血管损伤,无形会降低局部组织刺激,可减轻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保障化疗的顺利实施,在中长期静脉输液应用广泛[1]。但是,PICC置管在留置期间若护理不当容易出现导管异位、感染等诸多并发症,其中导管脱出发生率较高,不利于临床。本研究主要就PICC导管部分脱出原因予以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实际护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治样本:60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编选时间: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分组方法:随机摸球;小组:对照组(n=30,男女比值15:15),年岁45~78岁,中位值(58.9±10.1)岁;观察组(n=30,男女比值16:14),年岁46~79岁,中位值(58.8±10.2)岁;两组患者资料信息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入组患者均知情,自愿在知情协议书上签字,经医学伦理审查会考察通过。

1.2 方法

运用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美国)置管,成功后对穿刺时间与长度做好记录,更换敷料期间观察体外导管长度,若出现导管脱出需对导管脱出体外刻度和原刻度进行观察并作比较,记录导管部分脱出体外长度。

PICC导管部分脱出原因:①护理原因:PICC置入期间存在操作错误或不标准状况;宣教缺乏,患者认知不正确,容易误拔;导管固定不妥当。没有运用75%乙醇脱碘到敷贴牢靠度较低。②患者原因:导管保护意识不强,相关知识掌握不到位。导管频繁被牵拉,依从度较低。没有掌握导管维护之法。③其它原因:导管质地缺陷,一周之内容易脱管。

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多加观察,及时予以处理。

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措施为:

1)提高护士服务意识

护士可增强患者服务意识与工作责任心,日常期间可对体外导管长度严密观察,一旦出现导管脱处后及时对脱出长度进行观察,并告知其他护士。输液冲管并封管期间需对导管仔细观察,了解其畅通度与输注速度,检查是否有异常问题,观察其是否再次移位。

2)规范操作

操作期间动作需维持轻柔,严格执行规范并置管,每日换药时可将体外导管固定在敷料下面,敷料潮湿松动后及时更换,贴好敷贴,有效进行固定。可在多腔可来福接头予以多通道输液,及时对渗血、渗液进行处理。还可详细对患者的血管进行评估,并进行穿刺,选择合适的导管,保证一次成功。

3)健康教育

落实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与家属对PICC导管的认知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醒患者实际运动期间以免出汗,可穿容易吸汗的棉质衣物,手臂不能过度负重,穿、脱衣服时动作幅度不能过大,能够预防意外脱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导管脱出情况与导管脱出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5fed81d4d76f1_html_5c5682b145328929.gif 检验用于比较分类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导管脱出情况较少,导管脱出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1。

表1:分析导管脱出情况与导管脱出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导管脱出情况

导管脱出发生率

轻度

中度

重度

观察组

30

1(3.3)

0(0.0)

0(0.0)

1(3.3)

对照组

30

8(26.7)

1(3.3)

2(6.7)

11(36.7)

3 讨论

有研究得出:导管脱出和护士固定效果严密对应。护士责任心不强,PICC导管认识不足实际操作期间容易误拔导管。敷料在更换期间,没有及时固定PICC导管,容易牵拉脱出,护士消毒穿刺位置后脱碘期间,敷贴上容易导致黏附力较低,容易产生导管脱管[2]。患者由于对PICC导管认知不到位,自我保护导管意识不强,依从性低下,容易导致部分导管脱出。置管后肢体在多次的活动下,于生活中对导管进行牵拉,没有完全遵守医护人员叮嘱的注意事项与导致的维护知识,这些均是知识导管脱出的主要原因[3]。导管自身因素也容易导致导管脱出,因为导管质地比较光滑、柔软,其和附近皮肤组织间隙较大,置管后很容易脱出。另外,导管固定期间敷贴黏度较低或固定方式不当月容易致使导管脱管。

患者出现导管脱出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穿刺侧肢体活动度较大,敷料潮湿松动后没有及时进行更换[4]。护士可积极分析导管脱出的主要原因,对其加强预防,强化维持,预防导管脱出。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可增强工作责任心,帮其树立中心服务理念。操作在规范期间强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PICC导管依从性,强化认知,还可有效减少患者自身原因导致的导管脱出。本研究中,观察组导管脱出情况较少,导管脱出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PICC导管部分脱出予以针对性护理有助于降低PICC导管部分脱出率,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蒋海华, 缪景霞, 周曼,等. 护理干预对留置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脱出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8, 017(003):53-56.

[2]王洪梅, 解文君, 张京慧,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应用Power PICC致局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 护理研究, 2017, 031(026):3293-3295.

[3]陈丽丹. 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J]. 饮食保健, 2018, 5(048):231-232.

[4]刘国艳. 原发性PICC导管异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 吉林医学, 2019, 040(012):2927-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