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金工实习下课程的创新与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1
/ 2

新工科背景金工实习下课程的创新与改革

陈宏宇 赵立军

哈尔滨华德学院

摘要:新工科作为现代教育的新使命、新要求和新任务,着眼于未来的工程教育,将更加注重创新、注重基础、注重交叉、注重人文和注重实践。课堂教学改革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金工实习的课程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进步。本文主要对金工实习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实践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新工科;金工实习;课程创新

一、金工实习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教学单一

运用金工实习的创新教学理念,不代表教师可以置身事外,而是要从繁琐且重复性的理论教学中脱离出来,借助教育平台的优势性,开展一些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活动。如若在一堂课上,教师在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以后,课堂上只是简单的交代了一些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行展开学习,而教师则是以旁观的态度去对待学生,那么这种“自主”过于形式化,只是放任式的学习,不是引导式的学习,所以最终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2.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都强调了学生自主性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大学生面临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在学习时往往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疲惫感,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对任何知识产生厌烦情绪,也会打击学生自主性的培养,甚至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这样一来再培养核心素养便是天方夜谭。另外,再加上大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建设,导致学生不能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当前的教学活动中依旧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短板问题:教师对学生缺乏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学质量差等,多种教学问题横亘在教学道路上,严重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发展。

3.未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从当下金工实习课程教学来看,教师的授课模式仍旧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并不能理解教师教学的含义,学生对课堂的教学方式感到单一且乏味,缺乏激情,也难以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单一的教学活动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教学时单纯注重外在的形式,缺乏对内在文化的深刻理解,导致教学活动的效果并不明显。在专业的教学中,需要重视技能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自我价值,以及创新能力、逻辑能力。教师对需要学习的信息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在金工实习教学中,需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想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制定更加完整的教学方案。在专业中,思维能力训练不充足,会使得专业的应用性较差,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们产生厌倦心理,对专业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正因如此,实践应用能力只能限制在金工实习课程教学上,很难使得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扩展和延伸。

4.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但是大学对于实践应用能力并没有全面系统的认知,在金工实习教学中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很多的大学在培养学生们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并没有挖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许多的大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时,不能对其中的技能进行熟练运用。

二、提高大学金工实习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改革课程评价考核方式

由于某些工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具体体现,所以一定要对课程的考核体系进行创新,在考核的过程中将原有的考核方式转变。不仅关注学生的期末成绩,也要关注学生平常的表现,减少学生在期末进行投机取巧的行为。在平常的考核中,可以观察学生的情况,有效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思维、创新文案的设置,加强实践的能力。在兼顾过程的监督下,重视终结性考核,这样的规定可以让学生积极的进行创业课程的学习,并对创新创业有新的认识。在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相结合的情况下,制定适合的评价方式,给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自我价值。不仅仅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充分的展现自我创造力,或者过人的创造思维。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布置需要发挥创造力和富有挑战的具体任务,对创造性地完成任务的学习成果给予言语上的肯定,激发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关于校外资源,则可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企业实践的标准来建设、管理、考核学生的实习表现,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也要保障各实践环节的效率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运用互联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团队协作能力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教育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摇篮,必须做到与社会发展相接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开展专业教学时,教师应运用互联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分为几人一组,逐步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小组中找到最为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对自己产生更为清晰的认知,学习其他学生身上的长处,在团队中互帮互助,共同提升,进而实现对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提升目的,为社会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时代人才。

3.化任务驱动为项目驱动

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将方案设计、信息收集和项目评价都交由学生小组自行完成,学生通过项目学习了解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环节。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但是由于教材知识点较为分散,任务也只能是点对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以到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其综合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而将任务驱动转化为项目驱动,就能很好地整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学任务中穿插一个情景模式,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4.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思维是创新的前提,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让学生了解问题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避免进行单一化思考,否则会局限学生的思维视野。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提倡标准化答案,其实这是传统教育思维教学上的一种缺失,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需要创新思考、分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作出特立独行的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为了实现个人个性化发展,会积极发散思维,尽可能分析出与他人不同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法。此外,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避免对学生进行打击性教育,对于一些不理想的解决方法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点拨,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

三、结语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需要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目标,积极培养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理实一体化提高学生技能。教师需要布置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任务,总结出一套高效的教学方案,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有效地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育森;;新工科背景下金工实习改革与实践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年12期

  2. 王磊;;金工实习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南方企业家;2018年02期

  3. 窦忠宇;杨秀凡;张殿喜;;地方院校非机类专业“金工实习”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年17期

  4. 郑喜贵;张磊;;新时期金工实习教学改革途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10期